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物的消化和营养物质的吸收
消化系统教学设计
课题
《消化系统》(北师大版七年级下册)
作者
及
单位
王明燏 遵义市第五十三中学
教材
分析
本节课通过人体消化系统示意图直观展示消化系统的各部分结构,通过课堂练习,进一步强化对消化系统结构的认识。
本节课以活动为主,首先让学生在活动中认识消化管的各部分结构,然后引导学生认识各个消化腺分泌的消化液类型,为学习营养物质的吸收打下基础。
学情
分析
同学们在日常生活中或多或少接触过相关内容或思考过消化系统的结构和功能,只是未提升到理论知识的层次,这就为新知识的学习奠定了认知基础。而且七年级学生已经具备了理解、推理、判断的能力,教师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的这些能力,引导学生进行探究和总结,让学生将已有的生活经验上升到理论层次。
教学
目标
知识
1、识记消化道的组成和消化酶的作用。2、理解牙齿的结构、功能和保健以及各种消化腺的位置和功能。3、理解蛋白质、糖类和脂肪的化学性消化过程。
能力
1、通过学习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实验能力、思维能力。
2、通过探究实验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以及科研能力。
情感
态度
1、通过学习,向学生渗透形态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2、培养学生热爱生命,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为今后工作和学习拥有良好的身体素质打下基础。3、通过探究实验,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和科学素质。
教学
重点
内容
解决措施
描述人体消化系统的组成
1.通过课件展示图片,让学生直观的看到消化管和消化腺。并通过粘土制作的探究活动来进一步认识消化系统的结构。
2.采用活动的方法,全班同学参与,并让学生经历从感性到理性的过程,以真正达到掌握知识的目的,并激发学生对生物学强烈的求知欲和科学的探究精神。
教学
难点
解释小肠与消化功能相适应的结构特点
教法
与
学法
讨论法、演示法、观察法、探究法
教具
准备
多媒体课件、教具、学案
课时
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教学活动
师生互动
设计意图
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播放短视频,引入新课。
出示目标:
自主学习,合作探究
四、师生互动,精讲点拨
活动:“黏土制作消化管”
五、课堂总结
当堂训练
教师引导学生看视频,并提问:在刚才的广告中提到了消化,请问同学们思考过什么是消化吗?消化需要什么结构来完成的呢?这就要从消化系统的组成开始。
在多媒体上呈现学习目标,学生对照目标进行自主学习。
引导学生完成导学案
过渡:究竟我们的自主学习效果怎样呢?接下来请同学们看看这幅人体消化系统的示意图。
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到,食物可以经过这些通道,开始于口终于肛门,把这些管道称为消化管,包括口、咽、食道、胃、小肠、大肠、肛门。再来看看这些消化管周围的腺体结构,把他们统称为消化腺。
引导学生制作消化管的结构,并展示成果及时评价。
完成学案的当堂检测并及时评讲。
画概念图总结消化系统的结构。
创设情境,从实际生活中常遇到的问题入手,激发学生兴趣。
让学生明确本节课的学习任务和要求,让学生有学习的方向。
培养学生阅读教材,发现问题,初步解决问题的能力,使教学变知识传授为问题探究,为学生的思维发展创造条件。
课件展示人体消化系统的示意图,生动,直观,形象,使抽象的知识具体化,便于学生理解。
培养学生视图能力,增强直观感受。
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激发他们探索自身秘密的兴趣。
学生根据问题索引,学会如何讨论,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究性学习能力、学生合作学习、归纳、总结能力。使学生逐步养成自主学习的良好习惯。
培养学生的知识梳理能力,形成知识概念图
检测学生获取知识的情况
使学生查漏补缺,当堂知识当堂消化
巩固和消化所学的知识,并使知识转化为技能技巧,发展能力
板书设计
消化系统
消化管:口、咽、食道、胃、小肠、大肠、肛门。
二、消化腺:唾液腺、胃腺、肝脏、胰腺和肠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