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综合性学习《古诗苑漫步》课件:34张PPT+教学设计+素材

文档属性

名称 八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综合性学习《古诗苑漫步》课件:34张PPT+教学设计+素材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79.1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0-03-10 17:48:15

文档简介

部编版八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综合性学习
《古诗苑漫步》教学设计
【课题】:
综合性学习《古诗苑漫步》
【课型】:
积累鉴赏课
【课时】:
一课时
【活动目标】:
1.了解古诗相关知识,积累古诗常识和名篇佳作,体会中华诗词文化的灿烂辉煌。
2.体会古诗语言凝练、意境深邃、韵律优美的特点。
3.提高理解与鉴赏能力,提高审美情趣与文化品位。
【活动重点】:
诵读品评过程中,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和口语交际能力。
【活动难点】:
在畅游诗词云海中,提高审美情趣及文化品味。
【教学辅助】:
课件
【教学方法】:
朗读法、讨论法、小组合作法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中国是一个诗歌的国度。古诗词宛如一颗璀璨的明珠在中国文坛熠熠生辉,诗人们用诗歌描摹生活,倾诉心声。得意的时候,诗人吟诵“春风得意马蹄急”;悲伤的时候,他们吟诵“执手相看泪眼,无语凝噎”;激昂的时候,他们吟诵“大江东去”;高兴的时候,他们吟诵“漫卷诗书喜欲狂”,他们用自己的诗情凝结成诗,如同花朵装扮了古诗苑。今天,让我们漫步于古诗苑中,去吟唱,去感动,去陶醉,在诗歌的王国中感受中华文化中无穷魅力,接受一次美的洗礼吧。
二、活动一:声情并茂诵古诗
学习古诗离不开朗诵。“书读百遍,其义自见”,我们在反复朗诵中,不仅能感受到诗歌的节奏和韵律带来的音乐美感,还能领悟到诗歌的诗情画意。接下来,我们一起先听为快吧。
1.学生选择自己喜爱的诗歌自由读。
2.小组内互读,互相评议,互相指点。
三、读诗指导
1、节奏
按古诗的节奏划分来看,一般按表音节奏划分多,按表意节奏划分少。
四言:“二二”节奏,如“东临/碣石,以观/沧海”。
五言:“二二一”节奏,如“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也有“二一二”节奏,如“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
七言:“二二三”节奏,如“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也有“二二一二”节奏,如“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2.韵 脚
韵脚要读得响亮而增长,读出诗歌的韵味。绝句和律诗一般情况下奇数句不押韵,偶数句押韵,一押到底,不变韵。朗读时对韵脚要恰当重读。
春夜喜雨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3.重 音
重音是根据诗歌的表达重点,确定少而精的词语加以重读处理。
泊船瓜洲
京口/瓜洲/一水间,
钟山/只隔/数重山。
春风/又绿/江南岸,
明月/何时/照我还?
4.情感基调
把握诗歌的情感基调,在朗读中感受体会诗歌蕴含的节奏美和音律美。
如李白的《静夜思》,王维的《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朗读时语速可平缓些,语调可低沉些,要读出思乡的情感。
四、活动二:别出心裁品古诗
我国古代诗歌一向追求诗情画意,苏轼评价唐代王维的诗和画是“诗中有画,画中有诗。”其实,不仅是与绘画,诗歌与很多艺术形式都有相通之处。只要用心体会,便会发现,许多诗歌都可以绘成画、谱上曲、编成舞来欣赏。
1、为诗配画
惠崇春江晚景
苏轼
竹外桃花三两枝,
春江水暖鸭先知。
蒌蒿满地芦芽短,
正是河豚欲上时。
解说词:生于悬崖的梅树倒悬而下,梅花怒放,溪水碧波中,群鸭嬉戏,处处都洋溢着春日活跃的生机。
2、书画形式
3、曹植诗歌改编成舞剧?《水月洛神》
一部以三国时期为背景,用舞蹈形式展现历史人物曹植的传世名篇《洛神赋》和《七步诗》的原创舞剧。
这部舞剧不仅再”造”了三国时期的战乱场景,而且运用歌、舞、乐等元素让剧中人物穿梭于梦境和现实之中:全剧先以曹植在梦境中赴洛神千年之约开场,紧接着故事转入现实中曹植、曹丕与甄宓之间权力、利益、爱恋的角力。
播放,学生欣赏点击《水月洛神》舞剧片段播放水月洛神(片段) (?水月洛神(片段).mp4?).mp4 (?水月洛神(片段).mp4?)
4、播放,学生欣赏《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舞蹈水调歌头 (?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mp4?)· (?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mp4?)明月几时有 (?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mp4?).mp4 (?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mp4?)
