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用药与急救》第二课时 教学设计
一、教材的简要分析
《安全用药与急救》是从传染病到健康问题的一个过渡部分,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本节课可用2个课时,第1课时:生活中基本的用药常识,第2课时:基本的急救方法。本节课为第2课时的学习内容。
急救方法对学生的健康生活有重要的指导作用,掌握急救方法可让学生终身受用,急救方法中的“心肺复苏”和“止血方法”操作对学生要求很高,是学生学习中的两大重难点。
心肺复苏和止血方法都属于操作型知识,因此本节课主要以学生实践活动为主,教师指导为辅。为了突破教学重难点,教师亲自示范、讲解心肺复苏操作方法并录制视频,制作微课,学生通过“微课视频教学”与“亲身实践”结合,可很好的掌握心肺复苏的操作技巧。再通过“导学案教学”与“止血包扎训练”结合,让学生自学并亲自尝试止血方法,从而有效突出了教学重点,又巧妙的化解了教学难点。
二、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1)掌握急救措施的一般步骤。
(2)学会心肺复苏的具体操作方法。
(3)分清外出血的三种情况,学会不同的止血方法。
2、能力目标:
(1)以人偶模型练习心肺复操作,培养实践操作和动手能力。
(2)小组合作,自主探究几种止血方法,培养自学能力和小组合作探究能力。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1)通过心肺复苏和止血操作的学习,养成关注生命的习惯,增强生命观念 。
(2)学会利用所学急救知识帮助别人,培养社会责任感。
三、教学重点
(1)心肺复苏的操作方法。
(2)不同的止血的方法。
四、教学难点
(1)心肺复苏的操作方法。
(2)根据外出血的不同情况采取不同止血处理的方法。
五、教学方法
导学案教学、微课视频教学、自主探究、合作讨论、小组汇报、亲身实践
六、教学过程
(1)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教师:在生活中我们难免会遇到一些危险或意外,下面请大家闭上双眼,我们来进行一个情景模拟:假设你在附中的公交车站等车,突然一辆摩托车和小汽车相撞,摩托车驾驶员被撞飞倒地,失去了意识。此时,你会怎样做?
学生:拨打120
教师:拨打120时你会怎么说呢?请给我们演示一下?
学生:学生模拟打120的场景。
教师:XX同学在电话中给医护人员提供了哪些信息?你们觉得还有要补充的信息吗?总结拨打120时应该备注的内容。
(2)心肺复苏操作方法
①资料展示,引出心肺复苏
教师:你们觉得人最脆弱最容易死亡,并且只要它一死人就非死不可的器官是什么?
学生:脑,心脏
教师:脑对缺氧十分敏感。心跳停止3秒钟,大脑就会因缺氧而头晕;心跳停止5-10秒,出现昏迷;心跳停止30秒,出现抽搐、大小便失禁;心跳停止1-2分 ,呼吸逐渐停止;心跳停止4分钟,脑细胞开始受损;心跳停止6分钟后,大脑细胞不可逆损害。
教师:所以发生伤病后的头4分钟是急救的黄金时间,如果我们在拨打120后便什么也不做,就在那等着医护人员的到来,万一他们遇到堵车什么的,便会错过急救的黄金时间。因此我们都应该学会急救的方法,才能真正帮助别人。
教师:为了维持对脑的氧的供应,你们觉得需要维持身体哪两个系统的工作?
学生:呼吸系统,以便患者从空气中获取氧;循环系统:以便把氧输送到大脑。因此我们要对患者进行心肺复苏。
②阅读教材,思考问题
教师:什么是心肺复苏呢?首先请大家阅读教材P90-P91页的内容,思考并讨论PPT问题。
1、心肺复苏的顺序是怎样的?
2、胸外心脏按压的具体位置在哪?
3、胸外心脏按压的手法是怎样的?
4、在人工呼吸过程中,为什么要捏紧病人的鼻孔?
5、人工呼吸吹气时有什么要求?
6、怎样的人工呼吸是有效的?
7、心脏按压和人工呼吸应该怎样交替进行?
③观看教师自作的微课,学习心肺复苏操作步骤
教师:大家都已经看得差不多了,关于心肺复苏你们一定有很多疑问吧,下面让我们通过一个微课来具体学习心肺复苏。
微课脚本:
据统计,每年全世界约有350万人死于事故造成的损伤、日常生活中的意外或暴力行为,受伤需治疗的人数更是上述人数的100至500倍。医学上把发生伤病后的头4分钟,称为急救“黄金时间。因为一旦超越4分钟,大脑皮层细胞就会因缺氧而发生不可逆转的损害。35—40% 猝死人员如果及时进行现场心肺复苏,则可以挽救生命。
学生:老师,什么是心肺复苏呀?
