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1 物质的变化和性质 课件(29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课题1 物质的变化和性质 课件(29张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3.4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五四学制)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20-03-10 23:09:3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29张PPT)
化学使世界变得更加绚丽多彩

什么是化学呢?

化学
是在分子、原子层次上研究
物质
性质
变化规律
组成
结构
科学
物质的变化和性质
水蒸发为水蒸气
钢铁生锈
木柴燃烧
水冷凝为冰
蜡烛的熔化和燃烧

方法导引
做化学实验时,应该重点观察试剂(如水、胆矾、石灰石)的颜色、状态、气味等在实验前后发生的变化,思考为什么发生变化。

实验1
水的沸腾
变化前的物质 变化时发生的现象 变化后产生的物质 变化后有无新物质生成

液态的水
液态水沸腾,产生水蒸气,遇冷,凝结为液态水
液态的水
无新物质生成

实验2
胆矾的研碎
变化前的物质 变化时发生的现象 变化后产生的物质 变化后有无新物质生成

块状胆矾
蓝色块状胆矾被粉碎为粉末状
粉末状胆矾
无新物质生成

实验3
硫酸铜溶液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
变化前的物质 变化时发生的现象 变化后产生的物质 变化后有无新物质生成

蓝色的硫酸铜溶液
生成
蓝色沉淀
蓝色的
氢氧化铜沉淀
有新物质生成
无色的氢氧化钠溶液

实验4
石灰石与稀盐酸反应
变化前的物质 变化时发生的现象 变化后产生的物质 变化后有无新物质生成

颗粒状石灰石
石灰石表面有气泡产生
二氧化碳
气体等
有新物质生成
无色液体稀盐酸
石灰水变浑浊
物理变化:没有生成其他物质的变化。

物质的变化
化学变化:生成其他物质的变化。
水蒸发为水蒸气
钢铁生锈
木柴燃烧
水冷凝为冰
蜡烛的熔化和燃烧
物理变化:没有生成其他物质的变化。

物质的变化
水蒸发为水蒸气
水冷凝为冰
蜡烛熔化
铁水铸锅
纸张撕碎
物理变化常常伴随的现象
大小
形状
状态

物质的变化
化学变化:生成其他物质的变化。
钢铁生锈
木柴燃烧
蜡烛燃烧
化学变化常常伴随的现象

两种变化的本质区别
变化中是否有其他物质生成。
练习:
1、铁生锈
2、石蜡熔化
3、纸张燃烧
4、瓷碗破碎
5、干冰升华
6、食物腐烂
7、铜在潮湿的空气中生成铜绿
8、潮湿的衣服被晒干了
9、下雪后天气晴暖,雪融化
10、在寒冷的冬天向窗玻璃上
哈气,会出现一层水雾

https://ks.wjx.top/jq/40956331.aspx
两种变化的联系
物质发生化学变化的过程中,会同时发生物理变化。
物理性质:物质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表现出来的性质。

物质的性质
化学性质:物质在化学变化中表现出来的性质。

物理性质:物质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表现出来的性质。

物质的性质

例如:
颜色、状态、气味、熔点、沸点、硬度、密度、挥发性、溶解性等

氧气:
氧气的物理性质:
氧气的化学性质:

物质的性质
注:当外界条件改变时,物质的性质也会随着变化,因此描述物质性质时往往注明条件。
通常状况下,水是无色透明液体。

在101KPa时,沸点为100℃,凝固点为0℃
若大气压强变小,水的沸点会降低。

物质的性质
化学性质:物质在化学变化中表现出来的性质。
钢铁易生锈
木柴能燃烧
蜡烛可以燃烧

例如:
可燃性、助燃性、稳定性、毒性等
注:描述性质时,常用
“易”“难”“能”“可以”“会”等词。

物质的性质决定用途
二氧化碳不能燃烧、也不能支持燃烧
用于灭火

酒精具有可燃性
用于作燃料

石墨硬度小
用于做铅笔芯




利用物质的性质鉴别物质
铁丝
铜丝
分别观察两种金属丝的颜色,
银白色的是铁丝,
紫红色的是铜丝。
方法:



利用物质的性质鉴别物质
食盐
蔗糖
分别尝两种固体的味道,
咸的是食盐,
甜的是蔗糖。
方法:



利用物质的性质鉴别物质
氧气能助燃
二氧化碳不能燃烧、也不能支持燃烧
方法:分别将燃着的木条伸入两个集气瓶中

氧气不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方法:分别将少量澄清石灰水倒入两个集气瓶中

氧气
二氧化碳



你学会了吗~
物质的变化
物理变化
化学变化
物质的性质
物理性质
化学性质
(是否产生新物质)
(是否需要化学变化表现出来的性质)


决定物质的用途
鉴别区分物质
谢谢各位


食盐:
蔗糖:


铁:
铜:


氧气:
二氧化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