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最后一次讲演》优秀课件(共41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13.《最后一次讲演》优秀课件(共41张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5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0-03-10 15:22:1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41张PPT)
null
闻一多
实用课件制作:涡阳八中臧文清
最后一次讲演
“舍生取义”是中华民族的最高道德准则,激励着历代仁人志士,慷慨赴难,为国捐躯。闻一多先生就是这样一位为国为民不惜抛头颅洒热血的勇士,他面对敌人的枪口,拍案而起,铮铮铁骨,与日月同辉。今天,我来学习闻一多先生即兴做的《最后一次讲演》,体会他如洪水一般不可阻遏的情感和心灵的怒吼。
导入新课
1、了解演讲的一般要求。
2、概括闻一多演讲的主要内容以及思想感情。?
3、体味文章的语言特点,学习作者的写作手法。???
4、学习闻一多先生热爱祖国、献身革命的英雄气概和斗争精神。
学习目标
闻一多(1899-1946),原名闻家骅[huá],著名诗人、学者、民主战士。湖北黄冈浠水县人。自幼爱好古典诗词和美术。1912年考入清华大学。早年热心于新诗的创新与理论研究,积极倡导新格律诗,以《红烛》、《死水》两部诗集,开一代诗风。他创作的著名爱国诗篇《七子之歌》,在20世纪末澳门回归祖国时唱响中华大地。1946年7月15日,他在悼念李公朴先生大会上,愤怒斥责国民党暗杀李公朴的罪行,当天下午即被国民党特务杀害。
作者简介
《最后一次演讲》是闻一多在1946年7月的李公朴追悼会上所做的讲演,在讲演中闻一多对以蒋介石为首的国民党反动派的倒行逆施做出了深刻的揭露和批判。当天下午闻一多就遭到了国民党特务人员的暗杀。
毛泽东、朱德同志在唁电中称赞他:“为民主而奋斗,不屈不挠,可敬可佩。”周恩来同志在悼词中写道:“心不死,志不绝,和平可期,民主有望,杀人者终必覆灭。”
背景链接
李公朴是著名的民主爱国人士、学者、社会活动家。“九·一八”事变后,参加全国各界救国联合会,呼吁抗战,是著名的抗日救国“七君子”之一。1942年移居昆明,从事民主文化活动。宣传抗日救国和民主进步思想。“一二·一”运动中站在爱国学生一边,多次撰文抨击国民党,痛悼烈士。1946年7月11日晚,在与夫人张曼筠在回住所途中,李公朴先生被国民党特务杀害。
人物简介
演讲词
演讲词,又叫讲演词、演说词、讲话稿,属于议论文体裁,是一种口头向群众宣传的带有鼓动性的文章。
  特点:讲演要有针对性,讲演的思路要清晰,内容充实;语言要口语化。
  结构:开头提出问题,或亮出讲话要点,以引起听众的兴趣和关注;重点是中间主体部分对讲演主旨的阐述;结尾回应开头,总结全文,或提出希望和祝愿,使听众受到激励和鼓舞。
文体知识
卑劣(liè)   诬蔑(miè)   
卑鄙(bǐ) 挑拨离间(jiàn)
蛮横(hènɡ) 赋予(fù)
字音字形
诬蔑:捏造事实败坏别人的名誉。
悲愤:悲痛愤怒。
捶击:用重物猛力敲打。
蛮横:(态度)粗暴,不讲道理。
赋予:交给(重大任务、使命等)。
挑拨离间:搬弄是非,引起纠纷,使人不和睦。
卑鄙无耻:品行极端恶劣,不知道廉耻。
词语释义
熟读课文,闻一多演讲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闻一多先生在李公朴先生的追悼会上,义正词严地当众揭露、痛斥反动派的罪恶和卑劣,表达了对民主和平的坚定信心。
整体把握
理清讲演思路并概括每部分内容。
本文分为三部分。
第一部分(1-3):高度赞扬了李公朴和昆明人民为争取民主和平而斗争的精神,痛斥国民党反动派暗杀李公朴的罪行,揭露了其虚伪的本性。
第二部分(4-5):分析国民党反动派的虚弱本质,指出人民必胜,光明就在眼前。
第三部分(6-12):号召昆明人民发扬优良传统,坚持斗争,表达自己为正义而献身的决心。
整体把握
闻一多先生在第一部分一再痛斥敌人卑劣无耻,概括一下敌人的卑劣无耻表现在哪几个方面?
李公朴无罪而遭毒手;?
偷偷摸摸地暗杀;??
杀了人,为推脱罪责反造谣诬蔑。
合作探究
第一部分(1-3)
本篇的开头与平常一般的悼词有何不同????
悼词,一般来说,开始是致哀或者述亡者的生平。
这篇悼词一开始就痛斥反动派,这是因为当时闻先生见到在追悼大会进行中特务无理取闹,搅扰会场,他忍无可忍,虽然事前从安全考虑没有安排闻先生讲话,他当即拍案而起,挺身走上讲台,喷发出胸中的怒火,倾吐出心中的激情。?
合作探究
第1段有五个感叹句,找出来,说说各表达了闻先生的什么思想感情。
①“这几天,大家晓得,在昆明出现了历史上最卑劣最无耻的事情!”
这句表明闻先生对卑劣凶残地杀害李公朴先生的国民党反动派极度愤恨和鄙视,这是对敌人罪恶的揭露。
②“而他所写的,所说的,都无非是一个没有失掉良心的中国人的话!”
这句既是对李公朴先生的爱国热情和正义行动的赞颂,又隐含着对卑劣无耻、丧心病狂的反动派的痛恨。
合作探究
③④“有什么理由拿出来讲啊!有事实拿出来说啊!”
这两句表现闻先生对蛮横无理、凶狠残暴的反动派无比愤恨。

