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大雁归来 学习资料汇编(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7*大雁归来 学习资料汇编(含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6.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0-03-09 22:04:3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部编人教版八下语文第七课《大雁归来》资料汇编

相关常识
1.奥尔多·利奥波德(1887年——1948年),美国生态学家,享有国际声望的科学家和环境保护主义者,被称作美国新保护活动的“先知”“美国新环境理论的创始者”。代表作《沙乡年鉴》是作者的自然随笔和哲学论文集。课文即选自《沙乡年鉴》。利奥波德认为,大自然的美中,重要的是作为整体的共同体的美,整体的美才是最高的美:“在一个静谧的夜晚,燃着低低的篝火,昴mǎo星挂在悬崖边时,静静地坐着听听狼的嗥叫,尽力地去想起你所见过的所有事物并试着去理解。然后你会听到一阵极度和谐的共振,它的乐谱嵌入成千上万座小山,发出的是动植物生存或死亡的音调。这种节奏跨越了几个世纪。”
2.事物说明文与事理说明文:说明文是以说明为主要表达方式,阐明事理、介绍事物等为主要内容的文章,其说明对象往往就是某一事物(事理)或事物(事理)的某一方面。 说明文分类一般根据说明对象不同来分:
事物说明文——旨在介绍某一事物的特征。介绍具体事物,说明的目的是使读者了解和认识事物的特征,透过现象认识本质。
事理说明文——旨在讲明事因、物因,以分析事物的因果关系、介绍科学道理为主的说明文。
3.事理说明文的严谨逻辑。逻辑顺序是介绍事理时通常采用的顺序,具体地说,有先总说后分说、从概括到具体、从具体到抽象、从现象到本质、从原因到结果、从一般到特殊、从整体到局部、从简单到复杂、从特点到用途、从主要到次要等。两篇短文都是整理说明文,都是按照严谨的逻辑顺序展开论说的。


内容主题
《大雁归来》是一篇生物学“观察手记”,以记录大雁在每年三四月间北归的过程为主要内容。因为作者对他观察和记录的对象———包括大雁在内的各种生命,怀有深挚的热爱,加上高明的文学表达技巧,成就了本文知识性、抒情性与思想性的融合统一。在文章深切的情感背后,是作者对于人类,对于人类与自然关系的深沉反思。


关键字词
雾霭(ǎi):雾气。
缄(jiān)默:闭口沉默,不说话。
凋零:凋谢零落。
迁徙(xǐ):迁移。
赌(dǔ)注:指打赌的东西;尤指一笔担风险的钱或等价物。
窥(kuī)探:暗中观察。
瞄(miáo)准:射击时注视目标,调整射击方向,以期命中。
盘旋(xuán):环绕着飞或走。
狩猎(shòu):打猎。
喧(xuān)嚷 :大声地叫或说。
邀(yāo)请:请人到自己的地方来或到约定的地方去。
枯燥(zào):单调,没有趣味。
稀疏(shū):(物体、声音等)在空间或时间上的间隔远。
弥(mí)漫:(烟尘、雾气、水等)充满;布满。
香蒲(pú):多年生草本植物,多生在河滩上,叶子狭长,花穗上部生雄花,下部生雌花。雌花密集成棒状,成熟的果穗叫蒲棒,有绒毛。叶子可以编蒲包、蒲席、扇子等。
沙锥(zhuī)鸟:一种鸟喙细长,行动敏捷的小鸟,常见于水滨。
环颈雉(zhì):雉鸡,俗称野鸡。
半蹼鹬(pǔ yù):一种体形粗壮,嘴长似鹬,喜欢在沙洲、沼泽等地觅食的鸟类。
顾忌(jì):恐怕对人或对事情不利而有顾虑。
沼(zhǎo)泽:水草茂盛的泥泞地带。
滑翔:某些物体不依靠动力,而利用空气的浮力和重力的相互作用在空中飘行。
目空一切:形容自大,什么都看不起。
一声不响:指不发出一点声音,静悄悄的,很安静。
坚定不移:(立场、主张、意志)稳定坚强,毫不动摇。


重点解析
融知识性、抒情性与思想性于一体
  文章主要内容在介绍大雁北归的知识,如大雁归来的时间、地点、过程等,还有一般人所未知的知识,如大雁的飞行路线之直,每支“雁队”的数量及其中所隐藏的秘密等等,为读者带来发现的快乐。
  让知识得到升华的是作者对鸟的由衷热爱。全文始终是从“爱鸟者”的眼光出发,将大雁人性化,在大雁身上看到人的性格精神、喜怒哀乐。文章的字里行间充溢着爱鸟之情:为大雁的冒险迁徙而且敬且忧,为大雁的归来而欣喜,为孤雁的不幸而悲伤,更为大雁的欢会而欣喜……真情的贯注,赋予文句以浓郁的抒彩,让文章更具感染力。
在抒情背后,是一位学者对人类,对人类与自然的关系的反思,是对生命与自然的敬重与热爱。这就赋予本文以深刻的思想性。
细致的观察,真挚的情怀,深刻的思想共同作用,再配以诗意的文辞,才成就了这篇融知识性、抒情性与思想性于一体的美文。
  

综合练习
阅读课文,完成以下练习:
0.选出本课中让你印象最深刻的3-5个好词,把它们写在一段连贯合理的话中。

1.选出下列词语的字音和字形都无误的一项(  )(3分)
A.频(pín)繁 香蒲(pú)? 曲线(qū) 枯躁(zào)
B.曲目(qǔ) 弥(mí)漫??鹬(yù)鸟 沙锥(zhuī)
C.颈椎(zhuī)?野雉(zhì) ?寒喧(xuān) 彗(huì)星
D.暄(xuān)闹 迁徙(xǐ) 和蔼(ǎi) 徒(tú)步

