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课 强化中央集权的北宋政治 同步练习(解析版)

文档属性

名称 第7课 强化中央集权的北宋政治 同步练习(解析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433.9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北师大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0-03-10 20:40:1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7课强化中央集权的北宋政治
同步练习(解析版)
1.历史上“黄袍加身”“杯酒释兵权”的典故与下列哪一人物有关
A.赵匡胤
B.李隆基
C.李世民
D.朱温
2.《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是去年热播电视剧,剧中女主角盛明兰的父亲盛宏最初是在扬州做官,其职责是与守臣共同签书以裁决兵民、户口、赋役等事,分散知州的权力并对其进行有效监督。由此可知盛宏所任官职是
A.枢密使
B.通判
C.转运使
D.市舶使
3.为防止唐末以来武将跋扈的弊端重现,宋朝在地方采取的措施是
A.分化事权削弱相权
B.发展科举制
C.派文臣担任州县长官
D.与辽议和
4.下图中是宋朝的一位皇帝用这种办法解除了一些大将和节度使的权力,从而加强了中央集权。他是( )

A.宋太祖
B.宋太宗
C.宋真宗
D.宋高宗
5.唐朝末年以来,武将拥兵自重,致政权更迭、战乱不休。宋太祖接受这一历史教训,采取的措施不包括
A.推行重文轻武政策
B.禁军将领有领兵之权却无发兵之权
C.军队将领定期换防
D.设通判节制武将
6.宋初用“分化事权”方法达到加强中央集权的目的。下列体现这一方法的措施是
①在中央,宰相之下设若干副相
②地方知州三年一轮换
③地方上设置通判一职
④重用文臣掌握军政大权。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7.宋初的大将曹翰有诗云“曾因国难披金甲,不为家贫卖宝刀”;当时有谚语曰“做人莫做军,做铁莫做针。”下列关于宋代“重文轻武”政策的说法错误的是
A.目的是防止武将专横跋扈,但轻视军队
B.文臣统兵,军队战斗力削弱
C.使宋代读书风气浓厚,社会文化素养提高,有利于社会的安定
D.造就了宋代科技发达、文化昌盛、人才辈出的文治局面
8.宋朝注重发展文教事业,改革发展科举制。当时最受欢迎的科目是(? ?)
A.进士 B.明经 C.明法 D.明字
9.唐朝灭亡之后,形成五代十国,当时战乱不止,人民生活困苦不堪。结束五代十国分裂局面的是( )
A.后梁 B.后周 C.南宋 D.北宋
10.“既非副贰,又非属官,故常与知州争权。每云:‘我是郡监,朝廷使我监汝!’举动为其所制。”上述材料描述的是
A.西汉的刺史
B.唐朝的刑部
C.北宋的通判
D.明朝的厂卫
11.宋太祖设置通判的主要目的是
A.削弱宰相权力
B.防止武将专横跋扈
C.分散知州权力
D.把地方财赋收归中央
12.湖州安定书院是传授湖学的重要场所,是为纪念胡瑗(安定先生)而建。它的创立主要与当时朝廷推行的崇文抑武策略有关。据此推断,湖州安定书院最有可能出现于
A.西汉
B.唐朝
C.北宋
D.清朝


13.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宋太祖)一日召见赵普问曰:“自唐季以来,数十年间,帝王凡易十姓,兵革不息,生灵涂地,其故何哉?吾欲息兵定长久之计,其道何如?”,普曰:“陛下之言及此,天下人神之福也。此非他故,方镇太重,君弱臣强而已。今所以治之亦无他奇巧,惟削夺其权,制其钱谷,收其精兵,则天下自安矣。”语未毕,上曰:“卿勿复言,吾已喻矣!”
(1)根据材料分析,赵普认为唐末以来政局动荡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2)在材料中找出赵普给宋太祖提出的解决措施。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宋太祖的具体做法。
(3)通过以上措施达到了怎样的效果?
14.阅读下列材料,完成相关任务。
一日,(太祖)召赵普问曰:“天下自唐季以来,数十年间,帝王凡易十姓,兵革不息,苍生涂地,其故何也?吾欲息天下之兵,为国家建长久之计,其道何如?”普曰“陛下之言及此,天地人神之福也。唐季以来,战斗不息,国家不安者,其故非他故,方镇太重,君弱臣强而已矣。今所以治之,无他奇巧也,惟稍夺其权,制其钱谷,收其精兵,则天下自安矣。”
——[宋]司马光《涑水纪闻》卷一
(1)赵普认为五代时期政权更替频繁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2)宋太祖 “收其精兵”,关联的历史故事是 。
(3)赵普所说的“权” “钱” “兵”指的是什么? 宋太祖对此采取了那些措施?
