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物理第八章《运动和力》单元测试
一、选择题:
1、下列关于力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两个物体不接触就一定不产生力
B.摩擦力的方向一定与物体的运动方向相反
C.浸没在水中向上运动的物体浮力可能小于重力
D.随着生产力的提高人类将会制造出既省力又省距离的机械
2、自行车是常见的交通工具,骑车出行既健康又环保。周末小华骑自行车去森林公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以正在骑行的小华为参照物,路边的树木是静止的
B.上坡前,小华用力蹬脚踏板,是为了增大惯性
C.自行车把手上凹凸不平的花纹是为了增大摩擦
D.匀速转弯时,自行车和人构成的整体处于平衡状态
3、现在各学校都在开展“足球进校园”活动,关于同学们在足球比赛中涉及的物理知识,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①足球鞋底凹凸不平,是为了减小与地面的接触面积,从而减小摩擦力
②用头顶足球攻门时,头感到疼,说明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③足球能在空中飞行,是因为运动员对飞行的足球仍有力的作用
④守门员及时截住射门的足球,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A.①③ B.②④ C.②④ D.①③④
4、下列事例中,目的是为了增大摩擦的是( )
A.给自行车的轴加润滑油 B.在自行车的把套上做出凹、凸花纹
C.在机器的转动部分加装滚动轴承 D.磁悬浮列车行驶时,车身悬在空中
5、研究二力平衡的条件时,小明用剪刀将图中静止的薄塑料片从中间剪断,他要研究的是这两个力是否
A.作用在同一直线上 B.方向相反
C.作用在同一物体上 D.大小相等
6、一架匀速飞行的战斗机,为能击中地面上的目标,则投弹的位置是( )
A.在目标的正上方 B.在飞抵目标之前
C.在飞抵目标之后 D.在目标的正上方,但离目标距离近些
7、对于静止在水平轨道上的“复兴号”列车,下列分析中正确的是
A.列车所受重力和列车对铁轨的压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
B.列军所受重力和铁轨对列车的支持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
C.列车所受重力和铁轨对列车的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
D.列车对铁轨的压力和铁轨对列车的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
8、在奥运会上,体操运动员在上单杠之前,总要在手上抹些镁粉;而在单杠上做回环动作时,手握单杠又不能太紧.他这样做的目的是 ( )
A.前者是增大摩擦,后者是减小摩擦 B.前者是减小摩擦,后者是增大摩擦
C.两者都是减小摩擦 D.两者都是增大摩擦
9、下列现象中不能用惯性知识解释的是( )
A、跳远运动员的助跑,速度越大,跳远成绩往往越好
B、用力将物体抛出去,物体最终要落到地面上
C、子弹离开枪口后,仍然能继续高速向前飞行
D、古代打仗时,使用绊马索能将敌人飞奔的马绊倒
10、如图所示,用细绳吊着一个物块,静止靠在墙壁上。剪断细绳的同时,用一个由0逐渐增大的水平作用力F压在物块上,墙壁足够高,则物块
A. 运动速度变大 B. 所受摩擦力变大
C. 运动速度先变大后后变小最后不变 D. 所受摩擦力先变大后变小
11、如图所示,物体A、B的重分别为20N、10N,滑轮和绳子的重忽略不计,此时物体A在水平面上向右作匀速直线运动,若用力F向左拉物体A,使物体A向左作匀速直线运动,则( )
A.F=20N B.F=10N C.F=5N D.F=30N
12、小明同学按如下方法研究滑动摩擦力与压力的关系。先将长木板N平放,用弹簧测力计拉着木块M在N上做匀速直线运动,如图甲,此时木块M所受滑动摩擦力为f甲;然后再将N支起,仍然用弹簧测力计拉着木块M沿N斜向上做匀速直线运动,如图乙,此时木块M所受滑动摩擦力为f乙。请你判断这两种情况下,木块M受到的滑动摩擦力大小关系是:( )
A.f甲 > f乙 B.f甲 < f乙 C.f甲 = f乙 D.f甲 ≤f乙
二、填空题:
13、游泳时小涛向后划水以获得向前的力,这说明力的作用是 ;到达终点时,因受到池壁作用力而停止运动,这表明作用力改变了他的 。
14、用大小为10 N的水平推力推静止在水平地面上的桌子,但没有推动,桌子受到的阻力_____(大于/等于/小于)10 N.假如运动的物体所受的一切外力同时消失,它将_________.
15、质量为1.5 t的直升机停在机场上时,对地面的压力是_______N;当它悬停在空中时,旋翼要提供的向上升力至少应为_______N(取g=10 N/kg).
16、建筑工人利用悬挂重物的细线来确定墙壁是否竖直,这是因为重力方向是_______.当重锤静止时,它受到的重力和绳子的拉力是_______力,所以绳子的拉力方向是_______.
17、如图所示,放在水平面上的小车在水平向右的拉力F作用下做加速直线运动,物体A处于静止状态。拉力F的大小为6N,弹簧测力计(自重不计)的示数为4N,则物体A所受摩擦力的大小为 N,方向是 。
18、如图所示,“研究二力平衡”的实验,某同学将一木块放在水平桌面上,发现左盘中放7g砝码,右盘中放5g砝码时木块仍然静止,其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改进的措施是:________ 。
19、如图质量为50 kg的一袋大米静止放在水平传送带上,米袋先在传送带上滑动,稍后与传送带一起匀速运动,米袋滑动时受到的摩擦力大小是重力的0.05倍.米袋在滑动时受到的摩擦力大小为________N,方向________.当米袋随传送带一起匀速运动时受到的摩擦力大小为________.g取10N/kg.
