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科五四学制版七年级生物下册第五单元第二章《第二节 急救常识》教学设计

文档属性

名称 鲁科五四学制版七年级生物下册第五单元第二章《第二节 急救常识》教学设计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8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鲁科版
科目 生物学
更新时间 2020-03-10 20:14:2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急救常识》教学设计 荣成市第二十九中学 刘刚
《急救常识》教学设计
一、【课标解读】
1990年世界卫生组织发出呼吁:全世界每个公民应掌握1-2中救生技术。现今,具备一定的救护知识和技能已被认为是每一个公民必备的素质之一,急救能力不再是一种专业技术,而是一种必须的生活常识。由于中小学生的自控自律能力较差,在日趋复杂的社会大环境下,学生缺乏必要的安全知识和自我保护的方法和技能,本课程的设计师面向全体学生,着眼于学生全面发展的需要,教授学生自救和急救的知识,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急救的意识,以及团结合作的精神,让学生学会健康地生活,是义务教育的重要目标之一。
二、【教材分析】
《急救常识》一课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初中七年级第五单元健康地生活,第二章用药与急救的第二节急救常识,主要分为两个方面介绍,一是介绍急救的基本知识,二是介绍一些急救方法,以便在出现意外是能够应急,通过教学活动,不仅提高学生的医药卫生常识、而且培养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同时也为培养同学所对医学的兴趣打下基础。
三、【学情分析】
本学期初二的同学在经过初二上半年的生物学习中,通过第四单元生物圈中的人中的第三章《人体的呼吸》的学习,对于呼吸系统有了深刻的认识;通过第四章《人体内物质的运输》的学习,对心脏、血管等知识也是记忆犹新。在此基础上进行学习本节课,对于学生来说比较简单。
对于心肺复苏,我们学校的学生在上学期去了基地实践,也学习了急救的常识中的心肺复苏,那节课我和他们一起学习,也看到他们参与很积极,对于生活中常见的止血包扎更是熟悉大部分学生都经历过,也用创可贴处理过,因此我相信同学在学习本节课是有信心的。
四、【课前准备】
学生:预习课本;收集相关资料。
教师:设计学生的导学案;制作多媒体课件等。
1.【预习课本】
预习课本急救常识,对急救常识进行初步的理解,为上课做好准备。
2.【收集资料】
(1)收集有关“心肺复苏” 的资料。
(2)收集有关“出血止血” 的资料。
《急救常识》教学设计 荣成市第二十九中学 刘刚
五、【学习目标】
1.通过观看图片和资料了解遇到突发事件的紧急求助方法。
2.通过看视频、急救体验,理解心肺复苏的原理,并学会模拟心肺复苏的方法
3.通过观看图片和急救体验,理解止血处理的原理,并学会止血包扎的方法。
4.通过看图片、急救体验的参与,提高动手能力和合作能力,增强关爱他人的感情。
六、【重点和难点】
重点:1.人工呼吸的方法2、胸外心脏按压的方法3、止血包扎的方法4、珍爱生命、乐于助人的教育。
难点: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七、【教法学法】
1.通过多媒体创设问题情景的方法:通过多媒体的利用,视频与图片的展示,创设不同的情景模式,如观看基地图片采访活动,模仿医生的操作,救助病人,手出血了如何包扎等等,更能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吸引学生的兴趣。
2.采用小组合作、小组比赛的方式:培养学生的小组合作意识。在学习心肺复苏的过程以及包扎的方法时,采用小组合作、小组比赛的方式,成员之间相互帮助,同时能及时纠正彼此的不足,并体会帮助他人的乐趣。
3.自主探究与集体讨论策略:学生带着问题进入情境,展开学习与讨论,尝试提出问题并参与问题探究,通过自主探究与集体讨论得出问题的答案,从而获取知识。
八、【教学活动设计】
情景设疑,导入新课
观看去基地学习急救的图片,然后采访学生,引发学生思考:“当时你们这节课学的知识是
《急救常识》教学设计 荣成市第二十九中学 刘刚
什么?你还知道会操作吗?”
看到这组图片,大家对于基地生活还记忆犹新,你愿意参与到这节课吗?你有没有信心完成这节课的学习任务呢?
【设计意图】通过图片导入,能迅速创造需要急救的课堂氛围,激发兴趣和情感,把学生带进与教学任务和教学内容相适应的理想境界,并通过不断提问,并进一步为学生学习正确的“心肺复苏”做好铺垫。
(二)学生活动之一:学习心肺复苏的具体操作
1.心肺复苏知多少——小组合作学习
小组合作从课本中找出导学案中问题的答案,并进行模拟练习,学习“心肺复苏”的准确操作
【设计意图】通过学生自主学习课本中的知识,并进行模拟练习,小组成员之间相互纠正,达到合作学习的目的。
《急救常识》教学设计 荣成市第二十九中学 刘刚
2.小组合作救助病人。【要求】每两个人为一组,一人负责胸外心脏按压,另一个人负责人工呼吸。
【设计意图】通过实际操作,让同学们切身感受做心肺复苏的过程,体验救人的不易,并要学会独立操作。同时以两人为一组配合完成,让同学们体验合作的重要性。
3.观看视频《心肺复苏的正确操作》,讲解动作要领,规范学生的操作。
【设计意图】通过播放视频,学生观看的效果更加直观,并且由专业人士的讲解,更有说服力,学生能更易于理解。
4.急救比拼-—谁是合格的急救小团队。【要求】每组选三个人代表本组进行比赛,一人负责胸外心脏按压,一个人负责人工呼吸,一个人负责数1分钟内完成心肺复苏组数,完成心肺复苏最多的,并且动作最规范的小组获胜。
《急救常识》教学设计 荣成市第二十九中学 刘刚
【设计意图】在小组竞赛的过程中,充分暴露同学们在操作过程中的不足,并及时纠正,同时提高同学们的竞争意识,督促同学们要更好的学习正确的操作过程,而1分钟的目的是让同学们体验在1分钟内做心肺复苏的辛苦,体验救人的不易和勇气。
(三)学生活动之二:学习出血、止血
1.展示图片:生活中我们常见的就是胃出血、倒地流血,出示图片,遇到这样的情况怎么做?
【设计意图】从身边常见的情况入手,学生更加容易接受,也更加容易理解,同时为包
《急救常识》教学设计 荣成市第二十九中学 刘刚
扎做好铺垫。
2.急救比拼二:我的急救小团队是最棒的!假设同学胳膊受伤,请你为同桌用纱布包扎伤口,看看哪个小组包的比较好?
【设计意图】小组选2个同学,相互帮助包扎,学会正确的包扎方法,培养动手能力和同学之间的团结合精神。
3.出示手部不同出血情况,并学会分析,手部不同的流血方式,分别要如何处理?
【设计意图】由学过的血管与心脏的关系,学会分析不同的出血部位,不同的血管流血,采用不同的急救措施,同时感受急救知识的重要性。
《急救常识》教学设计 荣成市第二十九中学 刘刚
4.【想一想】出示动脉、静脉血管按压止血图片,判断分析分别是哪条血管出血?怎样止血?
【设计意图】通过按压部位的不同,让学生根据已学的相关知识来分析是哪条血管出血,图片清晰直观,易于帮助学生理解。
(四)达标检测、课堂小结,知识归纳谈收获
出示本节的达标检测和课堂小结,【要求】请同学们在不看书的前提下进行完成检测题目,并谈收获。
《急救常识》教学设计 荣成市第二十九中学 刘刚
【设计意图】通过达标检测落实具体的知识点,学生谈收获,形成知识体系。
九、【知识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