⑤“为什么要打要杀,而且又不敢光明正大的来打来杀,而偷偷摸摸的来暗杀!”
这当面的质问,斥责,喷发出闻先生对卑劣无耻的反动派的一腔怒火,表现了闻先生对下劣的反动派的极端蔑视。
合作探究
“这几天,大家晓得,在昆明出现了历史上最卑劣最无耻的事情”中两个“最”字有什么表达效果?
强调反动派暗杀李先生的卑劣、无耻,表达了对反动派的无比痛恨之情。
合作探究
“李先生究竟犯了什么罪,竟遭此毒手?”该句用了什么句式?有什么作用?
设问句,一方面质问敌人,一方面
引起听众的思考,激情大家愤怒的情感。
合作探究
第2段是如何运用对比说理的?
“这是某集团的无耻,恰是李先生的光荣!”作者把反动派与李公朴置于对比的立场,以反动派的“耻”衬托李先生的“荣”,又以李先生的“荣”反衬反动派的“耻”,两者互相作用。在强烈的对比中,表现出对反动派的愤怒与蔑视,对李先生的赞扬,充分表达了闻一多先生大义凛然,爱憎分明的爱国主义感情。
合作探究
概括第3段的主要内容。
高度赞扬了李公朴和昆明学生为争取民主和平而英勇献身的斗争精神。紧接上段,解释了“光荣”的具体含义。
合作探究
第二部分作者是如何揭露反动派的本质,进而指出反动派末日来临的?
作者首先表达对反对派的强烈愤慨,接着剖析出敌人内心的虚弱:自己在恐怖、慌、害怕,然后指出他们的末日来临:完了、快完了。
合作探究
第二部分(4-5)
“特务们,你们想想,你们还有几天?”该句用了什么句式?有什么作用?
反问句,加强语气,强调特务必然灭亡的下场,表达了强烈的憎恶感。
合作探究
怎样理解第5段“会有千百万个李公朴站起来”的含义?
说明一个爱国人士被杀害,会有更多的人站起来斗争,表达对反动派杀害爱国人士的蔑视。
合作探究
第5段列举希特勒、墨索里尼的事例有什么作用?
希特勒、墨索里尼都是反人民的势力的代表,他们最后都被人民毁灭了,作者列举他们是为了证明自己的观点:“历史上没有一个反人民的势力不被人民毁灭的!”既给国民党反动派、特务们以沉重打击,又给了人民以信心,鼓舞了人民的斗志。
合作探究
怎样理解第5段“人民的力量是要胜利的,真理是永远存在的”这句话?
直抒胸臆,表达了作者对人民的强大力量和革命必胜的坚定信心。
合作探究
“希特勒,墨索里尼,不都在人民面前倒下去了吗?”将此句改为陈述句,并说明表达效果有什么不同。
陈述句:希特勒,墨索里尼,都在人民面前倒下去了。
改为陈述句后,语气不如反问句语气坚决,意义也不如反问句强烈。
合作探究
结合语境,赏析下列句子的表达效果:“而现在正是黎明之前那个最黑暗的时候。”
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语言生动形象,表明反动派正在作垂死挣扎,斗争将更加残酷。
合作探究
“你们看着我们人少,没有力量?告诉你们,我们的力量大的很,强得很!”作者在第5段谈及特务时直呼“你们”,面对听众时则用“我们”。这两种不同的称呼有什么表达效果?
揭露敌人的罪行和虚弱本质,用“你们”表达出愤怒和蔑视的感情;
歌颂人民的力量,用“我们”表示演讲者与群众的亲密无间的战斗感情。
合作探究
闻一多先生对进步青年提出了什么样的号召?
号召爱国青年继承先烈的遗志,为完成历史赋予的任务而斗争。
合作探究
第三部分(6-12)
第10段“正义是杀不完的,因为真理永远存在”这句话有什么作用?
作者用因果关系的句子,强调了“真理”对于正义的重要性,鼓励青年勇往直前。
合作探究
“我们随时像李先生一样,前脚跨出大门,后脚就不准备再跨进大门!”如何理解结尾这句话?
“前脚跨出大门”是指走出去,“后脚跨进大门”是指退回来。意思是说,跨出了这大门,就没想着再回来。表现了闻一多先生不怕牺牲、视死如归的革命精神。
合作探究
这篇演讲词表现了闻一多先生怎样的崇高品质?
表现了闻一多先生坚持真理,爱憎分明,嫉恶如仇,勇于斗争和视死如归的崇高品格。
合作探究
这篇演讲词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
这篇演讲词表达了闻一多先生强烈的爱憎感情。他对李公朴先生被暗杀十分悲痛,赞扬了李公朴先生和昆明人民为争取民主和平献出宝贵生命的精神,他们是昆明无限的光荣,高度评价了他们的革命斗争精神,对国民党特务的罪恶行径进行质问、痛斥,面对面地揭露反动派的虚伪本性和险恶用心,指出反动派必然灭亡的可耻下场。?
合作探究
演讲者在演讲中不断变换人称,这是为什么?
在演讲中不断变换人称,对表达演讲者的思想感情起到了有力的配合作用。
对敌人正面指斥、揭露,用“你”“你们”,显示出演讲者的毫无畏惧;向听众揭露敌人的罪行或揭穿他们的用心时,用“他们”,流露出演讲者极端的愤怒感情和轻蔑情绪;鼓舞人们团结斗争时用“我们”,表现出演讲者与群众亲密战斗的感情。特别是把“我们”与“你们”相连相对地使用时,更表现了演讲者感情的鲜明、立场的坚定。
合作探究
篇讲演词有什么特色?体现在什么地方?
特点:感情强烈,爱憎分明,富有战斗
力和感染力。
(1)对进步力量和对反动派讲的话,语气和措词的感彩截然不同。
例如:对敌人:无耻。对李先生:光荣。
(2)在讲演中,作者使用了较多的感叹句、设问句和反问句,有助于表达强烈的思想感
情。这篇讲演词具有极强的表现力量。
合作探究
(3)在讲演中人称的不断变换,对表达讲演者的思想感悟起了有力的配合作用。
对敌人用“你们”,对正义力量用“我们”,爱憎分明,旗帜鲜明地与敌人展开面对面地交锋。
(4)短句较多,语言口语化。
(5)语句饱含激情。
本文的开头和结尾,尤其是结尾,使听众振聋发聩、热血沸腾、摩拳擦掌、跃跃欲试,表现了闻一多先生的高超的讲演技巧。
合作探究
这篇演讲词情感激烈,表达了闻一多先生爱憎分明的政治立场,是一篇鼓舞斗志、颂扬光明的战斗檄文。在反动派横行霸道的黑暗年代,闻一多先生以他大无畏的精神鼓舞了无数仁人志士前仆后继地斗争,这种精神将永远鼓舞着我们不断前进。
课堂小结
痛斥——反动派
赞扬——李公朴

