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生物7.3.3生物进化的原因课件(共27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生物7.3.3生物进化的原因课件(共27张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4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生物学
更新时间 2020-03-11 09:01:1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27张PPT)
第七单元 生物圈中生命的延续和发展
第三章 生物起源和生物进化
第三节 生物进化的原因


八年级生物组
主备人: 凌云
议课时间:4月1日
授课时间:第六周

学习目标(1分钟)
1、描述生物进化的原因。
2、概述自然选择学说的主要内容。

重点
难点
自学指导一(5分钟)
阅读课本62-65页,完成下列内容:
1、桦尺蛾体色(深色、浅色)的变异是产生在曼彻斯特环境改变之前还是之后?
2、黑色桦尺蛾由少数逐渐变为多数,主要是受什么的影响?
3、什么是保护色,保护色对动物的生存有什么意义?
4、动物的保护色是怎样形成的?
1、桦尺蛾体色(深色、浅色)的变异是产生在曼彻斯特环境改变之前还是之后?
自学检测一(7分钟)
桦尺蛾体色(深色、浅色)的变异是产生在曼彻斯特环境改变之前。
黑色树干上的桦尺蛾
1850年:浅色多数,深色少数
1950年:深色多数,浅色少数
长满地衣树干上的桦尺蛾
黑色桦尺蛾由少数逐渐变为多数,主要是受什么的影响?
黑色桦尺蛾由少数逐渐变为多数,主要受环境的影响,由于烟熏使树皮颜色变深,深色桦尺蛾因为与环境颜色接近容易躲避天敌而存活下来,并繁衍自己的后代。
冬天的雷鸟
夏天的雷鸟

动物的体色与周围环境的色彩非常相似。
保护色
意义:具有保护色的动物不易被其他动物所发现,这对它躲避敌害或者捕食猎物是十分有利的。
几种不同环境中的蛙
泥土上的蛙

落叶上的蛙

绿叶上的蛙

枯叶上的蛙

警戒色
指某些有恶臭和毒刺的动物和昆虫所具有的鲜艳色彩和斑纹。使敌害易于识别,避免自身遭到攻击。
兰花螳螂
某些动物的形态、颜色或斑纹等跟另外一种动物、植物或周围自然界的物体相似,借以保护自身,免受侵害的现象。
拟态
竹节虫
枯叶蝶
【探究实验】模拟保护色的形成过程
2、作出假设
3、制定计划
放有各种颜色
小纸片的彩纸
1、提出问题
保护色是如何形成的呢?
保护色的形成与环境有关。
4、动物的保护色是怎样形成的?
体表颜色与环境颜色相似的动物能更好地生存下来,一代一代遗传下去,就逐渐形成了与环境颜色一致的保护色。
保护色的形成是环境对动物进行选择的结果。
(内部原因)内因:遗传和变异
(外部原因)外因:环境的改变
生物只有适应不断变化的环境才能生存和繁衍。