《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简介
《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是宋代大文学家苏轼于公元1076年(宋神宗熙宁九年)中秋在密州时所作。
这首词以月起兴,与弟苏辙七年未见之情为基础,围绕中秋明月展开想象和思考,把人世间的悲欢离合之情纳入对宇宙人生的哲理性追寻之中,反映了作者复杂而又矛盾的思想感情,又表现出作者热爱生活与积极向上的乐观精神。
五、活动三:分门别类辑古诗
大家读过、学过不少古诗。请同学们按不同的专题,以小组为单位,编成一本专题诗集。
1.确定专题,选择古诗。如古诗中的春夏秋冬、风花雪月、湖光山色、名胜古迹、离情别绪等。将相关的古诗辑录起来,并按一定的顺序排列。
2.注释评点。给每首诗写上简要的赏析文字。
3.编辑成集。为诗集起一个新颖别致的名字;设计版式、插图、封面;还可以写”前言””后记”,简述编辑过程。
4.交流分享。编好后,小组间互相传阅、评价,共享”编书”的快乐。
1.色彩
自然界的颜色多种多样,赤橙黄绿青蓝紫,这个世界因为有了色彩,才更加美丽。现在我们就来填一填古诗词中的颜色名称。
①岱宗夫如何?齐鲁( )未了。
②青山横北郭,( )水绕东城。
③等闲识得东风面,万( )千红总是春。
④日出江花( )胜火,春来江水( )如( )。
2.植物
下面诗句中含有植物的名称,我们来填一填古诗中的植物名。
①人闲( )花落,夜静春山空。
②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 )花始盛开。
③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 )满皇都。
④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 )出墙来。
3.动物
在古人的诗句中那些动物更是活灵活现。我们来看一看这些诗句中写的是哪些动物?
①两个( )鸣翠柳,一行( )上青天。
②坐观垂钓者,徒有羡( )情。
③春( )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④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 )立上头。
4.地名
古诗词中常出现一些地名,我们来看一看下面这些含有地名的诗词。
①朝辞( )彩云间,千里( )一日还。
②( )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
③山外青山楼外楼,( )歌舞几时休。
④( )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
六、活动四:班级“古诗苑漫步”主题活动
1.为活动拟写宣传标语
明确:弘扬古诗词文化,彰显大中华魅力。
漫步古诗苑,品味古诗情。
汲取古诗营养,品味古诗芬芳。
漫步古诗苑含英咀华,欣赏古诗词怡情养性。
欣赏古诗情韵,传承华夏文明。
2.设计活动形式
明确:举办有关古诗的手抄报、黑板报。
举行古诗词朗诵、诗歌接龙比赛。(声情并茂诵古诗)
举行古诗仿写比赛。
将古诗画成画或写成书法作品;为古诗谱曲、配乐、编舞等。(别出心裁品古诗)
分类辑录古诗。(分门别类辑古诗)
3.活动过程
明确:活动前准备
①课外分组按活动内容板块搜集资料。
②小组内对资料进行整理。
③小组交流。选出参加活动的展示代表。
活动流程
①开场白 例:中国一直以文明古国著称,古诗是中华文明的最好体现。无论是唐贤还是今人,都被古诗的瑰丽所深深吸引,就让我们在古诗苑中漫步,一起体会古诗的美好。
②小组代表依次展示交流。
③结束语 例:中华诗词情感丰富、语言凝练、意境深远。漫步古诗苑,诗的芬芳,让我们心旷神怡,流连忘返。让我们沉浸在诗的海洋,汲取古诗的营养,健康茁壮地成长!谢谢大家!
4.活动收获
例:这次综合性学习活动,我参加了诵古诗,在活动中提高了我的朗读水平,锻炼了我的胆量;我还分门别类收集了很多古诗,并编辑成册,给小册子取了名;我感受到古诗词的魅力,陶冶了我的情操,我会更加热爱古诗词,热爱我国的传统文化。
七、课堂检测
1、成语“寸草春晖”出自下列哪首诗?( )
A.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
B.苏轼《春夜》
C.孟郊《游子吟》
2、“诗圣”杜甫为了写出好诗,也是蛮拼的。请问下列哪个选项是他对此的自述?( )
A.吟安一个字,捻断数茎须。
B.为人性僻耽佳句,语不惊人死不休。
C.两句三年得,一吟双泪流。
3、 “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出自南宋诗人叶绍翁的《游园不值》一诗,请问诗题中的“值”是什么意思?( )
A.值得 B.遇到 C.值班
4、“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中的“瞳瞳”是指什么?( )
A.太阳出生的光亮
B.形容热闹的样子
C.正午阳光灿烂
5、孟浩然《临洞庭》诗中有“八月湖水平,涵虚混太清”,请问诗中的“太清”指什么?( )
A.太上老君 B.清澈无瑕 C.天空
6、下列诗词不是写诸葛亮的是哪一项。( )
A.江流石不转,遗恨失吞吴。
B.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
C.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
八、教师寄语结束。
春意阑珊乐悠悠,思绪浮动万千柳。
衣带渐宽几度秋,古诗苑里任我游。







