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下册科学教案-3.1 消失了的恐龙 苏教版

文档属性

名称 六年级下册科学教案-3.1 消失了的恐龙 苏教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3.9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苏教版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20-03-10 09:32:2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消失了的恐龙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对恐龙的知识有一定的了解。
知道人类是怎样认识恐龙的。
能够对生物进化、适应和灭绝现象作出合理解释。
感悟人与环境应该和谐相处。
学情分析
从三年级开始,学生进入到科学课的学习。通过三年的学习,在学习中,学生的知识、技能与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都有一定的进步,知识的获取、方法的掌握、技能的形成,以及在生活中的运用,正逐渐的进入到科学探究之中,为解开未知的世界奠定良好的基础。六年级学生对于恐龙并不是一无所知,本课以学生在课外对恐龙的零星认识为基础,为他们交流有关恐龙的经验搭建了一个平台,所以这就在很大程度上激发了他们的学习兴趣,他们会学得比较积极主动。
教学重点
组织学生围绕某个主题展开研讨活动。
教学难点
指导学生收集、整理与恐龙有关的资料。
教学过程
谈话导入新课(开门见山):同学们,这节课我们来学习《消失了的恐龙》。板书:消失了的恐龙
展示有关恐龙是怎样小时的图片:
师:带来有关恐龙是怎样消失了的图片的同学请举手。
(从举手的学生中,指名让他们运用投影仪展示他们带来的图片)
师:通过刚才同学们的展示,使我们知道了关于恐龙的消失有好多种说法,例如,小行星撞击地球说、气候变迁说、物种斗争说、大陆漂移说、地磁变化说、被子植物中毒说、酸雨说等。无论哪种说法,都只是一种假说,都缺乏足够的证据。因此,恐龙灭绝的真正原因,等待着你们以后去探究。
3、小组交流带来的恐龙图片:
师:下来请同学们以小组为单位把你们从课外搜集到的有关恐龙的模型、图片和资料进行交流和分享。(老师巡视,发现问题及时解决)
4、看视频答问题:
师:老师相信,通过刚才的分享和交流,同学们已经了解到了不少有关恐龙的知识。下面老师放一段有关恐龙的视频,请你们认真观看后,把其中你认识的恐龙的名字以及它们各自的特点讲出来,好吗?(播放视频)
提问:谁来说说视频中你认识的恐龙的名字和特点呢?(指名一个同学回答,而后其他的同学补充
追问:这些有关恐龙的“模型”、“图片”和“视频”是根据什么复制出来的?(恐龙化石。学生回答后教师版书:恐龙化石)
接着提问:哪位同学知道第一块恐龙化石是哪一年被发现的?(1822年);发现者是谁?(曼特尔夫妇,曼特尔是英国的一个乡下的医生)。(教师在学生回答的同时,版书:1822年,曼特尔夫妇)
5、通过幻灯片,了解科学家把化石还原成骨架的过程,体验科学工作者的艰辛。
师:下面老师放几张幻灯片,请你们看后回答:“恐龙化石从发现到还原要经过哪几个步骤?(边提问边播放幻灯片,并指名回答)
追问:谁能简要的概括一下这四个步骤?(学生回答后板书:除沙——包装——清理——还原)。
再问:这个过程说明了什么?(板书:科学家的智慧和辛苦)
播放恐龙化石骨架,让学生说出每幅骨架所对应的恐龙的原型:
①师:科学家能根据恐龙化石还原成恐龙骨架,又能根据骨架还原出恐龙原型,今天我们也来当一回科学家好吗?我们的任务是说出下面幻灯片上每一具恐龙化石模型所对应的恐龙原型的名字及其特点。(指名学生回答并互相补充)
②师:我们的小科学家都很细心,能根据恐龙化石模型各自的特点,说出相对应的恐龙原型的名字及特点。其实生活中不管做什么,都要用这种人真、细致的态度来对待,这样我们离成功就更近了一些。
③知识拓展:
同学们,恐龙已经消失了,它的消失说明了什么?(说明了当时的环境已经不适合它们的生存了);它的消失又给了我们怎样的启示呢?(它的消失给我们敲响了警钟,提醒我们要保护好环境,不要破坏生态平衡,和大自然和谐相处,否则,将会为人类带来灾难。
本课小结:这节课我们学习了哪些知识?你有什么收获?(略)
附课后作业:
一、我会填。
第一块恐龙化石师在——年被发现的,发现者是——,恐龙是巨大无比的——动物。
恐龙已经——。它的模型、图片和影片是科学家研究——,还原恐龙的——,然后进一步形成恐龙的模拟外貌。
简答题。
恐龙消失的主要原因是什么?它对我们有什么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