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0张PPT)
【课程标准】
【学习重点】
隋朝的统一、大运河的开通和科举制度
【学习难点】
科举取士制度的创立和作用
1、隋朝的建立:
时间: 年
人物: 。身份是 。
都城: 。
一、隋朝的统一
2、隋朝的统一 :
时间: 年
事件:隋灭 ,统一全国。
请大家阅读课本,完成填空。
隋朝的疆域:
隋朝
3.思考:隋朝实现全国统一的历史意义?
隋朝。
4.思考:继秦汉之后,第二次实现统一的朝代?结束了怎样的分裂割据局面?
隋朝的统一,结束了魏晋南北朝以来数百年的分裂割据状态。顺应了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历史发展大趋势。
结束了魏晋南北朝以来数百年的分裂局面
3.思考:隋朝实现全国统一的历史意义?
小检测:
宋朝李纲曾高度评价隋文帝“混南北为一区”的历史功绩,他认为隋文帝“有雄才大略,过人之聪明。其所建立,又有卓然出于后世者”。李纲的高度评价反映了隋文帝一生最大的作为是( )
A. 中央集权空前加强 B. 社会经济迅速发展
C. 开通隋朝大运河 D. 结束分裂,实现统一
D
措施:隋统一后,发展经济,编订户籍,统一南北币制和度量衡制度;加强中央集权,提高行政效率。
影响:这一系列措施,促进了社会经济的迅速恢复和发展,隋朝成为疆域辽阔、国力强盛的王朝。
4、隋文帝采取了哪些措施巩固统治?产生什么影响?
补充:隋文帝的年号是开皇,这一时期史称“开皇之治”。
计天下储积,得供五六十年
—《贞观政要》
以下材料说明了什么?
隋朝空前繁盛
1.开通的原因:
2.开通的皇帝
3.开通的目的:
4.概况:
5.开通的作用:
二、开通大运河
南北之间的交通甚为不便。陆路运输粮食运量小,速度慢,费用大。而水运粮食比起陆运,运量大,速度快,费用小。
隋炀帝
加强南北交通,
巩固隋王朝对全国的统治。
开通时间、中心、南北起止点、四段名称、连接的五河、地位。
隋朝的大运河的概况:(隋炀帝 605年开始)
南北起止点:北达 南至
( )
( )今( )
( )今( )
四段:自北向南分为
五河:贯穿五大水系
海河
黄河
淮水
长江
钱塘江
洛阳
涿郡 北京
余杭 杭州
永济渠
通济渠
邗沟
江南河
中心:
地位:隋朝大运河是古代世界上最长的运河。
材料一: 古人称颂它的历史功效:“北通涿郡之渔商,南运江都之转输,其为利也博哉!”。”
5、结合材料,分析隋朝大运河开通的作用。
积极作用:大运河的开通,加强了南北地区政治、经济和文化交流。维护和加强了政治上的统一。
消极作用:大运河的开通,加重了隋朝人民的负担,加速了隋朝的灭亡。
材料二: 开凿运河的艰巨工程对劳动人民却是一场灾难。隋炀帝强征几百万民工修筑运河,严重地破坏了生产,使成千上万的民工惨死在运河工地上。”
2014年6月,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第38届世界遗产委员会会议,“中国大运河”被批准列入《世界遗产名录》,成为我国第32处世界文化遗产和第46处世界遗产。
三、开创科举取士制度
魏晋南北朝时期,官吏的选拔由上层权贵垄断,选官看重门第,不太注重才能。
1.科举制诞生的背景
2.相关的两位皇帝及贡献
3.科举制创立的作用:
①隋文帝即位后,废除了前朝的选官制度,注重考查人才的学识,初步建立起通过考试选拔人才的制度。
②隋炀帝时,进士科的创立,标志着科举制度的正式确立。
材料一:“这一伟大帝国的各项设施中,没有哪一项能像开科举、从最有才华的青年中选拔政府官员那样,给予其创立者这么大的荣耀……在中国,学而优则仕,人人机会均等。”——郭施拉《开放的中国》
3.科举制创立的作用:
加强了皇帝在选官和用人上的权力,扩大了官吏选拔的范围,使有才学的人能够由此参政。
材料二
促进了教育事业的发展
此后,历朝都沿用并不断完善科举制,科举制维持了1300多年。
四、隋朝的灭亡
1、隋朝灭亡的原因。
2.隋末农民起义的爆发
3.隋朝灭亡的时间、标志。
直接原因:赋税、徭役、兵役都很繁重。
根本原因:隋炀帝的暴政
首先在人民受灾最深的山东地区爆发。
618年,隋炀帝在江都被叛军杀死。
小组讨论:
隋朝的兴亡给我们的启示
得民心者得天下,
失民心者失天下。
隋
朝
的
统
一
与
灭
亡
统一
灭亡
建立及实现统一
经济空前繁荣
开凿大运河
暴政亡国
581—618
课堂小结
开创科举制
1、在中国历史上,分裂和统一的局面曾交替出现、结束东汉末年以来近四百年分裂局面,又一次实现全国统一的时间是( )
A. 420年 B. 439年
C.581年 D.589年
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