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38张PPT)
名言欣赏:
历史给我们的最好的东西就是它所激起的热情。
——歌德(德)
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
滟滟随波千万里,何处春江无月明!
江流宛转绕芳甸,月照花林皆似霰;
空里流霜不觉飞,汀上白沙看不见。
江天一色无纤尘,皎皎空中孤月轮。
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
这首诗叫什么?是谁写的?
一代帝王——隋炀帝!
隋朝是如何统一全国的?有哪些建树?它为什么仅存在38年就灭亡了?
问题导入
1.1 隋朝的统一和灭亡
人教版七年级历史 下册
目标导航
1.知道隋朝的建立及统一概况、隋初经济繁荣的表现;
2.了解大运河的开通和科举制的创建;知道隋朝灭亡的原因;
2.理解隋朝实现统一、开通大运河的条件以及科举制的历史影响。
自主研学
自主阅读教材,理解教材内容,初步归纳出本节课的知识点,并标注在教材中。
请大家利用5分钟时间:
南北朝
南朝:宋——齐——梁——陈
北朝:
北魏
西魏—北周
东魏—北齐
———— 隋
581
589
一、隋的统一
合作探究
1.隋朝的建立
2.隋的统一
589年,隋朝灭陈,统一南北。
581年,隋文帝杨坚,定都长安。
合作探究
在今天南京鸡鸣寺的山坡下有一口枯井,相传陈后主在隋军攻城时携二妃躲入此井,被后人嘲笑为“胭脂井”
历史传说——胭脂井
拓展延伸
3、隋朝巩固统一的措施
隋统一后,发展经济,编订户籍,统一南北币制和度量衡制度;加强中央集权,提高行政效率。这一系列措施,促进了社会经济的迅速恢复和发展,使人口数量和垦田面积大幅度增长,隋朝成为疆域辽阔、国力强盛的王朝。
计天下储积,得供五六十年
—《贞观政要》
合作探究
3.人民的辛勤劳动
1.国家统一,社会安定
2.隋文帝励精图治,发展生产
原因
“开皇之治”(统一、繁荣、安定)
计天下储积,得供五六十年。
——《贞观政要》
合作探究
长安:今陕西西安
江都:今江苏扬州
合作探究
1.目的:加强南北交通,巩固隋王朝对全国的统治
从公元604年11月发诏,第二年2月正式启动……“开凿大运河”。……旨在加强南北的经济文化联系。
——袁刚《君王的比较和隋炀帝的事功与暴政》
合作探究
二、开通大运河
隋炀帝(604—618年在位)
2.修建者和时间:隋炀帝,605年
合作探究
大家可以依次说出大运河的四段河流的名称吗?
合作探究
3.概况:大运河以洛阳为中心,北抵涿郡,南至余杭,连接了海河、黄河、淮河、长江和钱塘江五大水系,全长2700多千米
(1)一条:一条贯通南北的大
运河
(2)二长:2000多千米
(3)三点:洛阳、涿郡、余杭
(4)四段:永济渠、通济渠、
邗沟、江南河
(5)五大水系:海河、黄河、
淮河、长江、钱塘江
合作探究
隋炀帝时为什么能够开通纵贯南北的大运河?
水运粮食在古代重要吗?
(1)隋炀帝利用已有的经济实力;
(2)以天然河道和古运河为基础;
(3)国家统一,使隋炀帝有征发几百万人的可能性。
重要。在古代,船是主要的交通工具,水运粮食比起陆运,装载量的大,速度快
合作探究
有人说大运河“功在千秋,罪在当时”,你觉得这种说法有道理吗?