15.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宋太祖曾说:“朕选儒臣干事者百余人,分治大藩,即使他们都贪浊,也不及武臣一人为害之大”。
材料二 宋太祖还通过扩大科举考试的录取名额,以满足用文官取代武将当地方官的需要。在他统治的二十多年内,科举考试登第的有近万人。
——以上两则材料均摘编自吴泰《中国历史大讲堂 宋朝史话》
(1)材料一中,宋太祖在这种思想指导下派怎样的官员来“分治大藩”?
(2)材料二反映了宋朝注重发展什么事业?科举制的发展对宋代社会产生了什么影响?
(3)以上两则材料共同反映了宋朝时期的什么政策?
16.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做人莫做军,做铁莫做针。
材料二 富家不用买良田,书中自有千钟粟。安居不用架高堂,书中自有黄金屋。出门莫恨无人随,书中车马多如簇。娶妻莫恨无良媒,书中自有颜如玉。男儿若遂平生志,六经勤向窗前读。
材料三 如下图。

(1)材料一、材料二反映了宋朝统治者实行的什么政策?
(2)宋朝统治者实行这一政策的目的是什么?有何影响?
(3)材料三中宋朝科举考试的人数大大增加,其原因是什么?产生了什么作用?
17.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宋太祖)一日召见赵普曰:“天下自唐季以来数十年间,帝王凡易八姓,战争不息,生民涂地,其故何也?吾欲息天下之兵,为国家长久之计,其道何如?”普曰:“……此无他故,方镇太重,君弱臣强而已。……惟稍夺其权,制其钱谷,收其精兵,天下自安矣”。
——续《资治通鉴长编》
材料二:(宋太祖)因谓(赵)普曰:“五代方镇残虐,民受其祸,朕今选儒臣干事者百余治大藩,纵皆贪浊,亦未及武臣一人也。”
(1)北宋建立于哪一年?建立者是谁?材料一的“方镇太重,君弱臣强”是指唐朝末年的什么现象?
(2)为了“制其钱谷”,宋太祖采取了什么措施?为了分化地方知州的权力,宋太祖设置了什么官职?
(3)材料二反映了宋朝统治者的什么政策?

18.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下图是人物图像。

材料二:当今方镇太重,君弱臣强,……稍夺其权,制其钱谷,收其精兵,则天下自安矣。
——赵普
材料三: 做人莫做军,做铁莫做针。
——谚语
(1)材料一图片的人物是我国历史著名的一代君主。请说出他的姓名以及建立的朝代名称?
(2)此君主针对材料二的“夺其权”、“收其精兵”分别采取了什么措施?
(3)材料三中的“做人莫做军”是由当时政府的哪一政策的实施导致的?实施这一政策的目的是什么?为了适应这一政策,政府在发展文教事业方面是如何做的?



参考答案
1.A
【解析】
依据题干和结合所学知识,公元959年,后周世宗柴荣病死,年仅7岁的幼帝即位。殿前都点检赵匡胤等掌握实权,密谋取而代之。第二年,赵匡胤以契丹和北汉发兵南下为借口,率兵出征。大军行至陈桥驿,将士把黄袍加在赵匡胤身上,拥立他为皇帝。赵匡胤改国号为“宋”。赵匡胤即宋太祖”。961年,赵匡胤召集石守信、王审琦、高怀德等禁军将领举行酒宴会,以威胁和利诱相结合的手段,解除了他们的兵权,史称“杯酒释兵权”。A选项符合题意;唐玄宗,就是李隆基,统治前期被后世称为“开元盛世”;B选项不符合题意;唐太宗,就是李世民,统治时期被后世称为“贞观之治”;C选项不符合题意;朱温,灭亡唐朝,后梁的建立者。D选项不符合题意;故选:A。
2.B
【解析】
根据所学可知,北宋为加强中央集权,在地方设通判分散知州权力,并对地方官员进行监督,依据材料“其职责是与守臣共同签书以裁决兵民、户口、赋役等事,分散知州的权力并对其进行有效监督”可知,盛宏所任官职是通判,故B正确。枢密使是宋朝设置的分散宰相军权的官员,A项错误。转运使的任务是把地方的财赋收归中央,C项错误。市舶司是管理港口事务的,D项错误。ACD不符合题意,排除,故选B。
3.C
【解析】
根据所学可知,宋朝采取派文臣担任州县长官,重文轻武,这样就防止了唐末以来武将跋扈的弊端重现,故C符合题意。题干是说地方上的措施,分化事权削弱相权是中央措施,发展科举制是文化措施,与辽议和是外部措施,故ABD均不符合题意。故选C。