(共34张PPT)
语文部编版 八年级下
第三单元综合性学习
古诗苑漫步
胸藏文墨怀若谷, 腹有诗书气自华。
新知导入
中国是一个诗歌的国度。古诗词宛如一颗璀璨的明珠在中国文坛熠熠生辉,诗人们用诗歌描摹生活,倾诉心声。得意的时候,诗人吟诵“春风得意马蹄急”;悲伤的时候,他们吟诵“执手相看泪眼,无语凝噎”;激昂的时候,他们吟诵“大江东去”;高兴的时候,他们吟诵“漫卷诗书喜欲狂”,他们用自己的诗情凝结成诗,如同花朵装扮了古诗苑。今天,让我们漫步于古诗苑中,去吟唱,去感动,去陶醉,在诗歌的王国中感受中华文化中无穷魅力,接受一次美的洗礼吧。
活动目标
1.了解古诗相关知识,积累古诗常识和名篇佳作,体会中华诗词文化的灿烂辉煌。
2.体会古诗语言凝练、意境深邃、韵律优美的特点。
3.提高理解与鉴赏能力,提高审美情趣与文化品位。

声情并茂诵古诗
学习古诗离不开朗诵。“书读百遍,其义自见”,我们在反复朗诵中,不仅能感受到诗歌的节奏和韵律带来的音乐美感,还能领悟到诗歌的诗情画意。接下来,我们一起先听为快吧。

活动一
诗非读不能品也
活动一
1.学生选择自己喜爱的诗歌自由读。
2.小组内互读,互相评议,互相指点。

诗非读不能品也
活动一
1、《泊秦淮》朗诵
2、《归园田居》朗诵
3、《无题》朗诵
5、《长亭送别》长亭送别.mp4
4、《送别》演唱
读诗指导
1.节奏
按古诗的节奏划分来看,一般按表音节奏划分多,按表意节奏划分少。
四言:“二二”节奏,如“东临/碣石,以观/沧海”。
五言:“二二一”节奏,如“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也有“二一二”节奏,如“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
七言:“二二三”节奏,如“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也有“二二一二”节奏,如“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读诗指导
2.韵 脚
韵脚要读得响亮而增长,读出诗歌的韵味。绝句和律诗一般情况下奇数句不押韵,偶数句押韵,一押到底,不变韵。朗读时对韵脚要恰当重读。
春夜喜雨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读诗指导
3.重 音
重音是根据诗歌的表达重点,确定少而精的词语加以重读处理。
泊船瓜洲
京口/瓜洲/一水间,
钟山/只隔/数重山。
春风/又绿/江南岸,
明月/何时/照我还?
读诗指导
4.情感基调
把握诗歌的情感基调,在朗读中感受体会诗歌蕴含的节奏美和音律美。
如李白的《静夜思》,王维的《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朗读时语速可平缓些,语调可低沉些,要读出思乡的情感。
静夜思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我国古代诗歌一向追求诗情画意,苏轼评价唐代王维的诗和画是“诗中有画,画中有诗。”其实,不仅是与绘画,诗歌与很多艺术形式都有相通之处。只要用心体会,便会发现,许多诗歌都可以绘成画、谱上曲、编成舞来欣赏。

