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下册 第15课 明朝的对外关系课件( 共32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下册 第15课 明朝的对外关系课件( 共32张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38.6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0-03-10 23:11:35

文档简介

课件32张PPT。习近平2019欧洲行生活不止眼前的苟且, 还有诗和远方。西汉张骞出西域唐朝玄奘西行对于远行,我们有着怎样的榜样和力量?明朝郑和下西洋壹郑和下西洋郑和是谁?他为什么会执行远航的重任? 郑和,云南人,本姓马,小名三保,回族,出身于世代穆斯林家庭。在流离中被明军掳去,送进皇宫当了太监。后来跟随燕王朱棣(dì),立下赫赫战功。朱棣称帝,是为明成祖。明成祖十分器重他,派他远下西洋,并赐姓郑。郑和在航海、外交、军事等领域都表现出了卓越的才华与智慧。何为西洋? 郑和下西洋的原因?欲耀兵异域,示中国富强。永乐三年六月,命和及其侪(chaí)王景弘等通使西洋。

——《明史·郑和传》成祖疑惠帝亡海外,欲踪迹之。

——《明史·郑和传》明成祖 朱棣建文帝 朱允炆(1405-1433)明成祖明宣宗合作探究第三分队:产生了哪些影响?第一分队:带了哪些东西?第二分队:去了哪些国家?第四分队:航行前做哪些准备?郑和下西洋
明朝造船用淮尺,10丈约等于34.2米宝船:长44.4丈战船:长18丈坐船:长24丈马船:长37丈粮船:长28丈水船郑和7次下西洋,船队最多时有船200多艘,最少的一次也有60多艘。满载物品精美瓷器上等茶叶优质丝绸漆器大量的金银郑和的船队先后到达亚洲和非洲30多个国家和地区,最远到达非洲东海岸和红海沿岸。第6次远航返回时,就有16个国家和地区的使团共1200余人随船队来到中国。榜葛剌进麒麟图万国来朝郑和下西洋的意义时间早、长次数多规模大开通了亚非海上交通线掠夺、侵占友好交往1405-14331492-1504 牛首山 郑和墓
(位于江苏省南京市江宁区)“郑和之后 再无郑和”印度尼西亚爪哇岛三宝庙妈祖使用的不是战马和长矛,而是驼队和善意;
依靠的不是坚船和利炮,而是宝船和友谊。云南郑和公园“再无郑和” 后的中国与世界1553年,葡萄牙殖民者攫取了在我国广东澳门的居住权。罗卡角贰戚继光抗倭明代《倭寇图卷》(局部)中国古代称日本为倭国。元末明初,日本的一些武士和奸商,组成海盗武装集团,到中国东南沿海地区进行走私贸易和抢劫,被时人称为“倭寇”。
何为倭寇?明朝中期,国力减弱、海防松弛,倭寇与中国海盗、奸商 相互勾结,对中国沿海的武装抢劫日益猖獗。他们杀居民、劫财货,无恶不作,沿海各地遭到重大破坏,时称“倭患”。倭寇损害了沿海人民的生命财产,破坏了我国的主权。
为何明朝中期,在中国沿海出现严重的倭患?戚继光是谁?治军严明 恩威并重临阵逃脱者 斩!
行军途中 除统一唱军歌外 禁止任何娱乐活动!
军中禁止喧哗 违反者捆打四十军棍!夫将者,腹心也;
兵者,手足也。
——戚继光“给饷甚厚”狼筅(xiǎn)乃用大毛竹,上截连四旁附枝,节节枒杈,视之粗可二尺,长一丈五六尺,人用手势遮蔽全身,刀枪丛刺,必不能入。故人胆自大,用为前列,乃南方杀倭利器。”
——《练兵实纪杂集·军器解》明代军事将领戚继光,根据东南沿海地区多丘陵沟壑、河渠纵横、道路窄小和倭寇作战特点等情况,首次应用了此阵。以形似鸳鸯结伴而得名。鸳鸯阵
台州九战九捷
福建广东浙江平倭:台州九战九捷进入福建、广东剿倭(明朝抗倭三大名将:戚继光 俞大猷 谭纶)位于山东省蓬莱市戚继光是我国历史上一位伟大的民族英雄。戚继光领导的抗倭战争是一场反侵略的战争。如何评价戚继光的抗倭斗争?如何评价戚继光?血战歼倭,勋垂闽浙,壮猷御虏,望著幽燕。

——《明神宗实录》八达岭长城友好往来战争冲突宣扬国威抵抗倭寇国力强盛国力衰落世界航海史上的
空前壮举一场反侵略的战争 戚继光是伟大的民族英雄国家实力决定对外关系目的形式意义背景
(国力)葡萄牙攫取在澳门的居住权弱国无外交强大的祖国需要强大的你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富则国富;
少年强则国强,少年独立则国独立;
少年自由则国自由,少年进步则国进步;
少年胜于欧洲,则国胜于欧洲;
少年雄于地球,则国雄于地球
……
美哉我少年中国,与天不老!
壮哉我中国少年,与国无疆!
——梁启超《少年中国说》(节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