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下册 第15课明朝的对外关系课件( 共31张PPT+素材)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下册 第15课明朝的对外关系课件( 共31张PPT+素材)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9.5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0-03-10 23:13:36

文档简介

课件31张PPT。第七单元 明清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与发展第15课 国与国关系的两种最主要表现方式是什么?
合作战争1郑和下西洋 1.1 郑和下西洋目的背景:15世纪初,明朝政治稳定、经济逐步繁荣,奠定物质基础目的:政治:提高明朝在国外的地位和威望,宣扬国威
经济:用中国的货物去换取海外的奇珍,发展海外贸易
郑和,原姓马,小名三宝,云南昆明人。从小就和父亲熟悉海洋,向往航海。
12岁成为太监,14岁被送往侍奉燕王朱棣。在朱棣争夺帝位中有勇有谋,屡建奇功,深受明成祖器重,被赐“郑”姓,世称“三保(宝)太监” 。归纳:为什么郑和能够担任远航的重任呢?
郑和下西洋海洋知识丰富精忠报国,深得皇帝信任郑和下西洋的“西洋”,指的是今天的什么地方? 指现在文莱以西的东南亚、印度洋及沿岸一带。亚非30多个国家和地区,最远到达非洲东海岸和红海沿岸。 七次1405-1433年航行大小船只200多艘。最大的海船151.8米,宽61.6米27000多人时间次数规模人数范围 1.2 郑和下西洋概括 对比郑和下西洋概况和欧洲航海家航海情况,你得出什么结论?时间早
次数多人数多船只多船只大范围广设备先进郑和下西洋是世界航海史上的壮举,郑和是伟大的航海家 1.3 郑和下西洋成功原因明朝前期国力的强盛;
客观主观郑和个人吃苦耐劳的英雄气概和勇于探索的精神;
原 因造船技术的发达;
指南针在远洋航海中的广泛运用;明成祖的重视与支持。
三宝庙(泰国) 三宝庙(马来西亚) 1.4 郑和下西洋意义郑和下西洋时到达过榜葛剌(今孟加拉国),后来榜葛剌国王两次来到中国进献长颈鹿。当时的国人将其视为瑞兽麒麟。《榜葛剌进麒麟图》《榜葛剌进麒麟图》 1.4 郑和下西洋意义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郑和下西洋的影响是什么?①促进了我国与亚非国家和地区的相互了解及友好往来; ②开创了西太平洋与印度洋之间的亚非海上交通线,为人类航海事业作出了伟大贡献
2戚继光抗倭 2.1 戚继光抗倭背景日本的一些武士和奸商,组成海盗武装集团,到中国东南沿海地区进行走私贸易和抢劫。【倭】【寇】中国古代对日本人及其国家的称呼本义是盗匪、侵略者,也指敌人明代绘画《倭寇图卷》(局部)倭寇抢劫放火明代绘画《倭寇图卷》(局部)民众逃难 2.1 戚继光抗倭背景材料:“滨海细民,以海禁过严,生理(活)日促(艰难),转而从盗。” ——(明)赵文华 日本国内社会动荡加剧
明朝中后期倭寇酿成祸患原因② 明朝国力减弱,海防松弛

③推行极其严厉的海禁政策,
倭寇与中国商人、海盗相勾结
2.2 戚继光抗倭过程 2.2 戚继光抗倭过程(1)抗倭准备训练有素、战斗力极强的戚家军鸳鸯战术 2.2 戚继光抗倭过程(2)战况第一阶段:1561年 台州之战结果:九战九捷,基本消灭浙江倭患第二阶段:前往福建、广东,配合当地军民剿灭倭寇结果:东南沿海倭患基本平息 2.3 评价戚继光抗倭战争戚继光画像1、(性质)戚继光领导的抗倭战争是一场反侵略的战争;2、戚继光是我国历史上伟大的民族英雄。民族英雄是指维护国家领土、领海、领空主权完整,保障国家安全,维护人民利益及民族尊严,在历次反侵略战争中,献出宝贵生命和作出杰出贡献的仁人志士。 2.4 戚继光抗倭战争胜利原因《凯歌》
万人一心兮泰山可撼,
惟忠与义兮气冲斗牛。
主将亲我兮胜如父母,
干犯军法兮身不自由。
号令明兮赏罚信,
赴水火兮敢迟留?
上报天子兮下救黔首,
杀尽倭奴兮觅个封侯。能征善战,上下团结;
军纪严明,训练有素;
作战能力强,同仇敌忾;
不除倭患誓不罢休的决心。合作讨论:戚继光抗倭取得胜利原因是什么呢?1.戚家军纪律严明,作战英勇;
2.戚继光本人的军事韬略和指挥才能;
3.与其他爱国军民配合作战;
4.戚继光领导的抗倭战争是一场反侵略的战争;
戚继光的军事著作3葡萄牙攫取在澳门的居住权 以史为鉴 以史为鉴中国海警船巡航钓鱼岛中国南海海域隆重举行海上阅兵中国首艘国产航母——001A型航空母舰郑和下西洋戚继光抗倭(葡萄牙攫取在澳门的居住权)明朝的对外关系合作战争国力强盛国力日渐衰落封建制度走向衰败 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