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计制作一个保温杯》
【教材分析】
《设计制作一个保温杯》是教科版五年级下册《热》单元的第八课,教材包括三个活动:
活动一:通过对比实验,让学生认识到保温效果与盛器材料有关,热的良导体吸热快,散热也快,散热效果好;而热的不良导体吸热慢,散热也慢,保温效果好。
活动二:在不改变盛器材料的基础上,通过对比实验寻找更好的保温的方法,并能用所学知识解释。
活动三:制作一个保温杯,并通过保藏冰块的比赛活动,检测研究制作的保温杯的效果。
【学生分析】
学生通过前几课的学习,已经认识到“热”是可以传递的,且不同的材料传热的本领是不同的,但对传热能力与保温之间的关系的认识不清晰。希望通过对本课热的良导体和不良导体的再学习,能对生活中的一些现象作出正确的解释,比如人们为什么会把用棉被盖在冰柜上,为什么冬天用手摸金属和木头时,会感到金属比较冷等等。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
热的不良导体,可以减慢物体热量的散失。
过程与方法:
1.研究哪种保温方法保温效果较好。
2.根据热传递的原理设计制作保温杯。
情感、态度、价值观:
激发设计研究保温杯的兴趣,能不断进行尝试和创新。
【教学重点】寻找好的保温效果的方法,并以此制作保温杯。
【教学难点】理解保温与材料之间的关系。
【教学准备】
小组材料:不锈钢杯、塑料杯、热水、温度计、毛巾、配套的不锈钢杯盖、泡沫塑料、记录表等。
【教学过程】
一、水温凉的快慢是否与杯子的材料有关?
课前准备:各小组桌上有不同材料(金属杯、竹杯)的杯子
1.出示课题:《设计制作一个保温杯》。【PPT出示P1】
2.保温是什么意思?评价保温杯做的好不好主要看什么?
3.每个小组桌上都有一个大小差不多的杯子,请同学们做一个保温杯,一会我们比比哪个组的效果好!
4.(引导学生发现不公,若是学生自己提出因材料不同比赛不公平更佳。)引导争论,不同材料保温效果不一样,猜测结论,说明猜测的依据。
5.不同材料的保温效果实验:【微课】
6.得出结论:不同的材料保温效果不同,热的不良导体保温效果好,热的良导体保温效果差。换名话:热的良导体吸热快散热也快。【出示PPT:P2】
举例说明:冬天,手要放在桌面上,你希望这个桌面是木头制还是金属制的?
夏天,手要放在桌面上,你希望这个桌面是木头制还是金属制的?
7.鉴别两个不同保温杯的优劣。
二、寻找增加保温效果的方法
1.既然杯子材料确实与保温效果有关系,那就统一换成金属杯子。有什么好办法让杯中的热水凉得慢一些呢?
2.小组讨论:使热水凉得慢的办法。老师板书列出
3.你们认为那种保温办法最好? 如何证明
4.学生实验。(应保证学生在活动中有充分的时间,实验前,教师引导学生通过讨论明确实验中应注意的事项:哪些变量必须保持相同,如倒入杯内的水量和温度;什么时候测水温;至少需要几个温度计;温度计的原始温度是不相同等相关因素。)【出示PPT:P3】
5.统计数据,交流实验结果。谁能用我们所学的知识解释?
三、做一个保温杯
1.利用提供的材料制作保温杯。
2.保藏一块相同大小的冰块,五分钟后,剩余冰块最大的组得胜。【出示PPT:P4】
四、拓展
我们有办法制作一个保温杯让物体始终保持原来的温度吗?
小结:保温杯只能减缓物体温度的变化,而不能保持物体原来的温度不变。
【板书设计】
8.设计制作一个保温杯
热的良导体 散热效果好
热的不良导体 保温效果好
【实验记录表】
保温效果实验记录表
杯子状况 开始温度℃ 5分钟后温度℃ 降温多少℃
【作业辅导】
1.若使用最好的保温材料和最高水准技术制作的保温杯( A )让水温不变。
A.不能 B.能 C.无法确定
2.向保温杯中倒入90℃热水,加盖柠紧,三分钟后用手摸这个保温杯的外壁,若外壁冰凉则说明这个保温杯( B )。
A.保温效果差 B.保温效果好
3.夏天,商家将冷柜盖上棉被,是因为棉被是( B )。
A.热的不良导体,减少冷柜中冷气外泄
B.热的不良导体,减少空气中热量传入
4.刚倒的开水太烫,我们可以将杯子浸入自来水中,这比将杯子放在空间中自然冷却要快得多,这说明( B )
A.空气比水的散热效果好 B. 水比空气的散热效果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