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下册科学教案-1.3 人生之旅 苏教版

文档属性

名称 六年级下册科学教案-1.3 人生之旅 苏教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81.2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苏教版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20-03-10 09:34:1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题名称:人生之旅
教学内容分析:
人生之旅,指向的是人生阶段的划分。其实对于人生阶段的划分,有着数不清的方法,于是乎也就得不到一个准确的划分方式。深入思考下去,本课的学习是想通过人生阶段的划分去理解人的一生,会在很多方面有变化,不同的阶段会有着不同的心理和生理方面的特点。从而将这个单元的课做一个整理与提升。
涉及课程标准:
旧版课程标准:
2.1了解人的一生生长的大致过程。
新版课程标准:
11.1生物有 生有死;从生 到死的过程 中,有不同的发展阶段。
美国k-12课程标准:
二年级结束:植物和动物都有着生长的不同阶段。
五年级结束:植物和动物不断重复着出生、生长、成年、繁殖、死亡的循环过程。
课标解读:
从字面上来看,这部分的内容非常简单,美国的课标中,二年级的学生就应该知道生物的一生有着不同的阶段,可见是非常容易接受的。学生能够很简单地说出“出生、生长、成年、繁殖、死亡”等一些字眼,但对于这些字眼的深入理解是不到位的。我们需要帮助学生去细化和深化的是对于人生不同阶段的不同特点的梳理,让他们真正理解人生的这些不同的阶段。
前概念调查分析:
本课的教学内容,在现行版的教材中,属于六年级学生。在对六年级学生进行教学的过程中,我们会发现,学生在进行人生阶段划分的时候是难以始终坚持以某一个标准划分下去的,会不停更换标准,换成这个阶段最突出的特点,譬如婴儿期的标准是不会走路,成年期的标准是繁殖。
教学目标:
1.交流与反思当下自身的诸多特点,与之前进行比较,并预测之后会怎样变化,归纳出人的一生是在不断变化和发展的。
2.尝试按不同标准划分人生的不同阶段,理解在人生的不同阶段,会有不同的心理或生理特点。
教学过程:
一、课前微课学习:
通过之前科学课的学习,我们总结出,我们每一个同学都长大了。长大分为两个方面,一方面是生理方面,譬如:身高、体重、骨骼、性特征等,另一方面是心理方面,例如:知识面、羞耻感、独立意识、性别意识等。
当然,我们不会止步于今天,不会停留在此时,我们会继续长,例如我们会继续长高,然后停留在某个水平很长时间,再继续长,我们的身高在某一天或许会走下坡路。
根据身高的变化,我们可以将人的一生,划分为几个阶段,
0-4 迅猛增长
4-11 缓慢增长
11-15 迅猛增长
15-20 缓慢增长
20- 40 停止生长
40- 慢慢变矮
我之所以可以这么划分,可是有根据的哦。
介绍升高划分的依据。并提出要求,请同学们采用微课中根据身高进行人生阶段划分的方法,选取其他的点,进行人生阶段的划分,并进行网络学习任务的提交。
二、课前投票表决:
人的一生说长不长,说短不短。 在我们进行人生阶段划分的时候,我们可以按照某一个标准进行划分,也可能会综合考虑各方面因素进行划分。
如果我们综合考虑各方面因素进行人生阶段的划分,你觉得哪些因素是比较重要的?最多选4个。
独立意识( ) 身高变化( ) 器官功能( ) 记忆能力( )
羞耻感( ) 对环境的适应( ) 体重( ) 五官变化( )
牙齿( ) 睡眠时间( ) 智力( ) 性发育( )
根据统计,选出了“独立意识、身高变化、智力、性发育”这几个大家认为比较重要的因素。
三、课前资料梳理:
根据大家选出的“独立意识、身高变化、智力、性发育”这几个大家认为比较重要的因素,将大家之前搜集的资料进行了整合,并进行了一些补充,根据这四条标准对人生进行阶段的划分,梳理出以下资料:

独立意识
我们可以将人的一生,根据独立意识变化,划分为几个阶段:
大致年段段
主要特征
0-3岁
无法独立
3-6
较为依从
6-11
迅猛提升
11-18
趋于强烈
20- 50
稳定独立
50-
需要依赖
智力
我们可以将人的一生,根据智力变化,划分为几个阶段:
大致年段段
主要特征
0-12岁
直线上生
12-20
缓慢上升
20-40
保持不变
40-60
缓慢下降
60-
快速下降
美国心理学家贝利(Bayley,1969)用贝利婴儿量表、斯坦福-比纳智力量表和韦氏成人智力量表等为工具,对同一群被试从其出生开始做了长达36年的追踪测量,把测得的分数转化为可以互相比较的“心理能力分数”,绘制成了智力发展曲线。从中可见,智力在11、12岁以前是快速发展的,其后发展放缓,到20岁前后达到了顶峰,随后即保持一个相当长的水平状态直至30多岁,之后开始出现衰退迹象。

