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第14课 明朝的统治课件( 共23张PPT+素材)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第14课 明朝的统治课件( 共23张PPT+素材)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7.9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0-03-09 22:49:40

文档简介

课件23张PPT。第14课 明朝的统治
第三单元 明清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与发展学习目标 1. 识记明朝建立的主要史实(时间、人物、都城)
2. 归纳出明朝强化皇权的措施
3. 简述明朝科举考试的变化
4.归纳出明朝经济发展的表现重点难点1.重点:明朝加强君权的措施
2.难点:八股取士的影响自主学习 一、明朝的建立
1、明朝建立: 领导的农民起义军,消灭了各地群雄,于 年建立明朝,定都 (今江苏 )。他就是 。
2、元朝灭亡:1368年,明军攻占 ,结束了元朝的统治。
朱元璋1368应天府南京明太祖大都世之寒微有能过我者乎?斯寒微之至极也!——朱元璋 中国自三代以后,得国最正者,惟汉与明。匹夫起事,无凭籍威柄之嫌,为民除暴,无预窥神器之意。
--孟森《明清史讲义》
思考:还有哪个开国皇帝和朱元璋一样参加过农民起义??汉高祖刘邦(西汉)光武帝刘秀(东汉)自主学习 二、明朝强化皇权的措施
1.改革官制:
(1)在地方:①取消 ,设立 。
② 诸子为王,驻守各地,监控地方,巩固皇室。
(2)在中央:①废除了 制度和 ,提升吏、
户、礼、兵、刑、工六部的职权,六部直接向 负责。
②把大都督府分为中、左、右、前、后 ,将军队调动和武官任命的权力统归兵部,皇帝直接掌握了军事权力。
2.设立特务机构:
设立由皇帝直接指挥的 ,监视官民。后来,又成立了同类机构 。这两个机构合称为“ ”。成为皇帝的耳目和爪牙。
?行中书省三司分封丞相中书省皇帝锦衣卫东厂厂卫五军都督府
问题:
1.材料一反映的是我国哪一朝代开创的政治体制?
2.材料二反映的是哪个朝代创立的哪种制度?
?
?
?
?秦朝元朝行省制度材料三:(洪武)十三年正月诛丞相胡惟庸,遂罢中书省……析
中书省之政归六部……
(洪武)二十八年敕谕群臣:国家罢丞相……以后嗣君,
其毋得议置丞相。臣下有奏请议立者,论以极刑。
——《明史·卷七十二》3.材料三中的(洪武)应该是哪位皇帝的年号?材料中
提到的官制改革的主要内容是什么?分析其目的是什么?明太祖朱元璋废除丞相制度和中书省,分权六部。目的是加强君权。4.从材料一到材料三,我国古代政治制度的发展呈现出什么趋势?君主集权不断加强 一次大学士宋濂上朝,朱元璋问他:“昨天 在家请客没有,请的哪几位客人?吃的什么菜?”宋濂如实一一回答。朱元璋高兴地说: “说的全对,没有骗我。”说着拿出一张图,上面画着宋濂请客的座次位置。宋濂见了吓的出了一身冷汗。 1.想一想:朱元璋通过什么措施做到“安然朝中坐,却知天下事”的?2.材料中宋濂的故事,说明这一机构的职能是什么?3.后来,明成祖也设立了一个类似的机构,名称是什么?设立锦衣卫 监视臣民东厂史料研读与题型解析
“自秦始置丞相,不旋踵而亡。汉、唐、宋因之,虽有贤相,然期间所用者多有小人专权乱政。我朝罢相,设五府、六部……分理天下事务,彼此颉颃,不敢相压,事皆朝廷总之,所以稳当。”
——明太祖《皇明祖训》
注解:旋踵:调转脚跟,比喻时间极短
颉颃:泛指不相上下,相抗衡
根据材料,概括朱元璋加强皇权的措施。根据材料及所学知识,列举朱元璋加强皇权的措施。措施:废除丞相;设立五军都督府、六部分理天下事务措施:中央措施(两条)、地方措施(两条)、特务制度等自主学习 三、科举考试的变化
1、考试题目必须来自“ ”、“ ”;
2、考生对题目的解释,必须以 的《 》为标准,不得随意发挥;
3、答卷的文体格式必须是“ ”。四书五经朱熹四书集注八股文甲:力求创新,观点要独道,想象要丰富,构思要精妙。
乙:擅于采百家之言,引用名人警句 。
丙:任何文体都可以,尤其是诗词歌赋。×××材料二:八股之害等于焚书,而败坏人才有甚于咸阳之郊…… ——明末清初思想家顾炎武
材料三:故吾以为明太祖以制义取士,与秦焚书之术无异,特明巧而秦拙耳,其欲愚天下之心则一也。
——廖燕《明太祖论》顾炎武和廖燕都将明朝的八股取士与秦朝的焚书坑儒相提并论,这二者有何相同之处?都禁锢了人们的思想,摧残了人才,严重阻碍了我国古代社会的进步与发展。明朝的科举制度束缚了人们的思想,扼杀人们的聪明才智,危害极大。明朝的科举考试标准化,规范化,是一种选拔人才的好办法你的看法呢?材料:
考得你昼夜把心血耗,
考得你大好青春等闲抛。
考得你不分苗和草,
考得你手不能提来肩不能挑,
考得你头发白牙齿全掉,
考得你弓背又驼腰。
年年考,月月考,
活活考死你这命一条!
