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单元 酸和碱
课题2酸和碱的中和反应
第2课时 溶液酸碱度的表示方法——pH
【学习目标】
1.掌握溶液酸碱度的测定方法。
2.了解溶液酸碱度在生活中的应用。
【名师导学】
1.溶液酸碱度的表示方法:通常用pH表示溶液的 ,常用pH的范围是 ,pH>7,溶液呈 ,pH越大, 性越 ;pH<7,溶液 ,pH越小,其 性越 ;pH=7,溶液 。
2.溶液酸碱度的测定方法:粗略的测定溶液的酸碱度通常用 。pH试纸的使用方法是 。测定溶液的pH时,不能将pH试纸直接投入试剂瓶,否则 ;另外,还不能用水将试纸润湿,否则,若所测的是酸性溶液,测定结果将 ,若所测的是碱性溶液,测定结果将 。用pH试纸只能粗略测定溶液的pH,测得的pH值只能取整数,但并不意味着溶液的pH都是整数,事实上pH也可为小数。
3.了解溶液的酸碱度有重要的意义:(1) ;(2) ;(3) 。
【课时作业】
1.下列溶液的pH最大的是( )
A 石灰水 B 食醋 C 自来水 D 汽水
2.人体内的一些液体的正常pH范围如下表,正常情况下,这些液体中一定呈酸性的是( )
血浆 乳汁 唾液 胆汁 胰液 胃液
pH范围 7.35~7.45 6.6~7.6 6.6~7.1 7.1~7.3 7.5~8.0 0.9~1.5
A.胃液 B.血浆 C.乳汁 D.唾液
3.下图表示的是身边一些物质在常温下的近似pH,有关这些物质的比较和判断正确的是( )
A.柠檬的酸性比橘子弱 B.橘子汁显碱性
C.草木灰水的碱性最强 D.萝卜显中性
4.在生活、生产和科学研究中,常用pH试纸测定溶液的pH。以下测定操作正确是 ( )
A.将被测液滴到放在玻璃片上的pH试纸上,显色后,与标准比色卡比较
B.将pH试纸直接投入被测液中,显色后,取出与标准比色卡比较
C.先用少量水湿润试纸,后滴上被测液,显色后,与标准比色卡比较
D.先用蒸馏水清洗滴管,随后吸取被测液滴到试纸上,显色后,与标准比色卡比较
5.小明同学在实验室中测定某未知溶液的pH,他的实验操作如下:先用蒸馏水将pH试纸润湿,然后用玻璃棒蘸取待测试液于pH试纸上进行测定,你认为小明同学这样测得的结果与该溶液的实际pH比较 ( )
A.偏低 B.偏高 C.不变 D.无法判定
6.下图可表示将pH=1的盐酸加入到pH=14的氢氧化钠溶液中恰好完全反应的是( )
7.有一食品包装说明书中注明防腐剂是苯甲酸(C6H5COOH), 张华同学查资料得知苯甲酸的酸性比醋酸强,可用做食品防腐剂。下列对苯甲酸性质的推测中不合理的是( )
A.苯甲酸溶液的pH小于7 B.相同浓度的苯甲酸溶液的pH比醋酸的pH大
C.苯甲酸溶液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 D.苯甲酸溶液不能使无色酚酞试液变色
8.不同物质的溶液的酸碱性不同,根据下表中PH的情况判断,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盐酸 CuSO4溶液 NaCl溶液 水 Na2CO3溶液 NaOH溶液
PH <7 <7 =7 =7 >7 >7
A.pH<7一定是酸的溶液 B.pH>7 一定是碱的溶液
C. pH=7一定是盐的溶液 D.盐的溶液可能显酸性、碱性或中性。
9.在用稀盐酸和氢氧化钠溶液进行中和反应的实验时,反应过程中溶液的酸碱度变化如图所示。
(1)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2)该实验操作是将 滴加到另一种溶液中。
(3)当加入溶液的质量为αg 时,所得溶液中的溶质为 (写化学式)。
(4)当加入溶液的质量为b g时,向所得溶液中滴加酚酞溶液,溶液呈 色。
【中考链接】
10.(大连市)下列物质中,碱性最弱的是 ( )
A.鸡蛋清(pH:7~8) B.牙膏(pH:8~9)
C.肥皂(pH:10~11) D.炉具清洁剂(pH:12~13)
11.(德阳市)根据学科实验现象,可以判断其溶液一定呈酸性的是( )
A.滴加酚酞试液显红色的溶液 B.滴加石蕊试液显蓝色的溶液
C.能够与碱发生反应的溶液 D.常温下,pH<7的溶液
12.(咸宁市)向一定量的氢氧化钠溶液中逐滴加入等质量分数的稀盐酸至过量,下列有关量的变化与所加入的稀盐酸质量关系,不正确的是( D )
13.(乐山市)如图是某同学对身边的一些物质测出的pH示意图,有关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葡萄汁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蓝 B. 胃酸过多的人不宜多食泡菜
C. 施用草木灰可以降低土壤碱性 D. 鸡蛋清的碱性比牙膏强
14.(株洲市)向盛有10mL NaOH溶液(其中滴有少量无色酚酞溶液)的烧杯中逐滴加入稀盐酸,用pH计(用来精确测定溶液pH的仪器)测定溶液的pH,所得数据如下:
加入稀盐酸的体积/mL 0 2 4 6 8 10 12 14
烧杯中溶液的pH 12.9 12.7 12.5 12.3 11.9 7.0 2.1 1.9
(1)当加入稀盐酸的体积为 mL时,NaOH溶液和稀盐酸恰好完全反应。
(2)当加入稀盐酸的体积为3mL时,溶液显 色;当加入稀盐酸的体积为14mL时,溶液显 色。
(3)当烧杯中溶液的pH=2.1时,溶液中的溶质有 。
15.(连云港市)在一堂化学实验课上,老师为每组同学分别提供了一瓶氢氧化钠溶液,让他们用1%的稀盐酸来测定其溶质的质量分数.以下是几组同学的设想及做法:
(1)甲组同学的实验如图1所示:在烧杯中加入5g氢氧化钠溶液,滴入几滴酚酞溶液,用滴管慢慢滴入1%的稀盐酸,并不断搅拌,至溶液颜色恰好变为无色为止.
