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修二第三章 第三节生活中两种常见的有机物(练习题)

文档属性

名称 必修二第三章 第三节生活中两种常见的有机物(练习题)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71.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20-03-10 21:25:0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三节 生活中两种常见的有机物(练习题)
1、选择题
1.下列有关乙酸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冰和乙酸的混合物俗称冰醋酸
B.具有酸的通性
C.酸性比碳酸的酸性强
D.与乙醇反应生成的有机物是乙酸乙酯
解析:选A A项,冰醋酸是纯净的乙酸,错误;B项,乙酸能够电离出H+,具有酸的通性,正确;C项,乙酸酸性比碳酸的酸性强,正确;D项,乙酸与乙醇发生酯化反应,生成乙酸乙酯,正确。
2.下列关于制取乙酸乙酯实验的说法错误的是(  )
A.制乙酸乙酯时,向乙醇中缓慢加入浓硫酸和乙酸
B.可将导管插入饱和碳酸钠溶液中收集反应生成的乙酸乙酯
C.1 mol乙醇与2 mol乙酸在浓硫酸催化作用下不能合成1 mol乙酸乙酯
D.除去乙酸乙酯中含有的乙酸,最好的处理方法是用足量饱和碳酸钠溶液洗涤后分液
解析:选B A项,制乙酸乙酯时,试剂的混合顺序,先加入乙醇,再向乙醇中缓慢加入浓硫酸和乙酸,正确;B项,导管不能插入饱和碳酸钠溶液液面以下,错误;C项,因为乙酸与乙醇生成乙酸乙酯的反应为可逆反应,所以1 mol 乙醇与2 mol乙酸在浓硫酸催化作用下不能合成1 mol 乙酸乙酯,正确;D项,Na2CO3能与乙酸反应,所以除去乙酸乙酯中含有的乙酸,最好的处理方法是用足量饱和碳酸钠溶液洗涤后分液,正确。
3.如图是某有机物分子的比例模型,黑色的是碳原子,白色的是氢原子。灰色的是氧原子。该物质不具有的性质是(  )
A.与NaOH溶液反应
B.与稀硫酸反应
C.发生酯化反应
D.使紫色石蕊溶液变红
解析:选B 由有机物分子的比例模型可知,该有机物为乙酸,能与NaOH溶液发生中和反应,能使酸碱指示剂变色,能与乙醇发生酯化反应。
4.(全国甲卷)下列各组中的物质均能发生加成反应的是(  )
A.乙烯和乙醇         B.苯和氯乙烯
C.乙酸和溴乙烷 D.丙烯和丙烷