4.A
【解析】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961年,宋太祖赵匡胤召集石守信等禁军将领举行酒宴会,以威胁和利诱相结合的手段,解除了他们的兵权,史称“杯酒释兵权”。这样就把全国的武装力量的最高统帅权收回了皇帝手中,有效的加强了中央集权。因此只有选项A符合题意,故选A。
5.D
【解析】
依据所学可知,宋朝把中央集权强化到前所未有的程度,皇权大大加强。宋太祖首先在军事上解除禁军将领的兵权,牢牢地控制军队,并控制对军队的调动,使禁军将领有握兵之重而无发兵之权;经常调换军队将领,使兵不识将,将不专兵;在中央,宋太祖防止宰相权力过大,采取分化事权的办法,削弱相权;宋朝宰相往往不止一人,宰相之下设若干副宰相,并设立多重机构,分割相权。在地方,为加强控制,派文臣担任各地州县的长官,实施三年一换的制度,还在各州府设立通判,以分知州的权力;下令取消节度使收税的权力,税收由中央掌控,后来又在地方设置转运使,把地方财赋收归中央,故ABC属于采取的措施,不合题意。唐朝末年以来,武将拥兵自重,致政权更迭、战乱不休。宋太祖接受这一历史教训,采取的措施不包括设通判节制武将,故D符合题意。故此题选D。
6.C
【解析】
依据所学可知,宋朝把中央集权强化到前所未有的程度,皇权大大加强。在中央,宋太祖防止宰相权力过大,采取分化事权的办法,削弱相权;宋朝宰相往往不止一人,宰相之下设若干副宰相,并设立多重机构,分割相权。在地方,各州府设立通判,以分知州的权力;下令取消节度使收税的权力,税收由中央掌控,后来又在地方设置转运使,把地方财赋收归中央。通过上述措施,宋朝把中央集权强化到前所未有的程度,皇权大大加强。①在中央,宰相之下设若干副相和③地方上设置通判一职可以体现宋初用“分化事权”方法。故C符合题意。故此题选C。
7.A
【解析】
依据所学知识可知,宋朝时期,为了避免出现唐朝末期藩镇割据的局面,实行重文轻武的政策,使宋代读书风气浓厚,社会文化素养提高,有利于社会的安定,造就了宋代科技发达、文化昌盛、人才辈出的文治局面,但是文臣统兵,使得军队战斗力削弱,BCD三项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A项说法错误,符合题意;故选A。
8.A
【解析】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北宋考试内容分为常科和制科。常科也就是常考科目有:进士、九经、五经、明经、明法等科,其中除了进士科以外,其他科目称之为“诸科”,宋之后进士科成为唯一考试科目。所以A符合题意,BCD不符合题意,故选择A。
9.D
【解析】
依据所学可知,唐朝灭亡之后,形成五代十国,当时战乱不止,人民生活困苦不堪宋太祖赵匡胤结束了五代十国分裂局面。D项符合题意;ABC三项不符合题意;故此题选D。
10.C
【解析】
根据题干给出的“与知州争权”可知评述的是北宋的通判。宋太祖时期加强中央集权,在地方,为加强控制,派文臣担任各地州县的长官,实施三年一换的制度,还在各州府设立通判,以分知州的权力,C符合题意。ABD项与题干“与知州争权”不符,所以ABD不符合题意,故选择C。
11.C
【解析】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通判是“通判州事”或“知事通判”的简称。宋初,为了加强对地方官的监察和控制,防止知州职权过重,专擅作大,宋太祖创设“通判”一职。主要目的分散知州权力,C符合题意。削弱宰相权力与通判的设置无关,A不符合题意。为防止武将专横跋扈,北宋实行重文轻武政策,B不符合题意。为把地方财赋收归中央设置的是转运使,D不符合题意。所以ABD不符合题意,故选择C。
12.C
【解析】
根据“它的创立主要与当时朝廷推行的崇文抑武策略有关”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为防止唐末以来武将专横跋扈的弊端重现,宋太祖推行重文轻武政策,抑制武将,提升文官地位。据此推断,湖州安定书院最有可能出现于北宋。所以C符合题意,ABD不符合题意,故选择C。