20、如图所示,水平桌面的右端固定一定滑轮,轻质小盘通过一根绕过定滑轮的细绳与桌面上质量为0.4kg的木块相连.当小盘内放有重力为0.5N的砝码时木块未被拉动,这时木块受到的摩擦力大小为 N;当小盘内放有重为0.6N的砝码时,木块正好作匀速运动,当小盘内放上重为0.7N的砝码时,小盘拖动木块运动,当小盘落在地面上后,木块继续运动,此时木块所受到的摩擦力大小为 N.
三、作图题:
21、在竖直的磁性黑板上,小铁片不会掉下来,请在图中画出小铁片的受力示意图。
22、小车从斜面顶端A处运动到木板C处停下来,请画出小车运动到B处时受到的各个力的示意图.
四、解答题:
23、小红将带有降落伞的重物从高处释放,一段时间后打开降落伞。重物在离地10m高处开始匀速下落,速度为5m/s。若打开降落伞后,降落伞和重物受到的阻力f与速度v满足关系f=kv2中,k=2N?s2/m2.求:
(1)重物从开始匀速下落到落地所用的时间;
(2)降落伞和重物的总重
24、如图所示,是探究“二力平衡条件”的实验装置图。
(1)实验时使用小车而不使用木块,是因为小车与桌面间的_ _______更小,从而减小对实验结果的影响。
(2)在实验开始时,由于粗心只在左盘中放入砝码,小车立即向左运动,在运动过程中,左盘中砝码的重力势能将___ ______,动能将___ _______。(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3)当两个盘中分别放上两个相同的砝码后,小车静止在桌面上,这说明二力平衡时,两个力的大小___ ____。
25、人类对“运动和力的关系”的认识就经历了一个曲折漫长的探索过程。
(1)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认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一根据生活经验和事物表象得出的错误观点被人们沿用了近2000年。
(2)十七世纪,伽利略通过理想斜面实验,正确地揭示了“运动和力的关系”。如图所示,伽利略的斜面实验有如下步骤:
1.减小第二个斜面的倾角,小球在这个斜面上仍然要达到原来的高度。
2.两个对接的斜面,让小球沿一个斜面从静止滚下,小球将滚上另一个斜面。
3.如果没有摩擦,小球将上升到原来释放时的高度。
4.继续减小第二个斜面的倾角,最后使它成水平面,小球将沿水平面以恒定速度持续运动下去。
上述步骤中,有的属于可靠事实,有的则是科学推论。将这些事实和推论进行分类排序,以下正确的是( )
A.事实1 事实2 推论3 推论4 B.事实1 推论2 推论3 推论4
C.事实1 推论2 推论3 推论4 D.事实1 推论2 推论3 推论4
(3)伽利略得出:运动物体如果不受其它物体的作用,将会_______________________。伽利略由此开创了实验和推理相结合的科学研究方法。
26、在“探究影响滑动摩擦力大小的因素”的实验中,小英做了如图甲所示的三次实验,用到了一个弹簧测力计、一个木块、一个砝码、两个材料相同但表面粗糙程度不同的长木板。实验中第1次和第2次用相同的长木板,第3次用表面更加粗糙的长木板。
(1)实验时用弹簧测力计沿水平方向拉动木块,使其在水平桌面做______运动,根据二力平衡知识,可知滑动摩擦力的大小______(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拉力的大小。
(2)比较1、2两次实验,得出结论:______。
(3)刚开始小英做第1次实验时控制不好力度,拉力随时间变化的图象如图乙所示,木块的速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如图丙所示,则木块在第7s时的摩擦力为______ N。
27、图所示是探究影响滑动摩擦力大小因素的实验装置。长方体小木块正面和侧面面积不同而粗糙程度相同,长木板一面为较光滑的木板面,另一面是粗糙的布面。选择不同的接触面,改变木块对木板的压力,依次实验,将每次测量结果填入下表。
(1)拉着长木板水平向左做 运动,当测力计示数稳定时,测力计的拉力 (选填“等于”或“不等于”)小木块受到的滑动摩擦力。
(2)测力计使用前要观察量程、分度值,以及指针是否指在 。
(3)由实验1、4可知,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接触面的面积 (选填“有关”或无关“),则实验6空格中的数据应该是 N。
(4)由实验4、5可知,其他条件相同时,接触面越粗糙,滑动摩擦力越 。
(5)由实验1、2、3可知,其他条件相同时,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压力大小成 比,这里主要采用的硏究方法是 (选填“控制变量法”或“理想实验法”)。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C 2、C 3、C 4、B 5、C 6、B
7、 C 8、A 9、B 10、C 11、 B 12、A
二、填空题:
13、相互的 运动状态
14、等于 匀速直线运动
15、15000 15000
16、竖直向下 平衡力 竖直向上
17、6 水平向右
18、有摩擦力的影响 改用小车
19、25 水平向右 0
20、0.5N;0.6N.
三、作图题:
21、
22、
四、解答题:
23、2s 50N
24、(1)摩擦力 (2)变小 变大 (3)相等
25、(1) 运动需要力的维持 (2)B (3)一直保持运动
26、匀速直线;等于;在接触面粗糙程度一定时,压力越大,摩擦力越大;3
27、(1)匀速直线;等于;(2)零刻度线处;(3)无关;1.0;(4)大;(5)正;控制变量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