活动二
别出心裁品古诗
惠崇春江晚景
苏轼
竹外桃花三两枝,
春江水暖鸭先知。
蒌蒿满地芦芽短,
正是河豚欲上时。
解说词:生于悬崖的梅树倒悬而下,梅花怒放,溪水碧波中,群鸭嬉戏,处处都洋溢着春日活跃的生机。
活动二
为诗配画
活动二
为诗配画
竹石
郑板桥
咬定青山不放松,
立根原在破岩中。
千磨万击还坚劲,
任尔东西南北风。
解说词:竹子,从石缝中挺然而立,坚韧不拔,遇风不倒。
书画形式
活动二
一部以三国时期为背景,用舞蹈形式展现历史人物曹植的传世名篇《洛神赋》和《七步诗》的原创舞剧。
这部舞剧不仅再”造”了三国时期的战乱场景,而且运用歌、舞、乐等元素让剧中人物穿梭于梦境和现实之中:全剧先以曹植在梦境中赴洛神千年之约开场,紧接着故事转入现实中曹植、曹丕与甄宓之间权力、利益、爱恋的角力。
曹植诗歌改编成舞剧?《水月洛神》
活动二
活动二
《洛神赋》简介
此作叙述自己在洛水边与洛神相遇的故事,在故事情节、人物形象描写上多有借鉴宋赋。此赋虚构了作者自己与洛神的邂逅相遇和彼此间的思慕爱恋,洛神形象美丽绝伦,人神之恋飘渺迷离,但由于人神道殊而不能结合,最后抒发了无限的悲伤怅惘之情。
活动二
《水月洛神》用舞蹈的形式把文学作品《洛神赋》搬上舞台。
点击《水月洛神》舞剧片段播放水月洛神(片段).mp4
活动二
《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是宋代大文学家苏轼于公元1076年(宋神宗熙宁九年)中秋在密州时所作。
这首词以月起兴,与弟苏辙七年未见之情为基础,围绕中秋明月展开想象和思考,把人世间的悲欢离合之情纳入对宇宙人生的哲理性追寻之中,反映了作者复杂而又矛盾的思想感情,又表现出作者热爱生活与积极向上的乐观精神。

《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简介
活动二
《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舞蹈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mp4
活动三
分门别类辑古诗
大家读过、学过不少古诗。请同学们按不同的专题,以小组为单位,编成一本专题诗集。
1.确定专题,选择古诗。如古诗中的春夏秋冬、风花雪月、湖光山色、名胜古迹、离情别绪等。将相关的古诗辑录起来,并按一定的顺序排列。
2.注释评点。给每首诗写上简要的赏析文字。
3.编辑成集。为诗集起一个新颖别致的名字;设计版式、插图、封面;还可以写”前言””后记”,简述编辑过程。
4.交流分享。编好后,小组间互相传阅、评价,共享”编书”的快乐。
活动三
1.色彩
自然界的颜色多种多样,赤橙黄绿青蓝紫,这个世界因为有了色彩,才更加美丽。现在我们就来填一填古诗词中的颜色名称。
①岱宗夫如何?齐鲁( )未了。
②青山横北郭,( )水绕东城。
③等闲识得东风面,万( )千红总是春。
④日出江花( )胜火,春来江水( )如( )。




绿

活动三
2.植物
下面诗句中含有植物的名称,我们来填一填古诗中的植物名。
①人闲( )花落,夜静春山空。
②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 )花始盛开。
③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 )满皇都。
④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 )出墙来。




