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 化学与农业生产(第一课时) 课件(17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第三节 化学与农业生产(第一课时) 课件(17张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953.3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鲁教版(五四学制)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20-03-10 22:10:3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17张PPT)
指出下列物质中哪些是酸?哪些是碱?哪些是盐?
NaHCO3 NaOH Fe2O3 H2SO4
Na2CO3 K2CO3 NaNO3 H2CO3
NH4NO3 Ca(OH)2 MnO2
第三节 化学与农业生产(第1课时)

西夏区芦花学校 王利平
1、你都知道哪些肥料?请写出来
合作学习
2、它们分为哪几类?这些化肥的作用是什么?什么是铵态氮肥?请阅读课本,找出来,写一写。
知识点:
1.铵态氮肥不能与碱性物质(如:草木灰)混用,也不能施在碱性的土壤中。
2.铵态氮肥应储存在低温阴凉处,不能受热、受潮(特别是碳酸氢铵),使用时要避免猛烈的撞击和暴晒。

从化学角度分析,为什么铵态
氮肥不能与碱性物质混合施用?
1、取少量的硫酸铵或者硝酸铵,放在研钵中,闻一闻它们的气味。
2、向上述研钵中加入少量熟石灰,用研杵研磨,再闻一闻混合物的气味。
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产生
(是什么气体?)
铵态氮肥与碱性物质发生反应,放出氨气
实验探究一
铵态氮肥与碱反应吗?
方法步骤: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在农村,为了使玉米生长的茎杆粗壮常常要施一种叫做碳铵的化肥。而且经常在雨后施肥,且要施在土层以下3cm的深度。一次小明帮奶奶施肥,他在一个炎热的中午把碳铵施在了土层的表面,没隔多久他和奶奶一起去地里时,发现碳铵不见了!
思考:
1、碳铵到哪去了?请同学们分析。
2、你的依据是什么?上网查查看。
3、请根据你的分析,写出实验方案,并写出详细的实验步骤。
实验步骤:在试管中加入少量碳酸氢铵,在酒精灯上加热,观察现象。用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放在试管口,观察有什么变化?

现象:



结论:
试管壁上有水雾出现,产生使湿润的红色
石蕊试纸变蓝色的刺激性气味的气体。将
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碳酸氢铵不稳定,受热易分解,放出氨气,
从而使肥效降低。
实验探究二
碳铵哪儿去了?
使用碳铵时应该注意什么
问题?如何保存?

不能在烈日下施用,采用深埋的方法。
存放在阴凉避光处。
分组讨论:
检验NH4+的方法:
①与NaOH溶液混合
②并用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检验—显蓝色
1.受热易分解:
NH3↑ +HCl↑
NH4Cl ==

2.与碱反应:
(NH4)2SO4+Ca(OH)2===
CaSO4+2NH3↑+2H2O
NH3↑+H2O + CO2 ↑
NH4HCO3 ==

2NH4NO3+Ca(OH)2 ===
Ca(NO3)2+2NH3↑+2H2O

复分解反应
小结:铵盐的化学性质
化肥能使庄稼增产,那是不是越多越好?为什么?
铁齿铜牙,来说说
水体污染
土壤酸化板结
赤潮、水华
化肥过度使用引起土壤酸化板结、水体污染等环境问题。
1.下列化肥不宜与熟石灰、草木灰等碱性物质混合施用的是(??? )
 A.碳铵???????B.尿素?????C.硝酸钾?????D.磷酸钙

2.检验某物质中是否含有铵根离子,可以使用的一组试剂是( )
A.稀盐酸、红色石蕊试液
B.NaOH溶液、蓝色石蕊试纸
C.稀盐酸、蓝色石蕊试纸
D.氢氧化钠溶液、红色石蕊试纸
A
D
课堂检测
C
返回
3.下列关于化肥、农药的说法中,正确的( )
A.尿素[CO(NH2)2]是一种常用的复合肥料
B.为增强肥效,应将硫酸铵与熟石灰混合施用
C.农药施用后,会通过农作物、农产品等发生转移
D.通过闻气味的方法,不能将氯化铵和碳酸氢铵区别开来
4.草木灰是农家肥料,它的主要成分是一种含钾的盐。取一些草木灰,用水浸泡,将上层浸出液进行过滤。取少量滤液,向其中滴加几滴紫色石蕊试液,溶液变为蓝色,说明草木灰是一种 (酸/碱/中)性肥料;向滤液中加入盐酸,生成可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由此可推断草木灰的主要成分可能是 。它不能与 混合使用。

K2CO3
铵态氮肥
1.化肥分类:
氮肥、磷肥、钾肥、复合肥
2、氮肥:(根据是否含有NH4+)
尿素([CO(NH2)2])、氨水(NH3﹒H2O)
铵态氮肥:碳酸氢铵NH4HCO3、硝酸氨(NH4NO3)、氯化铵NH4Cl、(NH4)2SO4等。
3.铵态氮肥不能与碱性物质(如:草木灰)混用,放出氨气,降低肥效。
学完本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4.铵态氮肥应储存在低温阴凉处,使用时要避免猛烈的撞击(硝酸铵)和暴晒。可在低温天气时深层施肥。
5.合理施肥,提倡使用农家肥。
作业:
1、计算NH4NO3、NH4Cl、[CO(NH2)2]的肥效并对比。
2、化肥、农药对人类社会的发展是利大于弊还是弊大于利?请就此写一篇议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