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5张PPT)
第15课 明朝的对外关系
《榜葛剌进麒麟图》
来自榜葛剌(今孟加拉)国王的一份厚礼。
云帆高张下西洋
----郑和下西洋
朱棣
(明成祖)
通过“靖难之役”夺取建文帝皇位,明朝第三位皇帝,年号永乐。
云帆高张----郑和下西洋
成祖........且欲耀兵异域,示中国富强。
——《明史·郑和传》
提高明朝在国外的威望和地位
郑和
12岁时被俘,后成为朱棣侍从,跟随朱棣多年,在朱棣争夺皇位过程中立有战功。
正值壮年
有伊斯兰教背景,后又信奉佛教。
云帆高张----郑和下西洋
西洋:指现在文莱以西的东南亚、 印度洋及沿岸一带
面临困难?
行前准备
出行工具?
随行人员?
携带物品?
宝船:长44.4丈
战船:长18丈
坐船:长24丈
马船:长37丈
粮船:长28丈
水船
1、发达的造船业,庞大的船队规模。
云帆高张----郑和下西洋
牵星图
2、先进的航海技术
航海罗盘
郑和航海图(局部)
采取多种通信手段以保证航行时协调一致。
云帆高张----郑和下西洋
4、明成祖的支持与郑和个人的努力
(永乐中)“.........,府、县藏蓄积甚丰。”
——朱绍侯 等《中国古代史》下册
3、经济支撑,国力强盛
云帆高张----郑和下西洋
郑和船队所到之处的氛围如何?
江苏南京浡泥王墓
明代青花瓷盘装饰在肯尼亚的古墓上
明永乐青花瓷的颜料来自浡泥国
郑和船队除了表达友好以外还做了什么?
促进了我国与亚非国家和地区的相互了解及友好往来;
郑和 哥伦布(西) 达伽马(葡) 比较结果
时间 1405-1433 1492-1504 1497-1498
次数 7 4 1
人数 27000多人 1000~1500人 160人
船数 最多时约200艘 17艘 4艘
到达范围 亚洲和非洲的三十多个国家和地区,最远到达非洲东海岸和红海沿岸 美洲 印度
到达做法 赠送物品,表达通好之意,进行贸易
时间早、长
次数多
规模大
范围广
友好交往
掠夺物品、侵占领土
壮举
亚非海上交通线
郑和在第七次出航中病逝,之后明朝政府下令禁止建造远洋帆船,曾跟随郑和出使的舰船被搁置腐烂,有关的航海记录也被人焚毁。
云帆高张----郑和下西洋
海波难平抗倭寇
----戚继光抗倭
“封侯非我意,但愿海波平。”
这一时期为何“海波难平”?
日本的一些武士和奸商,组成海盗武装集团,到中国东南沿海地区进行走私贸易和抢劫,被时人称为“倭寇”。
明朝中期,倭寇泛滥成灾,与中国的海盗奸商勾结,杀人越货,无恶不作,形成“倭患”。
· 出身将门。17岁承袭父职,后考中武举,担负起防御倭寇的任务。
· 自行招募训练军队,其率领的军队被称为“戚家军”。
戚继光
海波难平----戚继光抗倭
VS
给戚家军提出一些致胜的法宝?
(军队、战术、武器、战争性质..)
阵法:鸳鸯阵
狼筅
训练有素的军队 灵活多变的阵法 新式武器 正义战争 .....
台州九战九捷
福建
广东
阶段:
① 1561年台州之战
结果:九战九捷,平定了浙东地区的倭患。
②前往福建、广东
结果:东南沿海的倭患基本解除。
“倭倭来,不要慌,我有戚爷来抵挡!”
一位带领人民反对侵略的民族英雄
戚继光在人民心中是一个怎样的形象?
为什么戚继光抗倭能取得成功?
Text
正义之举,符合人民的利益,得到人民的支持。
戚家军训练有素,纪律严明,能征善战。
戚继光的军事指挥才能。
戚继光抗倭
明朝前期——国力强盛——郑和七下西洋
明中后期——国势衰落
暴力冲突
友好交往
戚继光抗倭
当时处于封建社会的中国,在世界范围内已经由强盛逐渐转向衰弱了 。
知识整合
巩固练习
1、最早派郑和出使西洋的明朝皇帝是 ( )
A明太祖 B明成祖 C明英宗 D明仁宗
2、明成祖派郑和下西洋的主要目的是 ( )
A提高明朝在国外的地位和威望 B开发南洋
C 促进经济发展 D 寻找失踪的建文帝
巩固练习
3、下列关于明朝时期的交往与冲突历史的陈述中,哪一项是错误的( )
A.明朝中期,倭寇开始骚扰我国沿海地区
B.郑和的船队最远到达红海沿岸和非洲东海岸
C.历史上第一批对我国进行侵略活动的包括葡萄牙殖民者
D.戚继光抗倭过程中最著名的战役是台州大捷
4、 “封侯非我愿,但愿海波平”是谁的诗句( )
A.岳飞 B.韩世忠 C.俞大猷 D.戚继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