活动三
3.动物
在古人的诗句中那些动物更是活灵活现。我们来看一看这些诗句中写的是哪些动物?
①两个( )鸣翠柳,一行( )上青天。
②坐观垂钓者,徒有羡( )情。
③春( )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④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 )立上头。
黄鹂
白鹭


蜻蜓
活动三
4.地名
古诗词中常出现一些地名,我们来看一看下面这些含有地名的诗词。
①朝辞( )彩云间,千里( )一日还。
②( )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
③山外青山楼外楼,( )歌舞几时休。
④( )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
白帝
江陵
姑苏
西湖
巴山
活动四
班级“古诗苑漫步”主题活动
1.为活动拟写宣传标语
弘扬古诗词文化,彰显大中华魅力。
漫步古诗苑,品味古诗情。
汲取古诗营养,品味古诗芬芳。
漫步古诗苑含英咀华,欣赏古诗词怡情养性。
欣赏古诗情韵,传承华夏文明。
活动四
2.设计活动形式
举办有关古诗的手抄报、黑板报。
举行古诗词朗诵、诗歌接龙比赛。(声情并茂诵古诗)
举行古诗仿写比赛。
将古诗画成画或写成书法作品;为古诗谱曲、配乐、编舞等。(别出心裁品古诗)
分类辑录古诗。(分门别类辑古诗)
班级“古诗苑漫步”主题活动
活动四
班级“古诗苑漫步”主题活动
3.活动过程
活动前准备

①课外分组按活动内容板块搜集资料。
②小组内对资料进行整理。
③小组交流。选出参加活动的展示代表。
活动流程

①开场白 例:中国一直以文明古国著称,古诗是中华文明的最好体现。无论是唐贤还是今人,都被古诗的瑰丽所深深吸引,就让我们在古诗苑中漫步,一起体会古诗的美好。
②小组代表依次展示交流。
③结束语 例:中华诗词情感丰富、语言凝练、意境深远。漫步古诗苑,诗的芬芳,让我们心旷神怡,流连忘返。让我们沉浸在诗的海洋,汲取古诗的营养,健康茁壮地成长!谢谢大家!
活动四
班级“古诗苑漫步”主题活动
4.活动收获
例:这次综合性学习活动,我参加了诵古诗,在活动中提高了我的朗读水平,锻炼了我的胆量;我还分门别类收集了很多古诗,并编辑成册,给小册子取了名;我感受到古诗词的魅力,陶冶了我的情操,我会更加热爱古诗词,热爱我国的传统文化。
课堂检测
1、成语“寸草春晖”出自下列哪首诗?( )
A.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
B.苏轼《春夜》
C.孟郊《游子吟》
2、“诗圣”杜甫为了写出好诗,也是蛮拼的。请问下列哪个选项是他对此的自述?( )
A.吟安一个字,捻断数茎须。
B.为人性僻耽佳句,语不惊人死不休。
C.两句三年得,一吟双泪流。
3、 “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出自南宋诗人叶绍翁的《游园不值》一诗,请问诗题中的“值”是什么意思?( )
A.值得 B.遇到 C.值班

C
B
B
课堂检测
4、“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中的“瞳瞳”是指什么?( )
A.太阳出生的光亮
B.形容热闹的样子
C.正午阳光灿烂
5、孟浩然《临洞庭》诗中有“八月湖水平,涵虚混太清”,请问诗中的“太清”指什么?( )
A.太上老君 B.清澈无瑕 C.天空
6、下列诗词不是写诸葛亮的是哪一项。( )
A.江流石不转,遗恨失吞吴。
B.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
C.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

A
C
C
春意阑珊乐悠悠,

思绪浮动万千柳。

衣带渐宽几度秋,

古诗苑里任我游。

教师寄语
谢谢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中小学教育资源网站
有大把高质量资料,一线教师,一线教研员,
欢迎加入21世纪教育网教师合作团队!!月薪过万不是梦!!
详情请看:
https://www.21cnjy.com/help/help_extract.ph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