合作探究
材料一:古人评论大运河说:“天下转漕,仰此一渠。”
(1)加强了南北地区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交流
(2)耗费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体现了隋炀帝的暴政
4.影 响
材料二:汴水通淮利最多,生人为害亦相和。
东南四十三州地,取尽膏脂是此河。
隋炀帝巡游江都
合作探究
1、隋唐之前的选官制度
魏晋南北朝时期,官吏的选拔权由上层权贵垄断,选官看重门第,不太注重才能,世家大族的子弟通过门第即可进入仕途。
2、隋文帝开创科举取士制度
隋文帝即位后,废除了前朝的选官制度,注重考查人才的学识,初步建立起通过考试选拔人才的制度。
合作探究
三、开创科举取士制度
3、科举制的正式诞生
隋炀帝时,进士科的创立,标志着科举制度的正式确立。
4、科举制的影响
科举制的创立,是中国古代选官制度的一大变革,加强了皇帝在选官和用人上的权力,扩大了官吏选拔的范围,使有才学的人能够由此参政,同时也推动了教育的发展。此后,科举制成为历朝选拔官吏的主要制度,一直维持了1300多年。
合作探究
三、开创科举取士制度
合作探究
隋朝科举图
(4)科举制成为历朝选拔官吏的主要制度,一直维持了约1300年
合作探究
1.好大喜功
四、隋朝的灭亡
2.不恤民力
3.纵情享乐
合作探究
1、隋炀帝的残暴统治
隋文帝厉行节俭,曾教训太子说:自古帝王没有好奢侈而能长久的。然而,隋朝的第二个皇帝隋炀帝,好大喜功,不恤民力,又纵情享乐,奢侈无度。他在位期间,营建了一系列重大工程,屡次发动战争,致使民不聊生,社会矛盾激化。
四、隋朝的灭亡
合作探究
1、隋炀帝的残暴统治
隋炀帝每年都要征发大批的劳动力,动辄数百万,驱使他们营建东都洛阳,开凿大运河,修筑长城和驰道。为了加强对各地的统治,他还多次巡游,乘坐高大、华丽的龙舟,随行的船只浩浩荡荡,沿途护卫的兵士和拉纤的民工多达数十万,耗费大量人力和财力。隋炀帝还三次征辽东,迫使大量农民服兵役、当民夫,使人民无法正常从事生产劳动。
四、隋朝的灭亡
合作探究
1.根本原因:隋炀帝好大喜功,不恤民力,又纵情享乐,奢侈无度
四、隋朝的灭亡
合作探究
材料:隋末,天下地主武装纷纷起兵造反,而以李唐政权为根据地的关中地区最多,关中地区集中了大量的地主阶级上层人物,在地方上势力强大,在社会上声望卓著,在政治上辐射很广。
隋末起义英雄尉迟恭和秦叔宝
2.直接原因:隋炀帝的残暴统治,使人民忍无可忍,终于导致大规模的农民起义
四、隋朝的灭亡
合作探究
618年,隋炀帝被部下在江都杀死,隋朝灭亡。
四、隋朝的灭亡
荒淫无度的宫廷生活
巡游江都
合作探究
隋朝的统一与灭亡
开凿大运河
结束分裂,统一南北
科举制度
残暴统治
隋文帝
考试选拔人才
隋炀帝
繁荣一时,二世灭亡
经济发展
课堂小结
1.隋朝大运河的开凿开始于( )
?
?A.589年???????B.601年??????
C.605年??????D.611年
C
检测目标
2.魏晋时期,选拔官员的主要标准是( )
A.才能 B.财产
C.门第 D.民族
C
检测目标
3.隋朝大运河的河段中,从洛阳到涿郡的一段是( )?
?A.通济渠?? B.永济渠
?C.邗沟??? ???D.江南河
B
检测目标
4.下列有关隋朝历史的叙述,错误的是( )
A.隋朝的建立者是杨坚,他是隋文帝?
B.隋文帝为了加强南北交通开凿大运河?
C.隋文帝时,人民负担较轻,社会繁荣?
D.隋朝的都城在长安
B
检测目标
5.隋炀帝乘“龙舟”从洛阳巡游到扬州,要经过大运河的哪几段( )
①通济渠 ②永济渠 ③邗沟 ④江南河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 D.①④
C
检测目标
我们已经站在了人生的起跑线上,为了实现心中的远大目标,我们正努力拼搏着。成功属于不畏困难、勇往直前的人。相信自己!
教师寄语
通过本课学习,你收获了什么?
课后作业:
完成教材中的相关练习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