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40张PPT)
名言欣赏:
历史给我们的最好的东西就是它所激起的热情。
——歌德(德)
1、唐朝对外交往为什么会出现盛况空前的局面?
2、唐朝时,外国物产居唐朝进口首位的是哪个国家?
3、玄奘回国后写了一部什么书?这部书有什么重要价值?
4、在唐朝与日本的文化交流中,最有影响的人物是谁?
温故知新
提出问题
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茅飞渡江洒江郊,高者挂罥长林梢,下者飘转沉塘坳。南村群童欺我老无力,忍能对面为盗贼,公然抱茅入竹去。唇焦口燥呼不得,归来倚杖自叹息。
俄顷风定云墨色,秋天漠漠向昏黑。布衾多年冷似铁,娇儿恶卧踏里裂。床头屋漏无干处,雨脚如麻未断绝。自经丧乱少睡眠,长夜沾湿何由彻?
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呜呼!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
这首脍炙人口的诗歌写于什么时代?时逢怎样的战乱?我们一起去看看吧。
1.5 安史之乱与唐朝衰亡
人教版七年级历史 下册
目标导航
1.了解安史之乱和黄巢起义,知道唐朝灭亡后五代十国的局面;
2.思考历史事件之间的内在联系,知道唐朝衰亡的原因。
自主研学
自主阅读教材,理解教材内容,初步归纳出本节课的知识点,并标注在教材中。
请大家利用5分钟时间:
目标导学一:安史之乱
唐玄宗统治前、后期作为对比表
统治前期 崇尚节俭 任用贤相 励精图治 整顿吏治
统治后期 日益骄奢 任用奸相 不理政事 朝政腐败
唐玄宗前期作为呈现出“开元盛世”景象,而后期的作为使唐王朝潜伏着巨大的危机。那么,同一皇帝经历了一个王朝的“盛世”和“危机”两种局面,那么这个“危机”是什么呢?
安史之乱
合作探究
1.原 因
a.玄宗追求享乐,任人唯亲,朝政日趋腐败
杨贵妃
李隆基(685—762)
高力士
杨国忠
唐玄宗任用李林甫(“口蜜腹剑”)、杨国忠,宠爱杨贵妃、不理朝政。
《长恨歌》
汉皇重色思倾国,
御宇多年求不得。
杨家有女初长成,
养在深闺人未识。
唐明皇好色,日夜想找个绝代佳人; 统治全国多年,竟找不到一个称心。
杨玄瑛有个女儿才长成,十分娇艳; 养在深闺中,外人不知她美丽绝伦。
安史之乱(755-763年)
2.经 过
安史之乱
平叛将领:郭子仪、李光弼
从755年-763年,唐政府历时八年才平定了安史之乱。
1.原 因
a.玄宗追求享乐,任人唯亲,朝政日趋腐败
b. 社会矛盾尖锐,节度使势力膨胀
玄宗时,边境设有10个节度使。他们不仅是军事长官,还掌握政治、财政大权。虽然一般还接受唐政府的命令,但是已逐渐形成独立于中央政权之外的封建割据势力。安禄山是胡人,原来位卑官小,由于他以财货贿赂奸相李林甫和玄宗宏爱的杨贵妃,甚至于甘当杨贵妃的干儿子。还无耻地对唐玄宗表白,他的“大肚皮里只有一颗忠心。”取得唐玄宗对他的极度的信赖,不断给他加官晋爵,先任平卢节度使,后来兼范阳和河东节度使,掌握北方三镇的大权。他有近20万军队,成为“兵雄天下”割据一方的势力。
持续八年之久的安史之乱,对社会经济造成极大的破坏,尤其是北方地区遭到浩劫。唐朝的国势从此由盛转衰,各种矛盾越来越尖锐。唐朝的中央权力衰微,安史旧将和内地节度使权势加大,逐渐形成藩镇割据的局面。
藩镇割据,安史之乱期间及以后,唐朝增设了许多节度使。不少节度使管辖的地区,名义上是唐朝的藩镇,实际上是割据势力。这样就出现了藩镇割据的局面。
3.影 响
安史之乱造成北方地区“人烟断绝,千里萧条”。杜甫诗《无家别》中有“寂寞天宝后,圆庐但蒿藜。我里百余家, 世乱各东西。 ……四邻何所有? 一二老寡妻”之句。
材料研读
想一想,这场战乱给人民造成了什么样的灾难?
目标导学二:黄巢起义与唐朝的灭亡
诗中抒发了黄巢什么样的愿望?
