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保护土壤》教学设计
邓建彩
【教材分析】
《保护土壤》是青岛版小学科学(六三学制)四年级下册《植物与土壤》单元的第四课时。土壤与人类息息相关,人们的衣食住行大多来自于土壤,土壤被称为我们的母亲。学生应了解我国土壤资源的现状,增强资源短缺的忧患意识。本课就是引导学生通过活动感知土壤的重要,意识到保护土壤的重要意义,并付诸行动。
教材由四部分组成:第一部分活动准备。此部分要学生提前了解家乡的耕地面积在近年来是增加了还是减少了,以及增减的原因是什么;搜集、整理人类活动对土地影响的图片或文字资料,目的是引起学生对保护土壤的关注。第二部分活动过程。教材主要包括两个活动环节:一是“我们来关注土壤的现实状况”,意在引导学生提出问题,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和知识基础进行大胆预测,并主动探究解决问题的方法。二是“为什么会造成水土流失”,在资料的引导下选择要探究的问题,并针对问题做出合理的假设,引导学生设计实验方案展开探究活动。第三部分自由活动。自由活动设计了一个拓展活动指向:行动起来做保护土壤的小卫士。旨在引导学生关爱土壤,关爱环境,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并在此基础上让学生身体力行,从我做起,做一个保护土壤的宣传者和保护者,成为一名真正的保护土壤的小卫士。第四部分拓展活动。拓展活动则是通过“制造绿肥”的活动指向,让学生从事有意义的社会实践活动。
【学生分析】
学生通过前三课的学习对土壤的成分、一些动植物与土壤的相互作用关系有了一定的认识,掌握了一些有关土壤的知识,对学习这一课打下一定的基础。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目标:
1.引导学生通过各种途径了解我国土地资源现状,设计实验探究水土保持的方法。
2.通过了解意识到保护土壤的意义,并提出保护土壤的想法。
科学探究目标:
1.在好奇心的驱使下,对研究水土流失的实验表现出浓厚的探究兴趣,并能接纳他人的观点,完善自己的探究。
情感态度价值观:
1.愿意与同学交流,体验到合作交流可以更好地完善实验设计;
2.尊重实验中观察中的事实证据。
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
1.通过保护土壤资源的教育,意识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重要性。
【教学重点】引导学生通过各种途径了解我国土地资源现状,设计实验探究水土保持的方法。
【教学难点】设计实验探究水土保持的方法。
【器材准备】
学生准备:收集我国土地资源现状的资料、图片、文字;我国水土流失原因的资料、图片。
教师准备:实验器材烧杯、量筒、喷壶、土壤、草皮、水、自制土槽、直尺等。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师:看到同学们的精神头,老师就知道大家一定很喜欢上科学课,对吗?既然喜欢,我想同学们在课上也必定会有出色的表现,有没有信心?老师相信你们!
好!下面我们来观看一组画面,观看后请谈谈你的感受。
[PPT 3—PPT 8出示]课件出示图片。
生:观看画面后小组内交流观后感。
师:同学们说得非常好,老师也有同感,观看了这几幅画面,老师的心情也非常沉重,使我对我国的土壤现状不免有些担忧。环境遭到破坏,水土流失严重,长此下去,地球将没有人烟,后果会不堪设想。
土地是我们赖以生存的家园,我们的家园遭到了破坏,我们能无动于衷吗?(生:不能),那我们该怎样做呢?(保护我们的家园,保护土壤)
师:今天我们就一起来探究第十课《保护土壤》 (出示课题)
二、探究活动
(一)了解我国土壤现状。
师:要保护土壤,同学们首先我们要了解我国的土壤现状。你们对我国土壤的现实有多少了解呢?
小组交流收集到的我国土壤现状的资料、图片等。
[PPT9出示]班级内交流我国土壤现状。
[PPT 10出示]师小结:(出示课件)我国是一个人口众多的国家,人均耕地只有0.001平方千米,不到世界平均水平的三分之一,随着人口的不断增加,我国非农业用地还在逐年增加,人均耕地呈减少趋势,土地的人口压力越来越大。另外,我国有相当一部分土地难以开发利用。还有一些土质较差的土地。
师:提问人类的哪些活动破坏了土壤?