解析:选B A项中,乙烯中有 键,能发生加成反应,乙醇中没有不饱和

键,不能发生加成反应。B项中,苯和氯乙烯都含有不饱和键,都能发生加成反应。C项中,

乙酸和溴乙烷都不能发生加成反应。D项中,丙烯中含有 键,能发生加成反应,

丙烷中没有不饱和键,不能发生加成反应。
5.下列关于乙酸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①乙酸易溶于水和乙醇,其水溶液能导电
②无水乙酸又称为冰醋酸,它是纯净物
③乙酸分子里有四个氢原子,所以它不是一元酸
④乙酸是一种重要的有机酸,常温下乙酸是有刺激性气味的液体
⑤1 mol乙酸与足量乙醇在浓硫酸作用下可生成88 g乙酸乙酯
⑥食醋中含有乙酸,乙酸可由乙醇氧化得到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⑥
C.①②④⑥ D.②④⑤⑥
解析:选C ①乙酸易溶于水和乙醇,是弱酸,其水溶液能导电,正确;②无水乙酸在低于16.6 ℃时像水一样会结冰,无水乙酸又称为冰醋酸,属于纯净物,正确;③乙酸属于一元酸,错误;④乙酸在常温下是有刺激性气味的液体,正确;⑤乙酸的酯化反应是可逆反应,不能进行到底,错误;⑥食醋中含有乙酸,乙醇连续被氧化成乙酸,正确。
6.如图为实验室制取少量乙酸乙酯的装置图,下列关于该实验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向a试管中先加入浓硫酸,然后边摇动试管边慢慢加入乙醇,再加冰醋酸
B.试管b中导气管下端管口不能浸入液面的原因是防止实验过程中发生倒吸现象
C.实验时加热试管a的目的是及时将乙酸乙酯蒸出并加快反应速率
D.试管b中饱和Na2CO3溶液的作用是吸收随乙酸乙酯蒸出的少量乙酸和乙醇
解析:选A A项,浓硫酸和其他液体混合时,应将浓硫酸慢慢加入到密度比它小的液体中,故应先向a中加入乙醇,然后边摇动试管边慢慢加入浓硫酸和冰醋酸;B项,加热过程中产生的乙醇和乙酸蒸气会溶于Na2CO3溶液中,易发生倒吸现象;C项,采取加热的方法是为了加快反应速率,同时将乙酸乙酯蒸出反应体系达到分离的目的;D项,乙酸和乙醇会溶于Na2CO3溶液中。
7.巴豆酸的结构简式为CH3—CH===CH—COOH。现有①氯化氢、②溴水、③纯碱溶液、④乙醇、⑤酸性高锰酸钾溶液,判断在一定条件下,能与巴豆酸反应的物质是(  )
A.只有②④⑤ B.只有①③④
C.只有①②③④ D.全部
解析:选D 根据巴豆酸的结构简式可知,该分子中含有的官能团是碳碳双键和羧基,碳碳双键能与HCl、溴水发生加成反应,能与酸性高锰酸钾溶液发生氧化反应,羧基能与纯碱反应生成CO2,能与乙醇发生酯化反应,所以①~⑤ 的物质都能发生反应。
8.某有机物n g,跟足量金属钠反应生成V L H2,另取n g该有机物与足量碳酸氢钠作用生成V L CO2(同一状况),该有机物分子中含有的官能团为(  )
A.含一个羧基和一个羟基
B.含两个羧基
C.只含一个羧基
D.含两个羟基
解析:选A 羧基和羟基均与钠发生反应,羧基可与NaHCO3反应,羟基不能。由2—COOH(或—OH)~2Na~H2、—COOH~NaHCO3~CO2和V(H2)=V (CO2)知,—COOH与—OH的个数比为1∶1。
9.以下用于除去乙酸乙酯中乙酸和乙醇杂质的最好试剂是(  )
A.饱和碳酸钠溶液 B.氢氧化钠溶液
C.苯 D.水
解析:选A 乙酸乙酯难溶于饱和Na2CO3溶液,乙酸与Na2CO3反应生成CH3COONa溶于水而除去,乙醇易溶于Na2CO3溶液而除去;NaOH溶液能与乙酸乙酯反应,若选用NaOH溶液,会使乙酸乙酯被消耗,甚至得不到乙酸乙酯。
10.山西老陈醋素有“天下第一醋”的盛誉。食醋中含有乙酸,下列关于乙酸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乙酸是有刺激性气味的液体
B.乙酸分子中含有4个氢原子,是四元弱酸
C.乙酸中的乙醇可用直接加热蒸馏的方法除去
D.乙酸酸性较弱,不能使紫色石蕊溶液变红
解析:选A 乙酸中只有羧基中的氢原子才能电离,是一元弱酸,B项错误;直接加热时乙酸与乙醇能发生反应生成乙酸乙酯,且乙酸也易挥发,应先与碱混合反应后再蒸馏出乙醇,最后加入硫酸蒸馏出乙酸,C项错误;乙酸是弱酸,但能使紫色石蕊溶液变红,D项错误。
11.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乙醇和乙酸都是常用调味品的主要成分
B.乙醇和乙酸的沸点和熔点都比C2H6、C2H4的沸点和熔点高
C.乙醇和乙酸都能发生氧化反应
D.乙醇和乙酸之间能发生酯化反应,酯化反应不是可逆反应
解析:选D 乙醇和乙酸是常用调味品——酒和醋的主要成分,正确;乙醇和乙酸在常温下为液态,C2H6、C2H4常温下为气态,正确;乙醇和乙酸在空气中都能燃烧而发生氧化反应,正确;乙酸和乙醇的酯化反应是可逆反应,反应不能进行到底,错误。
12.下列有机物中,既能跟金属钠反应放出氢气,又能发生酯化反应,还能发生催化氧化反应的是(  )
A.乙酸          B.乙醇
C.乙酸乙酯 D.水
解析:选B 乙酸不能发生催化氧化反应,乙酸乙酯不能发生题中所说的任何反应,水只能与金属钠反应,只有乙醇既能跟金属钠反应放出氢气,又能发生酯化反应,还能发生催化氧化反应生成乙醛。
13.实验室用乙酸、乙醇、浓硫酸制取乙酸乙酯,加热蒸馏后,在饱和Na2CO3溶液的液面上得到无色油状液体,当振荡混合物时,有气泡产生,主要原因可能是(  )
A.有部分H2SO4被蒸馏出来
B.有部分未反应的乙醇被蒸馏出来
C.有部分未反应的乙酸被蒸馏出来
D.有部分乙酸乙酯与碳酸钠反应
解析:选C 制取乙酸乙酯时,加热挥发的乙酸会随蒸气进入碳酸钠溶液中,而乙酸的酸性比碳酸强,所以会有二氧化碳生成。
二、非选择题
1.现有乙酸乙酯、乙酸、乙醇的混合物,如图是分离操作步骤流程图。请回答下列问题:

