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9张PPT)
《凤阳花鼓》
说凤阳,道凤阳,
凤阳是个好地方,
自从有了朱皇帝,
十年倒有九年荒。
安徽民谣
第14课 明朝的统治
1. 1368年, 称帝,建立明朝,定都 ,他就是 。
2. 明太祖为了加强君主权力,在中央,废 , 和 ,由 分理朝政;在地方,废 ,设 。
3. 明太祖还设立了 等特务机构。
4. 明朝严格规定考试题目来自 、 。
5.明朝时从美洲引了 、 、 、 、 等农作物。
6. 是明朝的纺织业中心, 是全国的制瓷器中心。
7. 和 是全国性的商贸城市。
预学反馈
朱元璋
丞相制度
中书省
六部
行省
三司
锦衣卫
应天府
玉米
甘薯
马铃薯
花生
苏州
景德镇
北京
南京
“五经”
“四书”
明太祖
学习目标
1.知道明朝的建立及其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
2.通过明朝皇权的强化和“八股取士”初步理解皇帝专权。
3.了解明朝的经济发展状况;
学习重难点
1.重点:朱元璋强化皇权的措施;
2.难点:八股取士。
1.分析明朝建立的原因。
1.元朝末年,政治十分腐败。
2.1351年,黄河地区爆发了农民起义。
一、明朝的
建立
明太祖(1368-1398年在位)
应天(南京)
朱元璋 明太祖
1368年
时间:
建立者:
都城:
哎,我怎么样把地方和中央的权力收归己有呢?
——朱元璋
朱元璋的烦恼1
这种烦恼是怎么解决的?
取消行省,设三司,
分封诸子为王
布政使司(民政和财政)
按察使司(司法)
都指挥使司(军务)
中央
二、朱元璋强化皇权:巩固统治(重点)
(一)政治措施
地方:
皇帝
吏
户
礼
兵
刑
工
废丞相和中书省,权归六部
中央:
合作探究一:
结合材料想一想:朱元璋废丞相,强化皇权的这一系列举措有什么利弊得失?
材料: 废除丞相制度15年后,明太祖得意的总结道“我朝罢相设五府、六部… …等衙门,分理天下庶务彼此颉颃,不敢相压,事皆朝廷总之,所以稳当。” -----《明太祖实录》
利: 防止大臣专权,巩固明朝统治, 社会稳定,有利于经济的发展。
弊: 政策皆出皇帝之手,容易出现失误,国家命运有赖于皇帝的个人素质。
我怎么样掌握兵权提高震慑力呢?
——朱元璋
朱元璋的烦恼2
这种烦恼是怎么解决的?
(二)军事上:
(1)分散兵权,把大都督府改为五军都督府,权归兵部,直接对皇帝负责。
(2)利用锦衣卫实行恐怖统治。
朱元璋:宋爱卿,听说你昨天晚上宴请贵宾,都请了那些人呢?
宋濂(惊讶的表情):皇上是不是知道了(轻声)。谢皇上关心,臣昨天和几个朋友聚了聚,有王学士,李尚书,还有张侍郎。
朱元璋:都吃了哪些好菜啊?
宋濂:禀皇上,有糖醋鲤鱼、宫保鸡丁、四喜丸子、京酱肉丝、还有红烧茄子和拔丝地瓜。
朱元璋:很好,你没有欺骗朕,是朕的忠臣,由你们辅佐朕,我很放心(面露笑容)。来人,把这张图给宋大人看看。
宦官:是。(将图拿给宋濂)
宋濂(接过图,伸手抹了把汗,轻声):好险!锦衣卫真是无孔不入啊!
_____
话剧表演
朱元璋设立锦衣卫,明成祖时期设立东厂
锦衣卫印
职能:
对臣民监视、侦查。
掌管侍卫、缉捕、刑狱诸事
保护皇帝,镇压官民。
臣民有反叛的想法怎么办?
朱元璋的烦恼3
(三)文化上:
八股取士
朝代 贡 献
隋朝 隋文帝:初步建立起通过 选拔人才的制度
隋炀帝: 创立,科举制正式确立
唐朝 唐太宗:增加考试科目, 逐渐成为最重要的科目
武则天:大力发展科举制,创立殿试制度
宋朝 大幅度增加科举取士的名额,提高进士地位
明朝
科举制的发展史
八股取士
考试
进士科
进士科
(1)考试内容
考试范围:明朝严格规定考试的题目必须来自“四书”“五经”;
答题标准:考生对题目的解释,必须是以朱熹的《四书集注》为标准,不得自己随意发挥。
1.明朝科举考试的变化
(2)答题格式
明朝对考试答卷的文体格式、段落划分,都有严格的规定,要求答卷由八个部分组成,其中后四个部分为主体,每部分要有两股对仗的文字,因此称为“八股文”。
(图为考场图)
所谓八股文,每篇由破题、承题、起讲、入题、起股、中股、后股、束股八个部分组成。
合作探究二:
分组讨论:八股取士对教育等方面造成什么样的影响?
消极:禁锢了知识分子的思想,不利于社会的进步
积极:考试形式标准化,利于规范考试。
政治上
军事上
文化上
地方
中央
朱元璋强化皇权的措施
背诵框架
(一)农业
甘薯
引进新的农作物品种(两只米老鼠长得像花朵)
马铃薯
向日葵
花 生
玉米
三、经济的发展
(二)手工业
(1)棉纺织业向北推进;
苏州是明代的丝织业中心;
(2)景德镇是全国的制瓷中心,青花瓷远销国外。
苏绣
明代青花扁壶
(三)商业
(1)全国性的商业城市——北京和南京
(2)出现了大型商帮——晋商和徽商
王家大院
徽州民居
课堂小结
厂卫特务机构
废丞相 权归六部
八股取士
取消行省 设三司
皇 帝
群臣
人民
知识分子
地方
中央
皇权强化
随堂训练
1. 朱元璋在应天称帝,建立明朝,应天就是今天的( )
A.北京??? B.南京???? C.西安??? D.洛阳
2.“京官每旦入朝,必与妻子诀,及暮无事则相庆,以为又活一日”史料反映了(??? )
A.明时京官和妻子感情好?????B.明时京官很观????
C.明时京官度日如年? D.明朝君权空前强化,形成对百官极大震慑
3. 如果把“锦衣卫”、“东厂”、“八股取士”确定为一个单元,主题应是(?? )
A.特务统治的强化 B.思想控制的加强???
C.文化专制的强化?? D.专制集权的加强
B
D
D
4.明代全国的制瓷中心是( )
A、景德镇 B、越州 C、杭州 D、邢州
A
5.明代从外国引进的主要农作物是( )
①玉米 ②甘薯 ③马铃薯 ④花生 ⑤向日葵
A、①②③④ B、①③④⑤
C、①②④⑤ D、①②③④⑤
D
5、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罢丞相不设,析中书省之政归六部,以尚书任天下事,侍郎贰之。而殿阁大学士只备顾问,帝方自操威柄,学士鲜所参决。外设三司,分隶兵刑钱谷,其考核则听于府部。
(1)这是哪一朝代官制的变化?文中的“帝”指谁?
(2)材料中的“六部”指哪六部?
(3)材料中“帝方自操威柄”是什么意思?
(4)上述材料所说的机构变化起了什么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