生:小组交流收集到的人类破坏土壤的行为。
生:学生交流讨论结果:水土受到垃圾、工厂污水等污染、
乱砍滥伐树木造成水土的流失严重
过度放牧使植被遭到破坏,水土流失严重等。
肆意的开采煤矿、非农业用地的增加
[PPT 11出示]播放人类活动破坏了土壤的视频。
师:以上我们了解了我国土壤受污染的状况,下面我们来了解一下我国水土流失给土壤造成的破坏以及水土流失的主要原因?
学生交流。
[PPT 12出示]水土流失的自然原因和人为原因:
自然原因:
土质疏松、裸露。
降雨量集中、冲刷力强等。
植被少,对地面保护性差。
[PPT 13出示]人为原因:
植被破坏严重,乱砍滥伐
不合理个耕作,过度放牧。
开矿以及其他工程建设对生态环境的破坏
师:以上我们了解了我国水土流失的自然原因。
师:了解了以上情况,我们如何来证明水土流失的严重性呢?
生:讨论如何用实验来证明水土流失的严重性。
三、实验活动:水土流失对比实验。
师:引导学生讨论交流实验方案,实验步骤等。
生:讨论设计实验方案并交流。
[PPT 14出示]水土流失对比实验方案。
实验物品:烧杯、量筒、喷壶、土壤、草皮、水、自制土槽。
不同条件:一个木槽内放入没有植物的土,另一个木槽内放入长满植物的土壤。
3.相同条件:水量、喷水高度、土层厚度、土槽的大小都一样。
[PPT 15出示]4.实验步骤:
1.一个木槽内放入没有植物的土,另一个木槽内放入长满植物的土壤。
2.用量筒量同样的水倒入喷壶中。
3.用喷壶分别向两个土槽内浇水。
5.注意事项:
1.土层厚度一样
2.水流高度、流量、时间要一样。
分组做实验。
生交流实验现象:有草皮覆盖的土槽内流下来的水比较少,而且比较清;没有草皮覆盖的土槽内流下来的比较多,而且比较浑浊。
[PPT 16出示]出示实验视频做总结。
[PPT 17出示]实验结论:水、土、植物是互相依存的。植物可以保护土不被水冲走,同时也使水不致于流失,有了土和水植物才能生存。没有植物的保护,土容易被水冲走,同时也容易使水流失;没有土和水植物也不能生存。
四、交流感受
师:通过以上的了解和学习想一想假如没有了土壤地球将会怎样?
生交流感受:
假如没有了土壤,地球上将没有植物,没有了植物人、动物就没有了食物和氧气,人类就户灭亡。地球将会变成一个荒球、冰球、死球,地球上将会是一片空白。
师:那么我们能为保护土壤做些什么?
学生交流。
[PPT 18出示]保护土壤视频。
[PPT 19出示]制定:我的土壤保护计划
爱护花草、多植树造林、不乱砍滥伐树木;
讲究卫生、不乱扔垃圾;
尽量不用塑料袋、减少白色污染;
不乱扔废旧电池、合理回收废旧电池;
尽量不用一次性筷子;
成立环保宣传小组,在校内外宣传;
五、拓展活动“制造绿肥”
[PPT 20出示]师:同学们,土地是我们赖以生存的家园,土壤是不可再生的资源,我们要节约和合理利用每一寸土地,同学们试着来做个实验,“制造绿肥”来代替土壤。方法是:收集落叶、果皮、菜叶,把它们与少量土壤、水混合在一起,再放几只蚯蚓集中在一个桶里,放置一段时间,试一试能不能制造出绿肥来。
[PPT 21出示]师:同学们,我国是个人多地少的国家,随着人口的不断增加,人均土地还在呈减少的趋势,土地问题已迫在眉睫,保护土壤已经成为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我国从1986年开始,每年的6月25日定为“土地日”,来提醒和动员我们每一个公民重视土地问题。那就让我们行动起来,“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做一名环保小卫士,珍惜每一寸土地,合理利用每一寸土地” 。
【板书设计】
保护土壤
保护我们的家园
保护土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