(1)加入试剂:a________________,b______________。
(2)分离方法:①________,②________,③________。
(3)物质名称:A________,C________,E________。
解析:用饱和Na2CO3溶液可除去乙酸乙酯中的乙酸和乙醇,由于乙酸乙酯难溶于水,可用分液漏斗将其分离出来,故A为乙酸乙酯,B为CH3COONa、乙醇、Na2CO3溶液的混合物,再通过蒸馏的方法蒸出乙醇,则E为乙醇。C为CH3COONa、Na2CO3的混合液,加入比CH3COOH强的酸(如稀硫酸)可将CH3COONa转化为醋酸再蒸馏得醋酸。
答案:(1)饱和Na2CO3溶液 稀硫酸
(2)分液 蒸馏 蒸馏
(3)乙酸乙酯 乙酸钠、碳酸钠 乙醇
2.某化学兴趣小组用甲、乙两套装置(如图所示)进行乙酸与乙醇酯化反应的实验。

回答下列问题:
(1)乙装置中长玻璃导管c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冷凝水应该从__________进入。
(2)甲、乙两套装置中效果比较好的装置是________,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实验过程中选用的用品及试剂有:
①碎瓷片,作用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乙酸、乙醇以及__________________,该试剂作用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试管A和锥形瓶B内装的是__________________,其作用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乙装置中长玻璃导管c的作用是平衡气压,冷凝回流。冷凝水从b口进,a口出冷凝效果好。甲、乙两装置相比较,可看出乙装置更好,因为其冷凝效果好。液体加热时为防暴沸应加入碎瓷片,而反应的催化剂和吸水剂为浓H2SO4。为了溶解乙醇,使乙酸充分反应,降低乙酸乙酯的溶解度而便于收集较纯净的乙酸乙酯,所以试管A及锥形瓶B中盛放的是饱和Na2CO3溶液。
答案:(1)平衡气压、冷凝回流 b
(2)乙 其冷凝效果更好,同时减少酯的挥发
(3)①防暴沸 ②浓硫酸 作催化剂和吸水剂
③饱和Na2CO3溶液 溶解乙醇,反应乙酸,降低乙酸乙酯的溶解度
3.分子式为C2H6O的有机化合物A具有如下性质:
①A+Na―→慢慢产生气泡;
②A+CH3COOH有香味的物质。
(1)根据上述信息,对该化合物可作出的判断是________(填字母)。
A.一定含有—OH
B.一定含有—COOH
C.有机化合物A为乙醇
D.有机化合物A为乙酸
(2)含A的体积分数为75%的水溶液可以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A与金属钠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化合物A和CH3COOH反应生成的有香味的物质的结构简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1)根据A的分子式及A的化学性质推知A为乙醇。
(2)体积分数为75%的乙醇溶液在医疗上用作消毒剂。
(4)乙醇和CH3COOH能发生酯化反应生成乙酸乙酯。
答案:(1)AC (2)消毒剂
(3)2CH3CH2OH+2Na―→2CH3CH2ONa+H2↑
(4)CH3COOCH2CH3
4.已知:①从石油中获得是目前工业上生产A的主要途径,A的产量通常用来衡量一个国家的石油化工发展水平;②2CH3CHO+O22CH3COOH。现以A为主要原料合成乙酸乙酯,其合成路线如下图所示。

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A的结构简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B、D分子中的官能团名称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
(3)写出下列反应的反应类型:①________,②________,④________。
(4)写出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据①可判断出A为乙烯,再根据合成路线及反应条件可得出B为CH3CH2OH,C为CH3CHO,D为CH3COOH。
答案:(1)CH2===CH2
(2)羟基 羧基
(3)①加成反应 ②氧化反应 ④酯化反应(或取代反应)
(4)①CH2===CH2+H2OCH3CH2OH
②2CH3CH2OH+O22CH3CHO+2H2O
④CH3COOH+HOCH2CH3
CH3COOCH2CH3+H2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