2、下列句中标点符号的使用不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乌鸦通常被认为是笔直飞行的,但与坚定不移向南飞行200英里直达最近的大湖的大雁相比,它的飞行也就成了曲线。
B.在我们的农场,可以根据两个数字来衡量春天的富足:所种的松树和停留的大雁。
C.通过对春雁集会的日常程序的观察,人们注意到,所有的孤雁都有一种共性:它们的飞行和鸣叫很频繁,而且声调忧郁,于是人们就得出结论:这些孤雁是伤心的单身。
D.换句话说,雁群是一些家庭,或者说是一些家庭的聚合体,而那些孤雁正好大致符合我们先前所提出来的那种想像,它们是丧失了亲人的幸存者。。

3.下列《大雁归来》内容的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3分)
A.课文中有“爱鸟者”这个概念,作者称自己为“爱鸟者”,以一个“爱”字贯穿全文。
B.作者多用拟人手法描写大雁,这不仅是一种修辞手法的运用,而且表达了作者对大雁的喜爱之情。在作者心目中,大雁像人类一样具有灵性,雁群如人群:雁群内相亲相爱,雁群间也会争执。
C.文章记录了大雁归来过程中的种种细节,大致是按照时间顺序来安排的。
D.在作者眼中,大雁是具有灵性的候鸟,是报春使者,善远飞,喜群居,珍视亲情,重视友情,有联合观念。

4.把下面的句子组成一段连贯的话,排序合理的一项是(  )(3分)
①你会发现,烦恼正渐渐消散,再次启程,你会一身轻松。
②停下来,在大自然的怀抱里感受叶的光芒、花的辉煌、草的力量。
③面对他人的质疑,你是否是苦恼过?面对学业的受控,你是否沮丧过?
④那么,何不选择偶尔停下来呢?
A. ③④②① B. ②①③④ C. ③②①④ D. ②④③①

5.仿照示例,续写两个句子。
梦有远近,爱就分了大小。切近的梦想追求温饱安适,渺小的爱便关注生活所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请结合上下文,解析下列句段在文中的作用。(7分)
(1)一只燕子的来临说明不了春天,但当一群大雁冲破了3月暖流的雾霭时,春天就来到了。(3分)

(2)在这种每年一度的迁徙中,整个大陆所获得的是从三月的天空洒下来的一首有益无损的带着野性的诗歌。(4分)


7.拓展阅读。(10+5分)
《摸鱼儿·雁丘词并序》选段
金·元好问
序:乙丑岁赴试并州,道逢捕雁者云:“今旦获一雁,杀之矣。其脱网者悲鸣不能去,竟自投于地而死。”予因买得之,葬之汾水之上,垒石为识①,号曰“雁丘”。同行者多为赋诗,予亦有《雁丘词》。旧所作无宫商②,今改定之。
问世间,情为何物,直教生死相许?
天南地北双飞客,老翅几回寒暑。
欢乐趣,离别苦,就中更有痴儿女。
君应有语:渺万里层云,千山暮雪,只影③向谁去?
注:
①识:同“志”,标记,记号。
②宫商:借指曲调,“无宫商”指不合曲调。
③只影:孤单的身影。
(1)标题中的“摸鱼儿”是_________,“雁丘”是_________,“并序”意思是_________。词中“君应有语”的“君”是指__________________。(4分)

(2)选段中的雁让作者感动不已,为什么?(3分)

(3)词中的“雁”是有灵性有感情的。课文《大雁归来》中的“雁”亦是如此。请从课文中找出一句能体现“雁”的灵性的句子,作简要分析。(3分)

附加题:(4)这首词中的“雁”是伉俪情深的意象,蕴含着爱情的坚贞与别离的痛苦。在中国古诗词中,还有很多与“雁”有关的名句,请写出含“雁”字的诗句说说其中“雁”的意象所蕴含的情思或意趣。(5分)

参考答案:
1.B。其它三项中错误在于:A.枯燥(zào);C.寒暄(xuān);;D.喧闹(xuān)。
2.C。“而且声调忧郁”后面应该用句号。
3.C。文中并未提及雁群间的争执。
4.A
5.示倒:高远的梦想追求世间大同,伟大的爱就体贴世间生灵。
6.(1)说明大雁是春天真正的使者,给人们带来了美好的春天,表现了作者对大雁的喜爱与赞美之意。开篇点题的同时引出下文关于大雁归来的对比。
(2)篇末总结大雁归来的意义:既是大雁生命循环的不可或缺的部分,是自然的,“带着野性的”;又是自然给人类的馈赠,可以让人们感受自然与生命和谐之美,学会善待自然,尊重生命。结尾用这样充满诗意的句子,深化主题并增添了文章的艺术性,令人回味,引人深思。7.(1)词牌名;词题(词作名);与序言(和序言);“投于地而死”的雁。
(2)这只雁因爱侣被捕杀,悲鸣不止,最终竟然投(撞)地而死。作者感到了雁与人相通的灵性与情感,为雁侣之间生死与共的深情而感动不已。
(3)示例:向我们农场宣告新的季节来临的大雁知道很多事情,其中包括威斯康星的法规。
(4)能写出诗句,并根据诗句内容分析其中“雁”的形象所传达或代表的情思、意蕴即可。古诗中“雁”的意象主要有两种典型意味:思乡思亲之情与高远的胸怀、理想,相关诗句如:
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王维《使至塞上》)
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王湾《次北固山下》)
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范仲淹《渔家傲》)
长风万里送秋雁,对此可以酣高楼。(李白《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