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教版八年级地理下册第五章中国的地域差异教学质量检测(word版附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湘教版八年级地理下册第五章中国的地域差异教学质量检测(word版附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22.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湘教版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20-03-10 21:40:3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八年级地理下册第五章中国的地域差异教学质量检测(附答案)
一、单选题
中国国土辽阔,区域差异显著,读“我国四大地理区域示意图”,回答下列1-4题。

1. ②是指我国四大地理区域中的( )
A. 南方地区 B. 北方地区 C. 西北地区 D. 青藏地区
2. ①最突出的自然地理特征是( )
A. 干旱 B. 高寒 C. 冷湿 D. 湿热
3. ③区域的特色农业是
A. 水田农业 B. 旱作农业 C. 灌溉农像 D. 河谷农业
4. 造成②④两个区域差异的主导因素是( )
A. 地形 B. 河流 C. 气候 D. 资源
5. 划分四大地理区域的主要依据是( )
A. 风俗习惯 B. 经济发展程度
C. 地理位置与自然、人文特点 D. 人口疏密程度
6. 西北地区农业发展的限制性条件主要是( )
A. 水源条件 B. 光照条件 C. 地形条件 D. 科技条件
7. 下列是描述人们的生产、生活和文化的语句,其中属于北方地区的是( )
A. 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现牛羊
B. 黄土地、黑土地,火炕、窑洞、马车
C. 鱼儿肥、莲藕壮,船儿穿梭运输忙
D. 青稞酒,酥油茶,牦牛,布达拉宫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不同的地理区域,自然和人文地理等差异很大。读我国分区略图,完成8-9题


8.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甲图地区和乙图地区是依据地形划分的
B. 乙图大部分地区的农作物熟制是一年一熟
C. 丙图地区的农业部门以畜牧业为主。
D. 丁图地区是亚洲许多大河的发源地
9. 下列语句描述乙地区的是( )
A. 雪山连绵,牦牛成群
B. 河湖密布,鱼米之乡
C. 草原荒漠广布,绿洲瓜果香甜
D. 林海雪原银装素裹,冰雕晶莹剔透
10. 西北地区由于降水少,以灌溉农业为主,其中利用黄河水发展灌溉农业、被誉为“塞外江南”的是( )
A. 宁夏平原和河套平原 B. 河套平原和河西走廊
C. 宁夏平原和河西走廊 D. 内蒙古高原和河西走廊
11. 雅鲁藏布江河谷地带种植的青稞和小麦穗大粒饱、单产高的原因是(  )
A. 水源充足,灌溉便利 B. 地势高,土壤肥沃
C. 日照时间长,昼夜温差大 D. 气温低,没有病虫害
12. 在青藏地区形成河谷农业的最主要原因是( )
A. 河谷水资源丰富 B. 河谷土壤肥沃
C. 河谷地势较低,热量较丰富 D. 河谷地形平坦
13. 我国区域差异显著,某地区黑土广布,粮食作物以小麦为主,该地区位于我国四大地理区域中的(  )
A. 南方地区 B. 北方地区 C. 西北地区 D. 青藏地区
14. 北方地区主要种植的经济作物有(  )
A. 小麦、玉米、棉花 B. 水稻、玉米、大豆
C. 甜菜、棉花、大豆 D. 谷子、甘蔗、青稞
15. 下列关于我国四大地理区域的描述,正确的是( )
A. 北方气候温暖湿润,多生长常绿阔叶林
B. ?南方地形复杂,有“聚宝盆”柴达木盆地
C. 西北多季节性河流,汛期长,含沙量小
D. 青藏“高寒”,多大河发源地
16. 西北地区和青藏地区都是我国地广人稀的地区,对其描述不正确的是:( )
A. 拉萨被称为“日光城”
B. 青藏地区是亚洲许多大江大河的发源地
C. 都是以畜牧业为主
D. 西北地区邻国众多,水土流失严重
17. 我国西北地区突出的自然特征是干旱,产生这一特征的原因按因果关系排列正确的是: ( )
①降水稀少,气候干旱?②深居内陆,且山脉对湿润气流的阻隔?③来自海洋的湿润气流难以到达
A. ①②③ B. ③②① C. ②③① D. ①③②
18. “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描述的景观位于(  )
A. 北方地区 B. 南方地区 C. 西北地区 D. 青藏地区
19. “南米北面”分别是我国南北方的主食,其影响因素主要是( )
A. 地形 B. 气候 C. 交通 D. 人口
20. 读西北地区图,回答下题.

图中①→②→③降水量逐渐减少,造成这种差异的主要因素是(  )
A. 地形因素 B. 纬度位置 C. 海陆位置 D. 人类活动
二、综合题
21. 读“中国简图”,回答下列问题。

(1)A线大致通过________(山脉)——(河流)一线;
这条分界线与我国1月份________℃等温线大体一致。
(2)B线以西,农业部门以________业为主。
(3)C地区耕地类型为________(旱地或水田),粮食作物以________为主。
(4)C、D两地中,夏季平均气温较低的是________地,
年降水量较多的是________地。
(5)C、D两地中,汉族主要分布在________地。
E区域的河流以________(内或外)流河为主。
22. 如图,读“青藏地区群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1所示地区显著的自然环境特征是 ______ ,主要形成原因是 ______ .
(2)图1中铁路线是世界上海拔最高 ______ 铁路.
(3)从下列自然资源中,属于本地区主要的清洁能源因是 ______ .
A.太阳能 B.石油 C.煤矿 D.铁矿
(4)图2是小云到该地区旅游时拍摄的照片,它位于图中①②③三座城市中的 ______ .
(5)下列属于本地区发展的特色农业是 ______
A.绿洲农业 B.灌溉农业 C.河谷农业 D.节水农业.
23. 图为我国某区域图及部分城市气候资料。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l)连云港濒临______(海);从连云港至阿拉山口的铁路线依次经过的主要地形区有______平原、______高原、内蒙古高原和准噶尔盆地。
(2)与连云港相比,乌鲁木齐的气温年较差______;两地气候差异的主要影响因素是______。
(3)陇海铁路线途经区域的主要耕地类型是______。
(4)乌鲁木齐所在省区显著的自然环境特征是______,适合发展的主要农业生产部门是______。
24. 读图1、图2我国两大地区示意图,完成下列问题。
(1)两大地区比较,太阳能资源丰富的是______(填地区名称)。
(2)图1中①河流3-5月份的径流量明显增多,其原因是______。
(3)图2所示地区主要的特色种植业是______。
(4)松嫩平原是我国重要的商品粮基地,其商品率高的主要原因是______。
(5)限制两大地区农业发展的自然条件,相同的是______,并分别说明其成因。______。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答案】B 2【答案】A 3【答案】D 4【答案】C 5.【答案】C
6.【答案】A 7.【答案】B 8.【答案】D 9【答案】B 10.【答案】A
11.【答案】C 12.【答案】C 13.【答案】B 14.【答案】C 15.【答案】D
16.【答案】D 17.【答案】C 18.【答案】C 19.【答案】B 20.【答案】C
21.【答案】
(1)秦岭 淮河 0 (2)畜牧
(3)水田 水稻 (4)D C (5)C 内
22.【答案】
(1)高寒;海拔(地势)高,气温低; (2)青藏;
(3)A; (4)③; (5)C.
23.【答案】
(1)黄海;华北;黄土;(2)较大;海陆位置;
(3)旱地; (4)干旱;畜牧业。

24.【答案】
(1)青藏地区; (2)春汛; (3)河谷农业;
(4)耕地广,人口少,余粮多;
(5)热量相对不足; 青藏地区海拔高,东北地区纬度较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