分析生物进化的原因

点拨运用(2分钟)
阅读课本65-66页,完成下列内容:
自学指导二(6分钟)
1、谁提出了自然选择学说?
2、自然选择学说包括哪些主要内容?
3、什么是自然选择?其意义是什么?
4、用自然选择学说解释长颈鹿长颈的形成原因?
1、谁提出了自然选择学说
自学检测二(7分钟)
达尔文提出了自然选择学说。
2、自然选择学说包括哪些主要内容?
过度繁殖(前提):在自然界,生物普遍具有很强的繁殖能力,能够产生大量的后代。
生存斗争(手段、动力):生物赖以生存的食物和空间都是非常有限的。任何生物要生存下去,就得为获取足够的食物和空间而进行生存斗争。
遗传和变异(基础、内因):在自然界中,生物个体都有遗传和变异的特性,有些变异是可遗传的,有些则是不可遗传的;有些变异是有利于生物生存(有利变异);有些变异则不利于生物的生存(不利变异)。
适者生存(结果):只有那些具有有利变异的个体,在生存斗争中才容易生存下来,并将这些变异遗传给下一代,而具有不利变异的个体则容易被淘汰。
过度繁殖
导致
生存斗争
适应者生存(具有有利变异的个体)
不适者被淘汰(具有不利变异的个体)
结果
达尔文自然选择学说的四个内容是相辅相成的,四者的关系如下:
3、什么是自然选择?其意义是什么?
概念:自然界中的生物,通过激烈的生存斗争,适应者生存,不适应者被淘汰,这就是自然选择。
意义:生物通过遗传、变异和自然选择,不断进化。
注意:生物的变异是不定向的,而自然选择是定向的。自然选择使生物向着适应环境的方向发展。
4.用自然选择学说解释长颈鹿长颈的形成原因。
古代的长颈鹿,有颈长一些的和颈短一些的,颈的 长短是可以遗传的。
在环境条件发生变化,如缺乏青草的时候,颈长的可以吃到高处的树叶,就容易生存下来,并且繁殖后代。
颈短的吃不到足够的树叶,活下来的可能性就很小,留下来的后代也更少。经过许多代以后,颈短的就被淘汰,颈长的特征越来越显著。因此,我们现在看到的长颈鹿都是颈长的。
即时演练
1.在某个经常刮大风的海岛上,有许多无翅和残翅的昆虫。请分析,在这个海岛上,为什么无翅和残翅的昆虫特别多?
这是自然选择的结果。由于这些海岛上经常刮大风,那些有翅能飞但翅膀不够强大的昆虫,就常常被大风吹到海里,因而生存和繁殖后代的机会较少。而无翅或残翅的昆虫,由于不能飞翔,就不容易被风吹到海里,因而生存和繁殖后代的机会就多。经过一段时间的自然选择之后,岛上无翅的昆虫就特别多。
2、猎豹追捕斑马时,猎豹奔跑速度越快,就越容易捕获到斑马而获得食物;斑马跑得越快,就越有利于躲避敌害而生存下来。就奔跑而言,它们两者是如何进化的?
答:就奔跑而言,猎豹和斑马相互促进了对方的进化,进化结果是猎豹和斑马的奔跑速度越来越快。
1、保护色:动物的体色与周围环境的色彩非常相似。
2、环境的改变是生物进化的外因。
3、达尔文自然选择学说的主要内容:过度繁殖、生存斗争、遗传和变异、适者生存。
4.自然选择:自然界中的生物,通过激烈的生存斗争,适应者生存,不适应者被淘汰,这就是自然选择。

课堂小结(2分钟)
1.在1850—1950年间,英国曼彻斯特地区的浅色桦尺蛾成虫由多变少,深色桦尺蛾成虫则由少变多,对此现象较为合理的解释是(  )
A.浅色桦尺蛾个体体色逐渐变深
B.像树皮一样,多数桦尺蛾的体表被熏成深色
C.环境的变化对浅色桦尺蛾的生存不利,对深色桦尺蛾的生存有利
D.深色桦尺蛾的个体繁殖能力比浅色桦尺蛾的个体繁殖能力强
2.下列哪一项不是保护色(  )
A.绿色稻田中的青蛙为绿色
B.肥沃土壤中的蚯蚓为黑色
C.金环蛇身上的耀眼斑纹
D.早春的青蛙为土色

当堂训练(15分钟)

3.解释生物进化的原因,目前人们普遍接受的是达尔文的自然选择学说,以下关键词能正确概述自然选择学说内容的一组是(  )
①自然发生 ②物种不变 ③过度繁殖 ④环境污染 ⑤生存斗争 ⑥遗传、变异 ⑦适者生存
A.①②③⑦   B.④⑤⑥⑦   
C.①③④⑤   D.③⑤⑥⑦
4.达尔文认为实现自然选择主要是通过________来完成的(  )
A.过度繁殖 B.遗传和变异 C.生存斗争 D.适者生存
5、用达尔文的进化论观点分析:虽然是同一种鸟类但它们的喙形不同,这是(  )
A.自然选择的结果 B.生存竞争的结果
C.环境进化的结果 D.人工选择的结果



6.下列事例不属于自然选择的是(  )
A.长颈鹿长颈的形成
B.雷鸟的体色与周围环境的色彩非常相似
C.同一种鸟可形成不同的喙形
D.克隆羊的培育过程
7.近年来,抗生素的滥用致使很多致病细菌具有一定的耐药性。根据达尔文的进化论分析,耐药细菌越来越多的主要原因是(  )
A.细菌繁殖的后代很多,抗生素用量不够
B.抗生素诱导细菌定向发生了耐药性变异
C.抗生素选择了发生耐药变异的个体生存下来
D.耐药细菌繁殖能力比不耐药细菌繁殖能力强


板书设计
一、保护色的形成
保护色的形成是环境对动物进行选择的结果。
二、达尔文的自然选择学说
1、过度繁殖
2、生存斗争
3、遗传和变异
4、适者生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