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37张PPT。第12课 宋元时期的都市和文化 繁华的都市生活北宋时的开封、南宋时的临安、元朝时的大都,都是当时世界上著名的大都市。
北宋开封最为繁华的是大相国寺,每月举办多次庙会。元宵节时在大殿前设乐棚,供皇家乐队演奏,热闹非凡。斗茶图蹴鞠瓦子演出勾栏娱乐兼商
业的场所 繁华的都市生活庙会傀
儡
戏瓦子内说书傀儡戏猴戏角抵表现 说书木偶戏卖眼药杂剧 打花鼓算卦蹴鞠唱曲宋元时期,戏剧表演的主要形式及其发展状况表现宋元杂剧 特点包含了说唱、杂技、歌舞、傀儡等技艺在内,在大城市和地方郡邑的集市、繁华市区、勾栏瓦舍等场所演出 发展形成时间:宋代开始兴盛:元朝建立后,元杂剧在以大都为中心的北方地区兴盛起来流行全国:元朝统一南北后,元杂剧传入南方,受人喜爱表现宋元杂剧吹口哨舞蹈吹排箫吹笛子击鼓表现宋元杂剧宋代蹴鞠铜镜宋元时期戏剧表演的主要形式是杂居。杂居形成于宋代,元朝建立后,元杂剧在以大都市为中心的北方地区兴盛起来。元朝南北统一后,元杂剧传入南方,演出活动遍及城乡各地,为广大民主所喜爱。吹笛、击节板吹口哨表现宋元杂剧宋朝都有哪些节日,人们是怎样度过这些节日的,对今天有什么影响?宋代节日作为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和表现形态,千百年来经久不衰,历久弥新。春节元宵节端午节中秋节表现节日风俗材料 宋代传统节日作为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和表现形态,千百年来经久不衰,历久弥新。它以寓教于乐的形式,展示着中华民族的精神世界。春节、元宵、中秋节 中国传统节日文化内涵丰富,留存着华夏民族独特的文化记忆。因而,我们对祖先创造的历史文化遗存,必须高度重视、加以保护,并使其发扬光大,这是我们历史的责任。合作探究材料一:“澶渊之盟”后很长时间,辽宋之间保持了和平局面。
材料二: 唐都长安住宅区(坊)和商业区(市)严格分开,店铺商业时间有统一限制,日出后击鼓三百下才能开门营业,日落前击钲三百下统一关门歇业。北宋都城开封城内坊区街道开满店铺,甚至在宫城和寺庙附近,也是店铺林立,车水马龙,夜市尤其著名。
材料三:宋朝的城市人口大量增加,10万户以上的城市有50个,其中临安人口过120万,开封人口过100万,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两个城市。
——吴钩《宋:现代的拂晓时辰》结合材料,分析都市生活繁华的原因。相对和平稳定的状态,为日后经济的发展提供了有利条件。政府重视并鼓励商业的发展,取消了影响商业发展的一系列限制政策,从而使宋代的经济呈现出一派繁荣的景象。随着经济的发展,城市的繁荣,宋代的市民阶层不断壮大,市民的文化生活也丰富起来。合作探究宋词一种新题诗歌,句子长短不一,也有长短句,便于歌唱依据乐谱的要求,有一定的格式,叫做词牌 宋词和元曲 词的特点如《念奴娇》《满江红》《蝶恋花》等新知讲解宋词北宋前,内容大多是描写女性伤离怨别的心境或花前月下的景色从北宋开始,变化较大,风格多样,内容广泛宋代的词人层出不穷,杰出的有苏轼、李清照、辛弃疾等。 内容变化 代表人物《念奴娇·赤壁怀古》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
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结合苏轼的作品,小组合作探究,分析归纳词人的词风及成因。苏轼【合作探究】合作探究苏轼2.作品:《念奴娇 ? 赤壁怀古》
《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3.特点:1.时期:北宋? 《声声慢·寻寻觅觅》
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