——选自《范进中举》自主学习
四、经济的发展(P69)
1、农业:引进了原产 的 、 、
、 和 等。
2、手工业:① 业从南方推向北方;② 是明代的丝织业中心; ③ 是全国的制瓷业中心,所产
瓷器畅销海内外。
3、商业:①商业城市众多, 和 是全国性商贸城市;②出现了著名的商帮,如山西的 和安徽的 。
?
南美洲玉米甘薯马铃薯花生向日葵棉纺织苏州景德镇青花北京南京晋商徽商政治稳定经济发展促进巩固 《中国史》中指出:“ 明朝建立后,朱元璋全面改革了前朝的制度,使得明朝的封建中央集权达到了极高的水平。明朝初年的经济也得到了迅速发展,并且还达到了历史最好水平。这使得朱元璋的历史地位能够与汉武帝、唐太宗并列,成为中国封建社会的一代明君。”启示课堂小结 明朝的统治明朝建立:1368年,朱元璋(明太祖),应天(南京)朱元璋
强化
皇权改革
官制在地方废行省,设三司分封诸王在中央废丞相和中书省,六部
直属皇帝分五军都督府,调兵和
武官任命权统归兵部设特务机构:锦衣卫(明成祖设东厂)科举改革:八股取士经济
发展农业:引进南美洲玉米、甘薯、马铃薯、
花生、向日葵手工业:丝织业中心苏州、景德镇青花瓷商业:北京、南京;晋商、徽商1. “今我朝罢丞相,设五府、六部……等衙门,分理天下庶务(政务)。”这里“罢丞相”的皇帝是( )
A.明太祖 B.明成祖
C.宋太祖 D.元世祖
2.在我国封建社会中丞相被称为“百官之长”,丞相一职的设立和废除分别是在( )
A.秦朝、隋朝 B.秦朝、唐朝
C.秦朝、宋朝 D.秦朝、明朝
强化训练 AD3.明初,国子监祭酒宋讷有一天上朝,朱元璋问他为何昨晚不悦,宋讷大惊。朱元璋拿出一幅画,正是宋讷昨晚生气表情的画像。这件事反映的实质是
A.君权的强化 B.君臣关系亲善
C.君臣关系紧张 D.大臣昼夜忙于政务
4.我国的科举考试始于隋朝,到明朝时发生了巨大变化。明朝科举考试最突出的特点是( )
A.八股取士 B.试题类型繁多
C.以诗词为主要内容 D.鼓励考生发表个人见解强化训练 AA中考真题演练 1.(2016·郴州)某校历史兴趣小组准备开展以“明朝加强专制统治”为主题的探究活动,下列符合主题的有( )
①废丞相,设三司 ②设置厂卫制度 ③八股取士 ④设三省六部制.
A.①②④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
2.(2015·福州)我国延续了一千多年的丞相制度废除于( )
A.秦朝 B.汉朝 C.唐朝 D.明朝
DD中考真题演练 3.(2015·永州)明史专家吴晗在《朱元璋》一书中写道:“在宋以前有三公坐而论道的说法……到宋朝便不然了。从太祖以后,大臣上朝在皇帝面前无坐处,一坐群站,……在明代,不但不许坐,站着都不行,得跪着说话了。”君臣关系从坐而站而跪这一现象 说明( )
A.丞相权力被六部分割  
B.中央的权力日益向帝王集中
C.设立了锦衣卫、东厂  
D.中央对地方的管理日益加强
B课后作业1、书面作业:完成本课课时练
2、拓展作业:在北京的明十三陵中,为什么没有明太祖朱元璋的陵墓?请搜集相关史料,解释这一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