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阳系》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能够计算坐交通工具到太阳的时间,感知太阳系的庞大。
2.能通过搜集资料了解太阳系的主要成员。
3.能够说出不同星体的特点,并给八大行星排序。
重点:
指导学生构建太阳系的概念。
难点:
通过数据分析认识太阳系的庞大,并给八大行星排序。
教学准备:
自制教学软件、学生搜集资料、自制星球名片星球徽章
教学过程:
1、导入
同学们,你们想不想到宇宙去旅行,了解一下神秘的太阳系?太阳系是一个以太阳为中心的天体系统,当波兰天文学家哥白尼第一次提出“日心说”时,还没有多少人相信他,意大利科学家布鲁诺由于传播哥白尼的“日心说”被教会判处死刑。科学的探索过程是艰苦的,不少人为科学事业奉献了生命。但科学的探索也是十分有趣的,今天就让老师带领大家进行一次太阳系的探索之旅。让我们开始今天的旅行吧!
我们旅行的第一站是太阳,如果我们要到太阳去旅行,有一个问题首先要解决一下。这三种交通工具使用哪种更节省时间呢?
(学生发言:光速飞船。)
让我们一起算一算,如果乘坐光速飞船飞向太阳,多长时间能够到达目的地。
(学生计算,汇报结果,教师出示结果。)
大家计算的都很正确,和老师一样。让我们抓紧时间坐上光速飞船去探索一下太阳的奥秘吧!
2、了解太阳和八大行星
在到达太阳之前,老师要先分配一下这次探索之旅的任务,由老师来给大家当太阳的导游,其他星球的导游工作则由星球旅行团来分别完成。同学们都提前搜集了许多星球的相关资料,你比较喜欢哪个星球呢?你对哪个星球感兴趣呢?你最了解的是哪一个星球呢?赶快行动,加入到你喜欢的星球旅行团吧。老师给每个旅行团发一个星球名片,星球名片由团里的小导游来保存,现在我们来交流一下你们搜集到的资料,并选出你们团的小导游,由小导游负责讲解工作,其他组员可以补充。
光速飞船的速度真快呀!大家快看,这个展现在我们眼前的天体系统就是太阳系。这个发光发热的大火球就是太阳,太阳是太阳系的一家之主。接下来由老师当导游,给大家讲解一下太阳。
(共同观看资料。)
老师顺利的完成了导游工作,所以获得一个太阳徽章。太阳系还有其他的成员呢,它们就是“行星八兄弟”。这八个兄弟各具特色,都很与众不同,需要各个旅行团分别给大家讲解。哪一个旅行团先来讲解呢。大家讲解得都很好,都顺利的完成了讲解任务,也获得了星球徽章。
游戏:
我们了解了八大行星的特点,也展示了八大行星的许多资料,老师这里也有一份资料,接下来让我们根据这份资料来做一个游戏。我们来模拟一下太阳系,老师是太阳,你们选出八个代表分别是八个行星。老师是太阳,我站在这里,距离太阳最近的是水星,水星快来站在老师旁边,还有七个行星呢,快来找一找你们的位置吧!(分别戴上星球名片,拿着星球徽章)很好,我们一起共同模拟了太阳和八大行星,下面我们把自己的名片和徽章粘在黑板上的相应位置。
我们还可以怎样给行星排序呢?按照行星的大小来排序,小组合作一起来完成。把结果填在报告单的相应位置。这四个距离太阳较远的四个行星体积相对较大些,这四个距离太阳较近的行星相对较小一些。
3、了解八大行星以外的其他星球
太阳系是一个庞大的天体系统,除了一家之主太阳和行星八兄弟,还有很多其他的成员。如冥王星、彗星、流星体、小行星。接下来我们在一起了解一下他们。
看课件逐一介绍,冥王星最初和八大行星一起被称为九大行星,2006年8月24日,通过国际天文联合会投票决定,将冥王星逐出行星行列,被编入矮行星。因为他体积小,引力小,公转轨道与众不同。由此可见,任何科学发现,概念和原理都不是一成不变的,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都将会得到完善和发展。
彗星,常常拖着一条长长的尾巴,是我们在地球上用肉眼就可以看到的奇观。有一颗名为哈雷的彗星每隔76年就会出现一次,据天文学家预测,我们可以在2061年看到他的出现。
流星,也拖着一个尾巴,但和彗星却不一样,狮子座流星雨就是一个非常著名的流星雨景观。
这些位于火星和木星之间的小星球就是小行星。
4、科学研讨
同学们,我们的太阳系之旅到这里就结束了,但是我们的科学探索还没有结束。小组讨论:你还发现了太阳系的哪些奥秘?
(八大行星围绕太阳运转的轨道都是椭圆形的。运转方向是逆时针。它们在公转的同时都在自转。这些轨道基本上处于同一平面)
教师总结:同学们,你们观察得很好,总结的也很好,太阳系是浩瀚的,有很多未知的地方等着我们去探索,希望你们长大以后能够为我国的科研事业做出贡献。
5、课外作业,建立太阳系模型
我们可以参照课本提供的资料和操作步骤去制作一个太阳系模型,剩下的时间咱们大家就一起围绕这些问题讨论一下,怎样做建立一个太阳系模型更合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