身高
我们可以将人的一生,根据身高变化,划分为几个阶段:
大致年段段
主要特征
0-4岁
迅猛增长
4-11
缓慢增长
11-15
迅猛增长
15-20
缓慢增长
20- 40
停止生长
40-
慢慢变矮
百度文库:
年龄(岁)
身高(厘米)
变化(厘米)
7
126.6
5.4
8
132
5.2
9
137.2
4.9
10
142.1
6
11
148.1
6.4
12
154.5
6.9
13
161.4
5.1
14
166.5
3.3
15
169.8
1.6
16
171.4
0.7
17
172.1
-0.1
18
172
0.4
19
172.4
-0.5
20-24
171.9
-0.3
25-29
171.6
-0.8
30-34
170.8
-0.9
35-39
169.9
-0.9
40-44
169
-0.3
45-49
168.7
-0.4
50-54
168.3
-0.8
55-59
167.5
 
性发育
我们可以将人的一生,根据性发育变化,划分为几个阶段:
大致年段段
主要特征
0-11岁
没有发育
11-18
开始发育
18-
发育完善

男孩子一般在12岁左右睾丸开始增长,18岁左右已接近成人睾丸的容积。
大约有80%的女孩子直到16岁时发育才接近成人。
课前阅读资料。
四、课堂教学:
(一)、回顾翻转课堂的前置学习,引出4个最重要的因素。
1.人的一生,说长不长,说短也不短。斯芬克斯将人的一生划分为三个阶段:四条腿走路、两条腿走路、三条腿走路。
2.课前,我们通过视频微课,以身高为标准,在各种资料的支撑下,对人生进行了阶段的划分。之后,同学们每个人选择了一个标准,进行资料的查阅和总结归纳,也对人的一生进行了阶段的划分,并通过网络进行了作业提高。
3.我统计了一下,我们同学一共采用了12种不同的标准,分别是:
4.之后,我们又通过投票的方式,在这十二种标准中,选出了大家认为的最重要的四条标准,分别是:
5.你觉得这几条,能够得上四大标准之一么?
请同学说理由。
6.好了,看来对待这个问题,大家各有看法。在投票的时候,我也发现了,没有任何一条标准是全票通过的!
7.我们还是暂且锁定在这四条,毕竟这是我们选出来的,根据大家搜集的资料,我们进行了梳理和归纳,下面我们一起来回顾一下根据这些标准,我们是怎样进行人生阶段划分的。
(二)、根据4个因素,综合起来,对人生阶段进行划分。
1.我们暂且只考虑这四个因素。
2.那么,你觉得怎样是最合理的呢?
学生说。
(引导学生说出综合四个因素考虑。)
3.怎么综合?请详细说一下具体的操作步骤。
学生说。
(引导学生考虑综合的方法。学生可能会说到:求平均数等方法。这里引导学生发现,如果将数据归纳在一起,更容易归纳。“我们意识到,单看某一个数据,显然是不合理的,不停地在数据间切换,也会影响我们的判断,今天老师教你们一种方法。你会拿到这样一份表,表分5列,每一列从1一直到75,因为中国现在的平均寿命是75岁。我们以智力为标准,第一个阶段用红色,第二个 绿色,第三个用蓝色,第四个用黄色,第五个用褐色,在表中进行颜色标注,再进行整体考虑,给出综合性的人生阶段划分。涂在最后一列中。”)
4.下面就请我们同学小组合作,完成人生阶段的划分。
学生小组合作完成。
5.小组汇报。
针对其中一些分歧进行讨论。
6.能给这些阶段一个名称吗?
(三)、人生阶段划分中的特例。
1. 正如我们同学讨论中所看到的,即便是已经精简到4个因素,因为划分细致程度不同,结果也会有所差异。这也就难怪前段时间看到微信中的一个笑话:“共青团说28岁以下叫青年,国家统计局说34岁以下叫青年,联合国说45岁以下算是青年,世界卫生组织说65岁以下都是青年。所以请相信,你仍然是青春年少。”我们一笑了之,我们不去纠结其中的科学性问题,但从一个方面我们可以看出,划分的标准不同,结果也会大不相同。
2.就算划分的阶段统一了,每个人的具体情况也是不一样的,更何况还会有那也有一些事情是无法涵盖的。譬如(看病例)弗朗哥才4岁,与许多4岁儿童一样,弗朗哥也喜欢看动画片,喜欢和家里的兄弟姐妹玩耍。但生理上却以正常速度的8倍衰老,多数像她一样患有“早衰症”的孩子都会在13岁前就“老死”。
  
(四)、结语。
1.我们的人生,随着年龄的增长,特点也在不断变化,我们应该承担的责任也在不断变化,愿我们的同学每一个人生阶段都精彩纷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