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版语文五下 5《草船借箭》第一课时 练习

文档属性

名称 统编版语文五下 5《草船借箭》第一课时 练习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1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0-03-10 09:54:0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5课 《草船借箭》第一课时 同步练习
一、根据拼音写词语。
dù jì cáo cāo dū dū wěi tuō shuǐ zhài
( ) ( ) ( ) ( ) ( )
lǔ guó zhē gài léi gǔ nà hǎn chā jiàn
( ) ( ) ( ) ( ) ( )
二、比一比,组词语。
妒( ) 曹( ) 遮( ) 寨( ) 擂( )
护( ) 糟( ) 蔗( ) 塞( ) 雷( )
三、根据课文填空。
1、《草船借箭》节选自《 》,作者是( )。
2、草船借箭的起因是( );草船借箭准备是( );草船借箭的过程是( );草船借箭的结果是( )。
四、阅读课文选段,完成练习。
周瑜对诸葛亮心怀妒忌。
有一天,周瑜请诸葛亮商议军情,说:“我们就要跟曹军交战。水上交战,用什么兵器最好?” 诸葛亮说:“用弓箭最好。”周瑜说:“对,先生跟我想的一样。现在军中缺箭,想请先生负责赶造十万支。这是公事,希望先生不要推却。”诸葛亮说:“都督委托,当然照办。不知道这十万支箭什么时候用?”周瑜问:“十天造得好吗?”诸葛亮说:“既然就要交战,十天造好,必然误了大事。”周瑜问:“先生预计几天可以造好?”诸葛亮说:“只要三天。”周瑜说:“军情紧急,可不能开玩笑。”诸葛亮说:“怎么敢跟都督开玩笑?我愿意立下军令状, 三天造不好,甘受惩罚。”周瑜很高兴,叫诸葛亮当面立下军令状,又摆了酒席招待他。诸葛亮说:“今天来不及了。从明天起,到第三天,请派五百个军士到江边来搬箭。”诸葛亮喝了几杯酒就走了。
1、用“√”给加粗的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既然(jí jì) 惩罚(chéng chěng )
2、在语段中找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处罚( ) 商量( ) 招呼( ) 嫉妒( )
3、将语段中画横线的句子改为陈述句。

4、结合语段内容,回答问题。
(1)“水上交战,用什么兵器最好?”这句话是周瑜在 。
(2)“现在军中缺箭,想请先生负责赶造十万支。这是公事,希望先生不要推却。”周瑜这样说的目的是 。
(3)周瑜让诸葛亮立下军令状,又摆酒席招待他,这说明什么?

五、课外阅读。
空城计
孔明分拨已定,先引五千兵退去西城县搬运粮草,忽然十余次飞马报到,说:“司马懿引大军十五万,望西城蜂拥而来!”时孔明身边别无大将,只有一班文官,所引五千军,已分一半先运粮草去了,只剩二千五百军在城中。众官听得这个消息,尽皆失色。
孔明登城望之,果然尘土冲天,魏兵分两路望西城县杀来。孔明传令,教“将旌旗尽皆隐匿;诸军各守城铺,如有妄行出入,及高言大语者,斩之!大开四门,每一门用二十军士,扮作百姓,洒扫街道。如魏兵到时,不可擅动,吾自有计”,孔明乃披鹤氅,戴纶巾,引二小童携琴一张,于城上敌楼前,凭栏而坐,焚香操琴。
1、请用一句话概括选段的情节内容。(不超过10字)

2、从选段内容看,诸葛亮面临着怎样的危急情势?其中不恰切的一项是( )。
A、敌我力量悬殊。 B、敌军来势凶猛,没有任何准备。
C、身边别无大将,众官“失色”。 D、军士扮作百姓,洒扫街道。
3、选段展示了诸葛亮怎样的性格特征?

4、如果统帅换了司马昭,空城计还会成功吗?理由是什么?

第5课 《草船借箭》第一课时 同步练习答案
一、根据拼音写词语。
妒忌 曹操 都督 委托 水寨
鲁国 遮盖 擂鼓 呐喊 插箭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于本节课生字的书写和掌握情况。
二、比一比,组词语。
妒忌 曹操 遮盖 村寨 擂鼓
保护 糟糕 甘蔗 塞外 雷雨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于生字形近字的区别和组词情况。
三、根据课文填空。
1、《三国演义》 罗贯中
2、周瑜妒忌诸葛亮,用十天造十万支箭的任务来为难诸葛亮。
请鲁肃帮忙准备好船只、草把子、青布幔子、士兵等。
诸葛亮利用草船向曹操借箭。
诸葛亮如期交箭,周瑜不得不佩服诸葛亮神机妙算,自叹不如。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于故事情节的整体掌握情况。
四、阅读课文选段,完成练习。
1、jì chéng
2、惩罚 商议 招待 妒忌
3、不敢跟都督开玩笑。
4、(1)明知故问,意在试探 (2)设下陷阱 (3)周瑜阴险、虚伪,想置诸葛亮于死地。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于课文段落的理解情况。
五、课外阅读。
1、诸葛亮巧施空城计。
2、D
3、临危不惧,沉着冷静
4、例:不会,因为司马昭年轻气盛,他会领兵攻进去。(也可用文中司马昭的话回答,意思对即可)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的课外阅读理解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