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下册 第17课 明朝的灭亡课件(共19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下册 第17课 明朝的灭亡课件(共19张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733.1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0-03-10 23:09:3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件19张PPT。 第17课
明朝的灭亡明清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与发展一、政治腐败与社会动荡 自主学习1:阅读教材并结合相关史事部分,请归纳明朝政治腐败与社会动荡的表现。政治腐败:皇帝昏庸和宦官专权1、政治腐败探究:上图反映了明末何种社会现实?结合教材,思考造成这种社会现实的原因是什么?一、政治腐败与社会动荡 2、
社会动荡社会现实:农民遭受盘剥比较严重,大量农民丧失土地、流离失所。原因:1.皇帝怠政,朝政混乱。
2.中央对社会的控制力下降。法纪松弛,腐败滋生。各级官吏贪赃枉法,对民众百般盘剥。
3.土地兼并严重,大量农民丧失土地。 土地兼并严重是政治腐败的必然结果,也是农业生产遭到破坏的重要原因。二、李自成起义推翻明朝 阅读教材,思考明末农民起义爆发的原因是什么?
理清李自成起义的经过,共同探讨“均田免赋”的含义和意义。自主学习2:二、李自成起义推翻明朝1、明末农民起义爆发的原因:根本原因:直接原因:政治腐败、赋税沉重陕北连年灾荒2、李自成起义的经过 李自成出身于陕
西米脂县的一个农民家庭,童年给地主放羊,长大后当过兵。陕西爆发农民起义后,他投奔起义军。由于他英勇善战,被称为“闯将”。后来他成为起义队伍的领袖,人称“李闯王”。人物扫描: 1640年,河南一带灾荒严重。李自成率起义军进入河南,对土地高度集中、赋税十分沉重的状况,提出了“均田免赋”的口号。
“均田免赋”反映了贫苦农民对土地的强烈要求和减免赋税的迫切愿望,得到人民的拥护,起义军迅速发展到100多万人。
李自成起义的口号 当时流行着这样的歌谣:“杀牛羊,备酒浆,开了城门迎闯王,闯王来时不纳粮。”“朝求升,暮求合,近来贫汉难存活。早早开门拜闯王,管叫大小都欢悦。”想一想:广大民众为什么欢迎和拥护李自成的起义军?(1)明末政治的腐败,社会的黑暗,土地兼并严重,农民生活在水生火热之中,社会矛盾尖锐。
(2)李自成提出“均田免赋”的口号,深得民心。
(3)李自成规定了严明的军纪,不许枉杀一人。
(4)向贫苦民众发放钱粮。合作探究读地图,识路线二、李自成起义推翻明朝1、明末农民起义爆发的原因:根本原因:直接原因:政治腐败、赋税沉重陕北连年灾荒2、李自成起义的经过:3、明朝灭亡:1644年,崇祯皇帝自缢,明朝灭亡。三、满洲兴起和清兵入关自主学习3:
阅读教材第三节,回答后金政权是怎样建立并逐渐强大的?清兵入关对明末农民起义有什么影响?清太祖努尔哈赤八旗制度1、1616年努尔哈赤统一女真政权:大金 史称后金三、满洲兴起和清兵入关清太宗皇太极1635年 女真族1636年 后金清满洲2、皇太极改族名、国号 皇太极在位期间采取了一系列封建化的措施,为灭明和建立大清帝国奠定了基础。清世祖福临顺治帝
(皇太极的第九子)   1644年,镇守山海关的明将吴三桂降清,引清军入关,并与清军联合夹击李自成的军队。李自成在山海关交战失利,退回北京,随即离京西行,转战各地,最后失败。3、吴三桂引清军入关政治腐败与社会动荡李自成起义推翻明朝满洲兴起和清兵入关明末农民起义失败小 结1.明朝灭亡的根本原因是(  )
A.皇帝昏庸无能    B.政治腐败
C.天灾人祸 D.满清强大
2.李自成起义提出的口号是(  )
A.王侯将相宁有种乎?
B.苍天已死,黄天当立,岁在甲子,天下大吉。
C.均田免赋
D.大楚兴,陈胜王 巩固练习3.他是明朝最后一个帝王,北京煤山的歪脖树见证了他的死亡,他是(  )
A.明太祖       B.明成祖
C.崇祯帝 D.努尔哈赤
4.如图是明朝重大历史事件的时间轴,图中的③代表的历史事件是(  )A.明朝建立 B.明成祖迁都北京
C.戚继光抗倭 D.明朝灭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