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1 物质的变化和性质 课件(25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课题1 物质的变化和性质 课件(25张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802.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五四学制)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20-03-10 23:06:0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25张PPT)
第一章 走进化学世界
课题1 物质的变化和性质
第一课时 物质的变化
学习目标:
1. 知道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概念及其区别,会运用概念判断一些典型的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
2. 了解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常见的现象,理解反应现象和本质的联系。

(1)将纸揉成一团




(2)将纸撕碎



创设情境
实验须知
反应前
反应时
反应后
观察反应物的颜色、状态。

观察发生的现象(有无沉淀、气体生成,是否有发光、发热或颜色变化等现象发生)。
观察生成物的颜色、状态。
注意:反应前后现象的对比!!
操作:
①把盛有少量水的试管斜夹在铁架台上。
②在试管底部小心加热到水沸腾。
③把一块洁净的玻璃片移近试管口。
【实验1-1(1)】
现象:
水受热沸腾,试管口有水雾,玻璃片上出现小水珠。
实验探究(演示)
图1-1 水的沸腾
【实验1-1(2)】
操作:
用药匙取少量硫酸铜晶体(俗称胆矾或蓝矾)放在研钵内,用研杵研碎。
现象:
蓝色块状固体变成蓝色粉末。
图1-2 胆矾的研碎
实验探究(小组合作实验)
温馨提示:药匙用过后要用纸擦拭干净后放好!

实验
序号 变化前的物质 变化时发生的现象 变化后产生的物质 有无新物质生成
实验1-1(1)
实验1-2(2)

液态的水
块状的胆矾
水沸腾,试管口有水雾产生,玻璃片上冷凝成水珠
变为蓝色粉末
液态的水
粉末状胆矾
思考:两个实验中物质的变化有何规律?


水的沸腾:
液态水

气态水
液态水

无新物质生成
胆矾的研碎:
块状
粉末状



无新物质生成
观察并思考(得出结论)
1、物理变化
⑴定义:
⑵常伴随的现象:
没有生成其它物质的变化
物质的形态(形状和状态)发生了变化
想一想:
实验(1)和实验(2)有什么共同特征?你能总结出什么是物理变化吗?
特征:都没有新物质生成。
(3)你还能帮同学们举出哪些生活中常见的物理变化的例子吗?
【实验1-1(3)】
操作:
① 在两支小烧杯中分别放入少量研磨前、后的胆矾,并加入少量的蒸馏水,用玻璃棒搅拌使固体完全溶解后,均得到澄清的硫酸铜溶液。
②再向两支小烧杯中分别用胶头滴管滴加氢氧化钠溶液。
现象:
①都生成了蓝色的溶液
②都有蓝色沉淀(氢氧化铜)生成。
实验探究(小组合作实验)
【实验1-1(4)】
操作:
①取一只镁带,将其打磨均匀。
②用坩埚钳夹住镁带,并用酒精灯将其引燃。
现象:
①剧烈燃烧,发出耀眼的白光,放出大量的热; ②生成一种白色固体。
实验探究(演示)

实验
序号 变化前的物质 变化时发生的现象 变化后产生的物质 有无新物质生成
实验1-1(3)
实验1-1(4)

胆矾溶液
银白色的镁条
产生蓝色沉淀
氢氧化铜
白色氧化镁
思考:两个实验中物质的变化有何共同特征?和实验1、2有何本质的区别?


有新物质生成


有新物质生成
剧烈燃烧,发光,放热,生成白色固体。

观察并思考
2、化学变化
⑴定义:
(2)常伴随的现象:
生成其他物质的变化叫化学变化,又叫化学反应。
发光、放热、颜色改变、放出气体、生成沉淀等。

根据实验(3)和实验(4)的共同特征你能总结出化学变化吗?你还能举出类似这样变化的实例吗?
(3)举例:我们生活中还有哪些变化属于化学变化?
思考:是否有发光,放热等现象都属于化学变化
呢?
想一想
物理变化 化学变化
概念
本质区别
(判断依据)
伴随现象
相互联系
实例
说明
归纳总结
物理变化与化学变化的对比
没有生成新物质的变化
生成新物质的变化
变化时是否有新物质生成
形状或状态发生改变
发光放热,颜色改变、生成气体,产生沉淀等
化学变化中一定伴随物理变化
矿石粉碎,水蒸发,汽油挥发等
木炭燃烧,铁生锈,食物腐烂等
化学变化常伴随发光放热等现象,但发光放热等现象产生的变化却不一定是化学变化。例如:电灯通电发光放热就是物理变化。
思考交流
小魔术里出现的“化 学”那两个字,是发生了什么变化呢?
反馈练习

1.厨房里的下列变化,属于物理变化的是( )
A.煤燃烧 B.刀生锈 C.菜腐烂 D.水蒸发
2.在下列变化中,有一个变化与其他变化的本质不同,该变化是( )
A.石蜡熔化 B.米饭变馊
C.汽油挥发 D.湿衣服晾干
3.下列变化中,属于物理变化的是( )
A.铁铸锅 B.木头制桌椅 C.汽油挥发 D.灯泡发光
E.香水挥发F.蜡炬成灰
D
B
ABCDE
4.从化学的视角来看,下列名句中只发生物理变化的是( )
A.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
B.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C.冰,水为之,而寒于水
D.曾青(指CuSO4溶液)得铁则化为铜
5.下列变化中,前者是物理变化,后者是化学变化的是( )
A.玻璃破碎 面包发霉
B.榨取果汁 香水扩散到空气中
C.玉米酿成白酒 铁生锈
D.煤的燃烧 干冰升华

c
A
反馈练习
判断下列变化,哪些属于物理变化?哪些属于化学变化?哪些既有物理变化又有化学变化?
1、玻璃打碎 2、木材燃烧
3、水结冰 4、铜生锈
5、酒精挥发 6、铁变成“铁水”
7、人体的呼吸作用 8、牛奶变酸
9、植物的光合作用
10、电灯通电发光 11、食物腐败
12、海水晒盐 13、蔗糖溶解
14、水果榨果汁 15、蜡烛燃烧


课堂练习

下列诗句中哪些涉及物理变化?哪些涉及化学变化?
1、立竿见影 2、刻舟求剑
3、量体裁衣 4、百炼成钢
5、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6、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7、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
8、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9、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10、伐薪烧炭南山中


课堂练习
总结感悟
本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内容?
课下查阅相关资料,归纳并总结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还有哪些变化属于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
下节课与同学们进行分享!
课后作业
节 日 焰 火



燃 烧
钢铁生锈


牛奶变质
冰(固态) 水(液态) 水蒸气(气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