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版八年级生物下册第8单元第24章《第2节 关注农村环境 》教学设计

文档属性

名称 北师大版八年级生物下册第8单元第24章《第2节 关注农村环境 》教学设计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4.2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北师大版
科目 生物学
更新时间 2020-03-10 17:39:4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教学设计
北师大版生物八年级下册第24章人与环境
第2节 关注农村环境

【教材分析】
本节内容是新课标北师大版八年级生物学下册第8单元第24章人与环境第2节《关注农村环境》。本节内容包括:农村的概念,农村的环境变化与人类健康的关系以及发展生态农业与农村的可持续发展间的关系。通过这些内容的学习,学生可以了解到当今农村的状况,知道农村的生态环境建设与我国的发展、强大密不可分。
【学情分析】
我校是小县城中学,有许多学生就来自农村,对农村的变化非常的熟悉。同时,借助学生平日的观察,课前学习本节内容的导学案,收看认可教师制作的相关微课,学生对本节教学能够有较深的认知,在此基础上能有效形成--生态新农村建设利国利民,有利于农村的可持续发展的理念。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列举农村的变化,及农村环境存在的问题;
了解生态农业的主要特征,认知生态新农村的建设模式。
2、能力目标:
能够独立思考、表述家乡环境变化;
能够列举生态农业的主要特征。
3、情感目标:
感受身边的环境所发生的变化,形成热爱祖国,热爱家乡的情感;支持国家关于农村的政策,关心家乡生态环境建设的理念,形成认同生态新农村建设的理念。
【教学重难点】
重点:1.举例农村的变化,农村环境存在的问题;
2.了解生态农业对农村发展的重要性。
难点:了解生态农业的主要特征。
【教学准备】
1.教师准备:制作PPT课件、微课、导学案。
2.学生准备:课前预习。
【教学方法】教师讲授、点评,学生思考、讨论等方式相结合。
【重、难点设计理念】本节教学中,家乡的变化是起点,学生虽有观察,但毕竟学生年龄有限,对农村的旧貌感触不深,因而主要以教师表述为主,学生思考、表述,教师点评为辅。关于农村存在的环境问题,主要以学生的观察为主,而我们本地的环境是较好的,主要的污染有农药使用、秸秆焚烧、耕地减少,这些事学生比较熟悉,所以利用PPT简要说明。对于生态农业的教学,主要是利用微课进行预教学,这样有利于学生形成农村的生态建设是未来农村发展的方向的理念。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设计】
教学内容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理念
引言
展示农村的图片,问:你想到了什么?
教师进一步说明图片中展示的学生非常熟悉的我们当地的农村,
学生表述:想到了农村,想到了自己的老家。
展示当地的农村图片,学生有亲近感,熟悉感,从而有利于进入本节内容的学习。
农村环境影响人的健康
什么是农村?
农村主要从事 活动。
指出我国人口主要在农村,因而农村的环境直接影响人的健康,影响国家的发展。
学生根据预习,作答。
了解农村的概念,知道农村的主要生产活动包括养殖业和种植业。
PPT展示农村环境主要分:生活环境与生产环境。
让学生讨论表述家乡的变化,教师点评。
学生讨论,表述。
引导学生从生活环境和生产环境两方面去认知农村。
展示家乡变化的一组图片,特别是‘蓝田村的变迁’。
总结农村的变化,激发学生爱祖国,爱家乡的情感。
学生观察与思考,表述对农村正在发生的翻天覆地变化的情感。
蓝田村的变化让学生看到现在正在发生的农村的变化,能增进学生建设家乡的热情,同时形成爱祖国,爱家乡的情感。
生产活动影响环境
展示伴随农村发展带来的农村环境问题,引导学生思考面对这些问题怎么办?主要展示:加强农药监督刻不容缓。强调农药残留辉通过食物链进行传递,最终影响人类的健康,会威胁到生态系统的稳定。
学生观察与思考,并表述。
学生的解决问题的能力较差,有可行性方案的几率小,因而以教材中的内容来学习。同时问题的引出,可以引起下文。
生态农业能改善农村环境
展示我国发展生态农业已经做的,引出习总书记的指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学生观察、表述
让学生知道我们国家已经意识到,也正在做:生态环境的保护。
问:你知道生态农业的具体做法吗?
教师点评。
学生联系课前,思考、讨论、并表述
通过正在发生的生态农村建设实例引导学生认可生态农村的可行性。
以教材内容:沼气,来引导学生认知农村的生态农业。
学生联系课前微课学习,观察与思考
认同秸秆的处理与沼气在生态农业中的重要作用。
小结:
展示展示未来可能,也一定会实现的生态农村,以及生态农村正在发生的一系列图片。
学生观察与思考
进一步使学生确立建设生态农村的美好情感,同时也意识到自己现在能做的,更有可能激发学生思考将来自己可做的,从而确定自己的理想,如从事农村科技研究,农村生态研究等。
练习:
展示习题
展示学生的作答。
学生作答
检测本节课的学习效果。
课后反思:
本节教学没有‘以本为本’,主要以联系学生身边的现实农村为主,这也利于学生达成教学目标,特别是在有课前与学习的基础上。虽然脱离了教材的内容,但教学过程也反映了教材设计的教育理念。教学过程进行是建立在课前预习的基础上,虽设计有导学案,但考虑到学生的重视程度,没有在课堂上展示导学案。导学案主要是学生课前预习,了解教材内容所用;教学微课主要让学生认知生态农业,联系课堂教学,应该讲生态农村的理念已经深入学生的内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