13.(1)原因:藩镇太重,君弱臣强。
(2)措施:削夺其权,制其钱谷,收其精兵。
具体做法:
①削夺其权:在中央削弱相权;在地方派文臣担任各地州县长官,并实行三年一换制度;设置通判,以分知州权力。
②制其钱谷:取消节度使的收税权力;设置转运使,把地方财赋收归中央。
③收其精兵:解除禁军将领的兵权;控制对军队的调动;军队将领定期换防。
(3)宋朝把中央集权强化到前所未有的程度,皇权大大加强。
【解析】
(1)根据材料“此非他故,方镇太重,君弱臣强而已。今所以治之,亦无他奇巧,惟稍夺其权,制其钱谷,收其精兵,则天下自安矣”,可知赵普认为唐末以来政局动荡的根本原因是藩镇的节度使兵权太重、君弱臣强。
(2)赵普所说的“权”指实权;“钱”措地方财赋;“兵”指精兵。他提出的解决的办法是稍夺其权,制其钱谷,收其精兵。针对赵普所说的“权”“钱”“兵”,宋太祖采取的措施是派文臣担任各地州县的长官,陆续取代原来藩镇手下的爪牙。为防止知州的权利过大难以控制,实施三年一换的制度,频繁调动州县长官;还在各州府设置通判,以分知州的权力。宋太祖还下令取消节度使收税的权利,除各州留一部分用作地方的必要支出外,其余一切税收由中央掌控。后来又陆续在地方设置转运使,把地方财赋收归中央。在军事上解除禁军将领的兵权,牢牢地控制军队,并控制对军队的调动,使禁军将领有握兵之重而无发兵之权;经常调换军队将领,使兵不识将,将不专兵,只有皇帝拥有发兵权。
(3)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宋太祖的这些措施把中央集权强化到前所未有的程度,皇权大大加强。
14.(1)方镇太重,君弱臣强
(2)杯酒释兵权
(3)“权”指节度使的行政权力。宋太祖委派文官担任地方州县长官,剥夺了节度使的行政权力。
“钱” 指地方财权;宋太祖取消节度使收税权力,除各州留一部分用作地方必要支出外,其余一切税收有中央掌控;在地方设转运使,把地方财赋收归中央。
“兵”指的是禁军将领兵权。解除禁军将领兵权,加强对军队的调动,定期换防,使得兵不识将,将不专兵。
【解析】
(1)根据材料信息“方镇太重,君弱臣强而已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赵普认为五代时期政权更替频繁的主要原因是方镇太重,君弱臣强。
(2)根据材料“惟稍夺其权,制其钱谷,收其精兵,则天下自安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北宋为了“收其精兵”所采取的措施是杯酒释兵权,借此剥夺了朝中大将的兵权。故宋太祖 “收其精兵”,关联的历史故事是杯酒释兵权。
(3)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赵普所说的“权” “钱” “兵”,分别指的是节度使的行政权力、地方财权、禁军将领兵权。宋太祖对此采取的措施? “权”指节度使的行政权力。宋太祖委派文官担任地方州县长官,剥夺了节度使的行政权力。? “钱” 指地方财权;宋太祖取消节度使收税权力,除各州留一部分用作地方必要支出外,其余一切税收有中央掌控;在地方设转运使,把地方财赋收归中央。? “兵”指禁军将领兵权,解除禁军将领兵权,加强对军队的调动,定期换防,使得兵不识将,将不专兵。
15.(1)文臣
(2)文教;营造浓厚的读书风气;促进整个社会文化素养的提高;造就宋朝科技发达、文化昌盛、人才辈出的文治局面。
(3)重文轻武的政策。
【解析】
(1)依据材料一 “朕选儒臣干事者百余人,分治大藩,即使他们都贪浊,也不及武臣一人为害之大”,结合所学知识,为了防止唐末以来武将专横跋扈的弊端重现。宋太祖实行重文轻武的政策,有意重用文臣掌握军政大权。
(2)第一小问依据材料二“宋太祖还通过扩大科举考试的录取名额,以满足用文官取代武将当地方官的需要。在他统治的二十多年内,科举考试登第的有近万人”, 可知宋朝注重发展文教事业,改革和发展科举制。第二小问结合所学知识,科举制的发展有利于营造浓厚的读书风气;促进整个社会文化素养的提高;造就宋朝科技发达、文化昌盛、人才辈出的文治局面。