心肺复苏又名CPR,包括以下几个步骤:
1.判断意识2.大声呼救并拨打120 3.胸外心脏按压 4.打开气道 5.人工呼吸
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学习心肺复苏的步骤: 首先判断患者的意识,双手轻拍患者双肩,避免用力过猛,以免加重脑部或颈部损伤。大声双耳交替呼叫病人:喂,喂,你怎么啦?来人呀,同志,同志,麻烦你赶快拨打120。接着马上进行胸外心脏按压,救护者在患者右侧,跪姿尽量靠近患者身体,承托其头部,将其轻轻翻转过来,让患者仰卧,解开上衣,进行胸外按压。首先确定按压的位置,按压位置位于两乳头连线中点,即胸骨下段约1/3处,如果不便通过乳头定位,也可采用将手从腋下平移至胸骨正中线定位。注意按压方法:按压时,双手重叠并十指交叉、相互扣起来;只能用掌根部与患者皮肤接触,定位手的五个指头必须全部翘起,不能接触患者胸部皮肤,肘关节伸直,双肩位于双手正上方不得偏斜,用上半身的重量往下压,按压者的目光应一直盯着患者面部,全程观察其面部表情和面色改变。按压深度大约为5厘米,每次下压后手臂的力量都要彻底松开,让患者胸廓完全回弹。按压的频率大约一分钟100次,每按压30次后进行2次人工呼吸,以此为1个循环。
开放气道,将一只手的手掌小拇指侧置于患者前额,下压使其头部后仰,另一手的食指和中指置于靠近颏部的下颌骨下方,将颏部向前抬起,帮助伤者头部后仰,打开气道,检测口中有无异物堵塞,如义齿,呕吐物等,如有异物可用手指勾出异物确保呼吸通畅。
人工呼吸,救护者一只手捏紧患者鼻翼,另一只手托起患者下颚è,吸一口气,用双唇包严伤者口唇周围,缓慢持续将气体吹入,吹气时间持续1秒以上,平均5秒吹一次,看到病人的胸廓随着吹气而起伏,并且吹气后气体能够从口中排出,则证明人工呼吸有效。注意吹气2次后,以30:2的比例,每进行30次胸外按压,再进行2次人工呼吸。
老师:整个心肺复苏过程要持续多久呢?
持续做心肺复苏,直到专业的医护人员到场,或者伤者面色口唇由靑紫变红润,恢复自主呼吸或脉搏活动,眼球,四肢有所反应。
你学会了吗?下面让我们一起动手训练吧!
④以人偶为模型,亲身实践
教师:有没有同学想来尝试一下心肺复苏操作的?我需要你边操作边给我们讲解你在做哪一步,有什么要注意的。其他同学注意看他的操作中有没有需要改进的地方。
学生:边操作边给其他同学讲解整个过程的注意事项,其他同学指出其不规范之处。
教师:请另外一位同学再次操作胸外按压方法,并用仪器检测其动作是否规范。
学生:通过亲自实践,能很好的掌握心肺复苏的操作方法。
(3)不同止血处理的方法
①介绍出血的危害及分类
教师:在意外伤害中,出血是不可避免的。血液是人体的生命之源。如果出血量超过人体总血量的20%时,就会出现头晕头昏,脉搏增快。血压下降,出冷汗,脸色苍白等。如果失血量达到40%,就会有生命危险了。出血一般有内出血和外出血,内出血是指体内器官的出血,一般不易诊断。外出血又分为三种,毛细血管出血,静脉出血和动脉出血三种。
②阅读教材及导学案,自主探究不同的止血方法
在意外事故中,我们该如何判断是哪一种出血?针对不同的出血情况我们又该如何止血呢?
下面请阅读教材90页和导学案资料,每个学习小组完成自己相应的任务。
③小组合作,个人尝试
第一大组任务:某同学右手后臂(肘关节到肩部)出血,血液呈鲜红色的喷射状流出,采用橡皮止血带止血法止血。
第二大组任务:某同学右手前臂(肘关节和腕关节之间的小臂)出血,血液呈暗红色的非喷射状流出,采用螺旋形包扎法止血
第三大组任务:某同学右手手掌出血,血液呈暗红色的非喷射状流出,采用“8”字形包扎法止血。
第四大组任务:某同学左手后臂(肘关节到肩部)出血,血液呈鲜红色的喷射状流出,采用屈肢加垫止血法止血
④成果展示,全班交流
展示内容如下:
1.说明止血部位,是伤口的近心端(离心脏近的一端)还是远心端?为什么?
2.2人一组,以某组员为模特进行包扎止血操作,上台展示包扎成果。
3.说明操作过程中的注意事项。
(4)拓展延伸,关爱生命
教师:通过今天的学习和实践操作,我们学会了心肺复苏和止血两大急救方法,以后大家在遇到意外发生时,请不要做冷漠的路人,让我们用我们所学的知识去帮助别人,同时意外随时可能会发生,同学们自己也要注意保护自身安全,比如现在天气热了,不要下河洗澡以免溺水,暑假去海边玩的时候注意安全;平时过马路注意车辆,不要横穿马路。
七、教学后记
从该“教学设计”在课堂上的具体实施来看,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学习热情饱满,课堂氛围活跃,能很好的通过实践活动掌握新知识。
例如,由于微课中教师亲自演示操作方法,有效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再以人偶为模型,充分调动了学生参与实践操作的积极性,学生不仅能给全班同学边讲解边示范操作步骤,并且通过专业仪器检测其操作是否规范,正确率达到90%以上。又如,学生自学导学案后,两人一组,相互练习止血方法,学生学习热情高涨,通过练习,各小组都学会了止血方法并能清楚的向全班展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