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第1课 隋朝的统一与灭亡 课件 (27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统编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第1课 隋朝的统一与灭亡 课件 (27张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1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0-03-10 17:40:0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27张PPT)

历代朝代歌
夏商与西周,东周分二段,
春秋和战国,一统秦两汉,
三分魏蜀吴,二晋前后延,
南北朝并立,隋唐五代传,
宋元明清后,王朝至此完。
第一单元 繁荣与开放的时代
第1课 隋朝的统一与灭亡
隋统一
大运河
科举制
隋灭亡

一、隋的建立与统一
1.隋朝的建立
(1)时 间:
(2)建立者:
(3)都 城:
(1)时 间:
(2)意 义:
2.隋朝的统一
































































建康
南京
长安
西安


































隋灭陈路线
581年,杨坚夺取北周政权,建立隋朝。
587年,隋灭后梁。
589年,隋灭陈,
南北重归统一。
一、隋的建立与统一
1.隋朝的建立
(1)时 间:
(2)建立者:

(3)都 城:
581年
杨坚(隋文帝)
长安
(1)时 间:

(2)意 义:
2.隋朝的统一
589年
隋的统一,结束了长期分裂的局面,顺应了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历史发展大趋势。
北方统一南方的态势形成的条件是什么?
思考探究
(1)内迁的少数民族的汉化,南北政权来往频繁,民族矛盾逐渐消失。
(2)南方经济的发展,南北经济差距缩小。
(3)长期的战乱,给人民带来了深重的灾难,人民渴望统一。
(4)隋文帝个人的作用,使北方政治、经济得到发展。

3.巩固统一的措施
经济:发展经济,编订户籍,统一南北币制和度量衡制度。
政治:加强中央集权,提高行政效率。
(1)措施
(2)影响:
促进了社会经济的迅速恢复和发展,使人口数量和垦田面积大幅度增长,隋朝成为疆域辽阔、国力强盛的王朝。
  隋初 隋 盛 时
人口 3000多万人 4600多万人
垦田 1900多万顷 5500多万顷
粮仓 长安太仓 洛阳含嘉仓;洛口仓
计天下储积,
得供五六十年。
——《贞观政要》
(开皇之治)
二、大运河的开通
《隋炀帝下江南》
相传,隋朝时扬州出现了一种绮丽的花,名叫琼花。隋炀帝知道后,急切地要到扬州去观赏。长安、洛阳到扬州路途遥远,那时陆路交通很不方便,他就发动百万民工开通了一条大运河。
隋炀帝乘着龙舟从洛阳直通扬州。龙舟有四层楼高,一百多个房间,还有宽敞的大殿。 但到扬州后,他并没有看到琼花。通人性的琼花讨厌这个暴虐的君主,自行败落了,不让他看。隋炀帝大失所望,那么隋炀帝专门为看琼花开通大运河可信不可信?但大运河又确实是在隋炀帝时开凿成功的,隋朝为什么能够完成这样大的工程?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这段历史。
运河水,荡悠悠,
隋炀皇帝下扬州。
一心只把琼花看,
万里江山一旦丢。
民 谣
琼 花
隋 炀 帝
开凿大运河图
(想象画)
1.目的:
2.开通:
加强南北交通,巩固统治。
随着经济实力的增强,从605年起,隋炀帝开始修建大运河。
3.概况:
(1)中心:
(2)构成:
(3)水系:
隋朝的大运河










三地:三个中心
( )
( )今( )
( )今( )
四段:分为四 段
( ) 渠
( )渠
( )
( )河
五河:贯穿五大水系
海河
黄河
淮水
长江
钱塘江


长安
洛阳
涿郡 北京
余杭 杭州
永济
通济
邗沟
江南
一条大运河
两千多公里
大运河的开通,加强了南北地区政治、经济和文化交流。
4.作用:
北通涿郡之鱼商,南通江都之转输,其为利也博哉!“天下转漕,仰此一渠。”
汴河怀古
(唐·皮日休)
万艘龙舸绿丛间,载到扬州尽不还。
应是天教开汴水,一千余里地无山。
尽道隋亡为此河,至今千里赖通波。
若无水殿龙舟事,共禹论功不较多。
隋炀帝时为什么能够开通纵贯南北的大运河?
1.隋文帝在为20多年里,经济繁荣,使隋炀帝开通大运河具备了经济实力。
2.隋朝国家统一,使隋炀帝有征发几百万人的可能性。
3.有前代开凿的几段古运河为基础。
三、开创科举取士制度
1.隋唐之前的选官制度
“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士族。”
——《晋书·刘毅传》
“世胄蹑高位,英俊沉下僚。”
——西晋·左思《咏史诗》
“公门有公,卿门有卿。”
——《晋书·王沈传》
只 注 重 门 第

弊端:不利于人才的选拨和任用,影响了国家的发展和进步。

2.科举制的创建
(1)隋文帝即后位,废除了前朝的选官制度,注重考查人才的学识,初步建立起通过考试选拔人才的制度。
(2) 隋炀帝时,进士科的创立,标志着科举制度的正式确立。
3.意义
(1)科举制的创立,是中国古代选官制度的一大变革。

(2)科举制改善了用人制度,扩大了统治基础;加强了中央集权;促进了教育和文学艺术的发展。
四、隋朝的灭亡
1.隋炀帝的残暴统治
隋炀帝南巡
隋炀帝奢靡生活
2.隋朝的灭亡
隋炀帝的残暴统治,使人民忍无可忍,终于导致大规模的农民起义。起义首先爆发在人民受害最深的山东地区,随即蔓延到全国,在各地形成了许多反隋的队伍。在起义军的打击下,隋朝的统治面临瓦解。618年,隋炀帝在江都被部下杀死,盛极一时的隋朝随之灭亡。
隋朝的兴亡给我们的启示
隋的繁盛、强大是隋文帝励精图治的结果,隋的灭亡是隋炀帝暴政的直接后果。可见,封建时期,统治者个人的素质、统治才能对着国家的兴衰有重要作用。
成由勤俭败由奢。
得民心者得天下,失民心者失天下。
小结:
历史有着惊人的相似,在学完隋朝之后,我们会发现历史上有一个王朝——秦朝和隋朝有着惊人的相似。
(1)短命、二世而亡:
(2)都修建了巨大的工程:
(3)建立的制度都对后世影响深远:


(4)灭亡原因:?
秦持续17年;隋持续了37年。
秦建长城;隋建运河。
秦首创中央集权制度;
隋朝三省六部制和科举制被后代沿用。
皆因暴政而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