《不第后赋菊》
待到秋来九月八,
我花开后百花杀。
冲天香阵透长安,
满城尽带黄金甲。
1.原因:
统治腐败;宦官专权;藩镇割据,战争频繁;天灾频发;赋役严重
高力士
在唐玄宗(大唐王朝的第六位皇帝)统治期间,其地位达到顶点
宦官专权 第一阶段 批阅奏折
别以为你是当朝宰相,你呈上来的奏折还得让我批准呢!
李辅国安史之乱,唐玄宗逃往蜀地。李辅国劝说太子李亨(肃宗)在灵武即位,所以深得肃宗信任。当时宰相和百官除日常朝见外,奏事必须经由辅国才能面见皇帝。
宦官专权 第二阶段 掌握禁军
大家都内里坐,外事全凭老奴处置
皇帝老儿,咱俩
到底谁听谁的,
嗯?!
唐末宦官
宦官专权 第三阶段掌握 皇帝生杀予夺大权
你这混帐东西,别看你是皇帝,我要你死,你就活不了!
从唐穆宗(唐朝第十二位皇帝) 以后,唐朝的皇帝都是由宦官拥立的。这样一来,宦官的权力就更大了,连皇帝的命运都掌握在他们的手里,还有谁敢跟他们作对呢?
藩镇割据形势图
2.经 过:
黄巢起义后,曾发布檄文,指斥宦官当政,纲纪紊乱,贿赂公行,并宣布要“洗涤朝廷”,为民除害,对贪污犯赃的地方官吏处斩。黄巢深受民众拥护,队伍发展到65万人。
原为农民起义军将领的朱温,后投降唐朝,被封为节度使,与其他藩镇联合镇压了黄巢起义。他逐渐控制朝政,陆续兼并了北方的大小割据势力。907年,朱温建立了后梁政权,唐朝至此灭亡。
3.结果:
《黄巢起义军入长安》局部(王绪阳作)1959年,中国历史博物馆藏。
907年,朱温建立后梁政权,唐朝至此灭亡。
唐朝兴亡史
目标导学三:五代十国的更迭与分立
读史料
五代十国,包括五代与十国等众多割据政权,是中国历史上的一段时期,自唐朝灭亡开始,至宋朝建立为止;也可以定义为到宋朝统一十国剩余政权为止。
根据课本知识,回答五代十国的历史根源?
唐朝藩镇割据
五代十国(906——960年)
五代十国的更迭
后梁
后唐
后晋
后汉
后周
五代十国形势图(后周时期)
朝代 建立者 都城 王朝起止年代
五代表:
后梁
后唐
后晋
后汉
后周
朱 温
开封
907——923年
李存勖
洛阳
923——936年
石敬瑭
开封
936——946年
刘知远
开封
947——950年
郭 威
开封
951——960年
知识拓展
周世宗改革
后周的第二个皇帝周世宗,具有宏大志向,即位后大力扭转混乱局面,实行一系列改革措施:政治上加强中央集权,提高行政效率,修订法律;经济上注重发展生产,兴修水利,减轻农民负担;军事上整编中央禁军,削弱地方兵权。他率军南征北战,决心统一全国,但身患急病,39岁就去世了。周世宗的改革使后周强大起来,为此后北宋的统一打下基础。
周世宗----柴荣
安史之乱与唐朝衰亡
安史之乱
课堂小结
黄巢起义与唐朝的灭亡
五代十国的更迭与分立
1、下列关于五代十国的评价错误的是(???)?
A.五代十国是唐末以来藩镇割据的延续
B.北方政权更迭,战事不断?
C.南方地区受战乱影响较小??????????
D.政权分裂使统一成为不可能
D
检测目标
2、起义军转战南北,并攻入长安,建立政权,这是(???)?
A.黄巢起义军?? ?
B.陈胜吴广起义军???
C.钟相、杨幺起义军? ?
D.李自成起义军
A
检测目标
3、唐玄宗任人唯亲,此处人不包括(???)
?A.高力士? ??B.李林甫??? ?
C.杨国忠?? D.魏征?
D
检测目标
4、755年,安禄山借口朝廷出现内奸,和部下史思明一起发动叛乱,史称(???)
A.安史之乱?
B.七国之乱??
C.八王之乱?
D.唐太宗对突厥用兵
A
检测目标
5、唐朝朝政日趋衰败是在( ??)
?
A.贞观初年?? ??B.贞观末年?? ?
C.开元初年?? ??D.开元末年
D
检测目标
我们已经站在了人生的起跑线上,为了实现心中的远大目标,我们正努力拼搏着。成功属于不畏困难、勇往直前的人。相信自己!
教师寄语
通过本课学习,你收获了什么?
课后作业:
完成教材中的相关练习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