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守着窗儿,独自怎生得黑?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李清照【合作探究】结合李清照作品,小组合作探究,分析归纳词人的词风及成因。合作探究李清照2.作品:3.特点:1.时期:两宋之交《如梦令》、
《声声慢·寻寻觅觅》? 《破阵子》
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
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
沙场秋点兵。
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
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
可怜白发生 !辛弃疾【合作探究】结合李清照作品,小组合作探究,分析归纳词人的词风及成因。合作探究2.作品:3.特点:辛弃疾1.时期:南宋时期《菩萨蛮·书江西造口壁》
《破阵子·醉里挑灯看剑》?北宋两宋之交南宋豪迈飘逸委婉、细腻、清秀豪放《念奴娇·赤壁怀古》
《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菩萨蛮·书江西造口壁》《破阵子·醉里挑灯看剑》《一剪梅》
《声声慢》《醉花阴》生活的时代及经历不同【归纳小结】课堂小结元曲杂剧南戏 内容散曲元曲是一种什么样的文学形式?新知讲解杂剧元曲由杂剧和散曲组成。元杂剧把音乐、歌舞、动作、念白熔于一炉,是比较成熟的戏剧形式,对后世戏剧的影响很大。
代表作:关汉卿的《窦娥冤》。新知讲解地也,你不分好歹何为地?天也,你错勘贤愚枉做天!
——窦娥在开场的唱词关汉卿搜集资料,讲述《窦娥冤》的故事。《窦娥冤》描写年轻寡妇窦娥遭受无赖陷害,被贪官判处死刑的故事。
她临刑前对苍天发下三桩誓愿,陈述冤情
血溅白练,六月飞雪,三年大旱
窦娥死后,誓愿一一实现,冤情昭雪合作探究相关史事元曲代表人物与关汉卿齐名的杂剧家还有马致远、郑光祖、白朴、王实甫等。关、马、郑、白四人,在明代以后被誉为“元曲四大家”新知讲解文学艺术的发展是以经济、政治的发展为基础的,是政治和经济在观念形态上的反映。城市经济繁荣,文化教育事业的发达,市民阶层扩大。回顾所学知识,分析宋词、元曲在宋元繁荣发展的原因。
合作探究 司马光和《资治通鉴》司马光 北宋著名史学家、政治家司马光主持编写的《资治通鉴》,是一部编年体的通史巨著。这部史书300多万字,记述了从战国到五代共1300多年的历史,纵贯中国16朝代。新知讲解司马光
(1019年11月17日-1086年)《资治通鉴》(常简作《通鉴》),由北宋司马光主编的一部多卷本编年体史书,共294卷,历时19年完成。主要以时间为纲,事件为目,从周威烈王二十三年(公元前403年)写起,到五代后周世宗显德六年(公元959年)征淮南停笔,涵盖16朝1362年的历史。 《资治通鉴》新知讲解司马光一部编年体的通史巨著记述了从战国到五代,共1300多年的历史,纵贯中国16个朝代。鉴于往事,有资于治道史学两司马司马迁司马光北宋著名史学家、政治家司马光的《资治通鉴》与司马迁的《史记》(纪传体),并列为中国史学的不朽巨著,他们也被后人称为“史学两司马”。新知讲解对比《资治通鉴》与《史记》体例的不同,认识其历史地位。编年体通史纪传体通史记载了上至上古传说中的黄帝时代,下至汉武帝元狩元年间共3000多年的历史。以时间为纲,事件为目,从周威烈王二十三年(公元前403年)写起,到五代后周世宗显德六年(公元959年)征淮南停笔,涵盖16朝1362年的历史。是中国第一部编年体通史,在中国官修史书中占有极重要的地位。合作探究 本课向我们展示了宋元时期的社会面貌,介绍了宋元时期丰富多彩的物质和文化生活,反映了宋代社会经济的发展,阐释了经济的发展与人们生活的密切关系。宋元时期文化灿烂,文学方面,词和戏曲在这一时期发展成熟,并产生了许多精彩的作品。面对祖国优秀而悠久的文化与传统,我们应该认识到我们的责任与重担,奋发努力,振兴祖国。课堂总结板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