请回答:
酚酞溶液的作用是 ;
边滴加稀盐酸,边要用玻璃棒不断搅拌的目的是 .
当溶液颜色恰好变为无色时,共用去了稀盐酸7.3g,则甲组这瓶氢氧化钠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 (写出计算过程,结果用百分数表示).
(2)乙组同学的设想是:在烧杯中加入一定量的氢氧化钠溶液,用滴管慢慢滴入1%的稀盐酸,并不断搅拌,通过用pH试纸多次测定溶液pH的办法,达到实验目的.
①下列使用pH试纸的方法正确的是 (填字母).
A.将pH试纸剪成几段节约使用
B.将pH试纸直接插入待测液中
C.将pH试纸放在干净的白瓷板上,用玻璃棒蘸取待测液滴在pH试纸上
D.将pH试纸润湿后放在玻璃片上,用玻璃棒蘸取待测液滴在pH试纸上
②由于用pH试纸需多次测定,较繁琐,且所测数值不够精确.在老师指导下,乙组同学取了5g氢氧化钠溶液进行了数字化实验,由计算机描绘出了整个实验过程中溶液pH的变化图象(简单表示为如图2).
请回答:图2中a点表示的含义是 ;b点溶液中含有的阳离子有 (填离子符号);乙组同学要计算出本组这瓶氢氧化钠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除了要用到已有数据外,你认为还需要的数据是 .
(3)丙组同学在滴加稀盐酸一段时间后,发现溶液中有少量气泡产生.这一“异常现象”激起了他们的探究欲望,通过实验证明:该组用的这瓶氢氧化钠溶液已经部分变质.
请用化学方程式表示其变质的原因 ;若要除去溶液中变质生成的杂质,请简要写出你的实验方案: .
参考答案
【名师导学】
1.溶液酸碱度的表示方法:通常用pH表示溶液的 酸碱度,常用pH的范围是 0—14 ,pH>7,溶液呈 碱性 ,pH越大, 碱 性越 强 ;pH<7,溶液呈酸性 ,pH越小,其 酸性越 强 ;pH=7,溶液呈中性。
2.溶液酸碱度的测定方法:粗略的测定溶液的酸碱度通常用pH试纸 。pH试纸的使用方法是取一小块试纸在白瓷板或玻璃片上,用洁净干燥的玻璃棒蘸取待测液点滴于试纸的中部,观察变化稳定后的颜色,与标准比色卡对比。测定溶液的pH时,不能将pH试纸直接投入试剂瓶,否则 会污染试剂 ;另外,还不能用水将试纸润湿,否则,若所测的是酸性溶液,测定结果将 偏大 ,若所测的是碱性溶液,测定结果将 偏小 。用pH试纸只能粗略测定溶液的pH,测得的pH值只能取整数,但并不意味着溶液的pH都是整数,事实上pH也可为小数。
3.了解溶液的酸碱度有重要的意义:
(1) 测定人体内或排出的液体的pH可以了解 人体的健康状况。
(2) 在农业生产中,大多数农作物适宜在中性或接近中性的土壤中生长。
(3)测定雨水的pH可以了解空气的污染情况。
【课时作业】
1.A 2.A 3.C 4.A 5.D 6.B 7.B 8.D
9. (1) HCl+NaOH=NaCl+H2O (2) NaOH溶液_
(3) NaCl、HCl(4)红
【中考链接】
10.A 11.D 12.D 13.B
14.(1)10(2)红;无(3)NaCl HCl
15.(1)① 判断反应是否恰好完成 ②使反应物充分接触,完全反应 ③ 1.6%
(2)①AC ②恰好中和 Na+、H+ 稀盐酸的密度 .
(3)CO2+2NaOH=Na2CO3+H2O 加适量澄清石灰水,过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