揭露——虚弱本质
鼓舞——人民斗志

号召——人民
争取——胜利
板书设计
最后一次讲演
爱憎分明
坚持真理
视死如归


第一部分

第二部分

第三部分



历史上像闻一多一样为国为民抛头颅洒热血的人还有很多,请列举一个人物并简述他的事迹。
南宋末年,首都临安被元军攻入,丞相文天祥组织武装力量坚决抵抗,失败被俘后,被拘囚在北京一个阴湿的地牢里,受尽了折磨,元朝多次派人劝他,只要投降,便可以做大官,但文天祥坚决拒绝,终于在公元1283年被杀害了。
拓展延伸
1、对下列句子运用的修辞手法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
①今天,这里有没有特务?你站出来!
②杀死了人,又不敢承认,还要诬蔑人,说什么“桃色事件”……
③无耻啊!无耻啊!
④你们看见联大走了,学生放暑假了,便以为我们没有力量了吗?

A.设问 引用 反复 反问 B.反问 比喻 反复 设问
C.反问 引用 反复 设问 D.设问 比喻 反复 反问
A
课堂检测
2、作者称呼特务,有时用“他们”,有
时用“你们”,为什么用了这两种指代?
面对“大家”而怒斥敌人,所以用“他们”以指敌人;
直接面对特务,怒斥特务,所以用“你们”以指“敌人”。
课堂检测
再 见
闻一多纪念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