(3)依据以上两则材料和所学知识,宋太祖有意重用文臣掌握军政大权以及注重发展文教事业,改革和发展科举制都反映了宋朝实行重文轻武的政策。重文轻武的政策扭转了五代十国时期尚武轻文的风气,杜绝了武将拥兵自重的情况,有利于政权的稳固和社会稳定,也造就了宋朝科技发达、文化昌盛、人才辈出的文治局面。但是宋朝重文轻武,导致国家军队战斗力削弱,政府行政效率下降,人民负担加重。
16.(1)重文轻武政策。
(2)目的:为了防止唐末以来武将专横跋扈的弊端重现。影响:宋朝的重文轻武政策,扭转了五代十国时期尚武轻文的风气,杜绝了武将跋扈和兵变政移的情况发生,有利于政权的稳定和社会的安定。
(3)宋朝注重发展文教事业、改革和发展了科举制。作用:科举制度的发展,对宋代社会产生了深远影响,在全国范围营造了浓厚的读书风气,也促进整个社会文化素养的提高,造就了宋朝科技发达、文化昌盛、人才辈出的文治局面。
【解析】
(1)依据材料信息:“做人莫做军、书中自有颜如玉。男儿若遂平生志,六经勤向窗前读”可知,宋朝统治者实行重文轻武政策;
(2)第一问依据所学可知,宋朝统治者为了防止唐末以来武将专横跋扈的弊端重现;第二问依据所学可知,宋朝的重文轻武政策,扭转了五代十国时期尚武轻文的风气,杜绝了武将跋扈和兵变政移的情况发生,有利于政权的稳定和社会的安定。
(3)第一问依据所学可知,宋朝注重发展文教事业,改革和发展了科举制;第二问依据所学可知,科举制的发展,对宋代社会产生了深远影响,在全国范围营造了浓厚的读书风气,也促进了整个社会文化素养的提高,造就了宋朝科技发达、文化昌盛、人才辈出的文治局面。
17.(1)960年 赵匡胤 藩镇割据局面的形成
(2)设置转运使 设置通判
(3)重文轻武
【解析】
(1)结合所学知识可知,960年,赵匡胤建立北宋,以开封(称为东京)为都城,赵匡胤就是宋太祖。“方镇太重,君弱臣强”是指唐朝末年藩镇割据局面的形成。
(2)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为了“制其钱谷”,宋太祖设置转运使,把地方财税收归中央。为了分化地方知州的权力,宋太祖在地方,安排文臣担任知州等,并且三年一换,设通判分权。
(3)根据材料二“朕今选儒臣干事者百余,分治大藩,纵皆贪浊,亦未及武臣一人也”,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材料反映了宋朝统治者的重文轻武政策。
18.(1)赵匡胤;北宋。
(2)“夺其权”:在中央采取分化事权的办法,削弱宰相的权力。在地方派文臣担任州县的长官,并设置通判以分知州的权力。
“收其精兵”首先解除禁军将领的兵权,牢牢控制军队;其次控制对军队的调动,经常调换军队将领,定期换防。
(3)重文轻武政策;为了防止武将专横跋扈的弊端出现;改革和发展了科举制,大幅度增加科举进士名额,提高贡士地位,进士授官从优,升迁迅速。
【解析】
(1)依据材料一图片中的人物可知是宋太祖。结合课本所学可知,960年后周大将赵匡胤发动陈桥驿兵变,建立宋朝,取得后周,史称北宋。赵匡胤就是宋太祖。
(2)依据材料二“当今方镇太重,君弱臣强,……稍夺其权”,“制其钱谷,收其精兵,则天下自安矣。”反映了宋朝的要加强的对地方和军队的控制。结合课本所学可知,“夺其权”:在中央采取分化事权的办法,削弱宰相的权力。在地方派文臣担任州县的长官,并设置通判以分知州的权力;“收其精兵”首先解除禁军将领的兵权,牢牢控制军队;其次控制对军队的调动,经常调换军队将领,定期换防。
(3)依据材料三的“做人莫做军”可知反对做军人。结合课本所学可知,为防止唐末以来武将专横跋扈的弊端重现,宋太祖有意重用文臣掌握军政权,推行重文轻武政策,抑制武将、提高文官地位的政策。很多文官担任中央和地方的要职,甚至主持军务,地位和待遇高于武装,故没有人愿意从军;宋朝重文轻武,宋朝注重发展文教事业,改革和发展了科举制,大幅度增加科举进士名额,提高进士地位,进士授官从优,升迁迅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