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26张PPT。2017统编版历史
七年级下册 第三单元
第17课 明朝的灭亡
说课课件说教材说教法学法说教学设计第17课《明朝的灭亡》 课型为新授课,课时为1课时,授课对象是七年级学生说预期效果说内容说教材 2011年版初中历史
课标相关内容 了解李自成起义推翻明朝,知道满族入主中原。 本课是2017版人教社历史七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的第四课,课文内容相对较简单,但从整个单元来讲较重要:(2)一堂完整的典型课例:本课涉及到中国古代史重要知识点:农民起义。部编七下历史教材涉及农民起义的课文内容通常篇幅较小,而本课是整本教材对农民起义展现较完整的唯一一课。(1)课文与前后内容联系密切:本课的一条基本线索是明亡清兴,上承14-16课,同时又下接18-20课。说地位说教材 说教材 说学情授课对象:已经结束了一学期学习的七年级学生。(4)思维与经历:对抽象的事物较难理解,对一些概念性的历史知识会感到很棘手。 (1)知识积累:
七年级学生已经上了一学期的历史课,相关知识有了一定的积累(包括本课的农民起义的相关知识); (3)课堂参与度:对表达和参与活动有较高的热情,但也容易分神或控制不住情绪;(2)方法掌握与运用:在学习方法上他们仍较欠缺,需要教师指导,但也懂得与能够运用一些基本技巧;说教材 说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 了解明朝中后期的统治危机及其表现,了解李自成领导的农民起义推翻明朝,知道满洲的兴起与清兵入关。过程与方法:明末农民起义原因探究总结历史现象规律的能力分析起义口号得拥护原因情感态度价值观: 使学生认识到明朝后期黑暗统治是导致农民起义和明朝灭亡的根本原因,再结合对李自成得到拥护的史实,让学生再次深刻理解“得民心者得天下,失民心者失天下”的道理。认识把握历史事件内在联系的能力展示史料与相关图片等,获取有效信息说教材 说重点难点重点: 明末农民起义的原因及过程难点:起义口号“均田免赋”依据:(1)课标要求;(2)这一课的内容主题是明朝的灭亡,而明末农民起义直接导致了明朝灭亡;(3)课文中对这部分叙述篇幅较大内容较多。明朝灭亡的直接原因依据:(1)学生容易忽视该口号及其重要性;
(2)学生不容易将该口号与明后期的社会弊端相联系;(3)学生容易把清兵入关当作明朝灭亡的直接原因。说教法与学法1.阅读史料;3. 分析归纳。2. 探究讨论;学法教法1. 史料研读;2. 展示图片与地图;3. 信息归纳;4. 语言调节。 多年以后,明崇祯帝朱由检站在景山老歪脖子树前,准会想起崇祯二年五月他下令裁撤陕北驿站的那一天,因为他的这一决定,驿卒李自成失业了...说教学设计 多年以后,昔日驿卒李自成取代崇祯帝成为了紫禁城的新主人,但也仅维持了一个多月,便狼狈离开,最终命丧湖北九宫山...第三单元 明清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与发展第17课 明朝的灭亡 李自成是明末陕西米脂人,年少时喜好枪马棍棒。其出身贫农,家境非常困难。李自成小时候曾被舍入寺庙当小和尚,并给本邑姬姓地主牧羊度日。十几岁丧母,不久父亲又去世。李自成之
黑暗中成长皇帝:
皇室内部:
大臣: 明朝中后期,政治日趋腐败,朝政日趋混乱。气候异常,
灾荒连年不断 万历后期至天启年间中国气候显著变冷,降雨量骤降,农业大减产。整个明末始终伴随着旱灾、寒流、蝗灾、水灾、鼠疫、瘟疫。 明朝时期,位于东北的女真族分为三部(建州女真、野人女真与海西女真),其中建州女真不断壮大; 明朝后期,努尔哈赤统一建州女真,后陆续并吞女真各部。“兵民合一”的八旗制度 东北女真崛起,统一建政并开始反抗明朝统治。 明朝时期,位于东北的女真族分为三部(建州女真、野人女真与海西女真),其中建州女真不断壮大; 1616年,努尔哈赤于赫图阿拉称汗,国号大金,史称后金。 东北女真崛起,统一建政并开始反抗明朝统治。族名女真族满洲族国号大金清皇太极为清朝建立者(1636年)
庙号清太宗 思宗焦心求治,旰gàn食宵衣,恭俭辛勤,万机无旷。即古之中兴令主无以过之。——《石匮书卷第一 烈皇帝本纪》欲挽狂澜,奈何力不从心 然在位十有七年,不迩声色,忧劝惕励,殚心治理。
——《明史·本记第二十四》 1627年七月,陕西大旱,当地知县仍然催逼赋税,农民王二率灾民起义,揭开了明末农民起义的序幕。 李自成因走投无路最终聚众起义,后投奔他的舅父“闯王”高迎祥。高迎祥战死后,李自成承其位并沿用“闯王”称号。李自成之
起义成闯王李自成率领农民起义军进入中原后,提出“均田免赋”的口号。赋税沉重
不断增加李自成之
闯王不纳粮 材料一:神宗时,南京一带有的豪富之家占地7万顷;熹宗时,赏赐给瑞王、惠王、桂王田地每人以万计,魏忠贤占地万顷以上;
材料二:御史卫周胤言:“…剿练之饷多至七百万,民怨何极。”御史郝晋亦言:“…今加派辽饷至九百万。剿饷三百三十万,业已停罢,旋加练饷七百三十馀万…”土地不均
兼并严重明末民谣:“杀牛羊,备酒浆,开了城门迎闯王,闯王来了不纳粮。”“朝求升,暮求合,近来贫汉难存活。早早开门
拜闯王,管叫大小都欢悦。” 该口号符合人民的要求,使李自成得到群众的支持。李自成之
百姓迎闯王 1643年,李自成攻占西安,建立大顺政权,年号永昌。李自成之
大顺对大明 1644年4月25日,李自成农民起义军攻破北京,崇祯帝于景山自缢身亡,明朝灭亡。 朕自登基十有七年,虽朕薄德匪躬,上干天咎,致逆贼直逼京师,然皆诸臣之误朕也。朕死无面目见祖宗于地下,自去冠冕,以发覆面。任贼分裂朕尸,勿伤百姓一人。李自成之
终结明皇朝李自成之
皇城迎新主李自成下令:“敢有伤人及掠人财物妇女者杀无赦!”京城秩序尚好,店铺营业如常,“有二贼掠缎铺,立剐于棋盘街。民间大喜,安堵如故”。 初,三桂奉诏入援至山海关,京师陷,犹豫不进。自成劫其父襄,作书招之,三桂欲降...闻爱姬陈沅(陈圆圆)被刘宗敏掠去,愤甚,疾归山海,袭破贼将。——《明史》李自成之大业毁一旦说预期效果 (1)多数学生能够了解明朝后期黑暗统治主要表现、对明末农民起义与明朝灭亡基本内容有一个明确的了解,并对满洲崛起相关内容有鲜明印象;
同时,多数学生能进一步提高发现相关历史现象规律的能力,增强注重历史事件联系性的意识。 (2)多数学生能提高对历史学习的热情与课堂的积极性,并对“人民是推动历史发展的主要力量”“得民心者得天下”有进一步的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