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扬州市2020届高三下学期阶段性检测(一)历史试题

文档属性

名称 江苏省扬州市2020届高三下学期阶段性检测(一)历史试题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948.9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民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0-03-12 13:10:3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2019—2020学年度第二学期阶段性检测(一)
高 三 历 史
注 意 事 项
考生在答题前请认真阅读本注意事项及各题答题要求
1.本试卷包含选择题(第1题-第20题,共20题)、非选择题(第21题-第25题,共5题)两部分。本次考试满分为120分,考试时间为100分钟。考试结束后,请将答题纸交回。
2.答题前,请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试号等用书写黑色字迹的0.5毫米签字笔填写在答题纸上。
3.请认真核对答题纸表头规定填写或填涂的项目是否准确。
4.作答非选择题必须用书写黑色字迹的0.5毫米签字笔写在答题纸上的指定位置,在其它位置作答一律无效。
第Ⅰ卷(选择题 共60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3分,共计6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1.柳宗元在《封建论》中谈到:“盖以诸侯归殷者三千焉,资以黜夏,汤不得而废;归周者八百焉,资以胜殷,武王不得而易。徇之以为安,仍之以为俗,汤、武之所不得已也。”材料旨在说明分封制
A.加强了中央集权 B.有利于国家政治安定
C.强化了君主专制 D.推动了国家走向统一
2.孔子“仁”的思想主要体现在《论语》中,但直到唐代才跻身经书之列。“礼”的重要性早在汉代就被认识了,汉初的贾谊提出引礼入法,董仲舒“三纲”学说成为国家立法的最高原则。材料说明
A.“仁”的思想一直不被统治者所重视
B.“礼”的思想成为汉朝立法最高原则
C.孔子思想是君主专制不断加强的产物
D.儒家思想经历了一个曲折发展的过程
3.下图是南昌西汉海昏侯刘贺墓出土的简牍(局部),上有“再拜上书太后陛下”等文字。符合该书体特征的是
A.形体严整,极具实用价值 B.形意翩翩,用笔为藏锋逆入
C.笔画简约,具有审美价值 D.雅俗共赏,兼具规矩和放纵
4.《后汉书·许荆传》记载:“许武以弟许晏、许普未显,欲令成名,乃剖财产为三,自取肥田广宅,二弟所得悉劣。俾弟得克让之名而得选举。后复会宗亲泣言所以分产取讥意,悉推财产于二弟。郡中翕然称之。位至长乐少府。”这体现了
A.财产作为选官的主要标准 B.察举制的弊端
C.选拔官吏以品评等级为主 D.科举制的演变
5.唐玄宗时期,命翰林学士参预政务,掌禁内诰命,备天子咨询,帮助皇帝对制敕进行起草,并且以此成为了内相。这说明
A.君权和相权关系有所调整 B.政府的行政效率极大提高
C.中书省职能基本已被废除 D.政府选官入仕的途径扩大
6.宋代苏州商人朱冲,其家族内“弟侄数人,皆结姻于帝族,因缘得至显官者甚众”。这反映了当时
A.商人群体逐步控制国家的政治生活 B.统治阶级已经放弃重农抑商的政策
C.商品经济发展带来社会结构的变动 D.商人的价值观成为社会的主流观念
7.明代《广东新语》卷十五记载:“凡一炉场,环而居者三百家。司炉者二百人,掘矿者三百余,汲者、烧炭者二百有余,驮者牛二百头,载者舟五十余艘。”据此可推知该地
A.出现了初期的垄断行为       B.雇佣劳动成为普遍现象
C.民营冶矿业进入了高潮 D.出现较为完整的生产线
8.研究表明,明代隆庆元年(1567年)开放海禁,允许民间与外国进行自由贸易,此后外国白银大量输入中国。见下表
1570—1579年
28.5万两
1580—1589年
88.9万两
1590—1599年
70.3万两
1600—1609年
104.1万两
1610—1619年
103.7万两
表中的数据统计说明,当时
A.手工业生产水平得到较大进步 B.闭关锁国政策从此被废除
C.资本主义萌芽的作用日益显现 D.中国传统经济有一定活力
9.据学者研究发现,“全国文武官员,上至大学士、六部尚书、各省总督、巡抚,以至各道、府,关差、盐政、学差,以及将军、都统,驻各地区的领队大臣、办事大臣、参赞大臣等,应升调补放等事,均由军机大臣负责开列名单,奏交皇帝择取任用。”由此推知
A.军机处可以选拔任免地方官员 B.军机处可以统领六部百司
C.军机处是辅助皇权的中枢机构 D.军机处成为中央决策机构
10.中英《天津条约》明确规定:两国“约定照各大邦和好常规,亦可任意交派秉权大员,分诣(去)大清、大英两国京师”,并对驻外公使待遇、来往礼节做了规定。这反映出
A.清廷舍弃了传统外交观 B.该条约体现友好协商原则
C.英国谋求扩大侵华权益 D.中英间形成平等外交关系
11.《<纽约时报>与孙中山符号》一文认为:“他不仅仅只是一个伟人,作为一个符号,更象征着现代国家和中华民族的革命精神。美国将其视为‘伟大的爱国领袖’‘东方的唤醒者’,视作其民主政治理念在他国传播的代表。”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A.夸大领袖个人作用 B.秉持西方价值观念
C.反对中国民主革命 D.追求客观真实公正
12.下列歌谣与地图所反映的时期相匹配的是

A.打倒列强,打倒列强,除军阀,国民革命成功,国民革命成功,齐欢唱。
B.毛委员,工农兵,仗仗打来仗仗赢。打起仗来到如今,红军才是真英雄。
C.小小兵,上战场,杀得鬼子叫爷娘。小小兵,志气强,收复失地喜洋洋。
D.解放军,扛大炮,一夜打通陇海道。陇海道,一扫光,打完八集打碾庄。
13.下图为胡烈在1933年10月所创作的漫画《选举运动》(被扫帚扫出的人身上标有“官僚”“贪污”字样)。该漫画旨在反映当时
A.国民革命取得显著成效 B.国民党残余势力强大
C.苏区政权建设重视民意 D.正在为长征准备条件
14.1948年8月,华北临时人民代表大会在河北石家庄胜利召开。这次大会,被称为“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前奏和雏形”“在中国民主革命的历史上占有重要的篇幅”。这次大会
A.奠定国家治理的重要基础 B.背景是解放战争基本胜利
C.实现了党工作重心的转移 D.是中国民主革命胜利标志
15.钱乘旦《西方那一块土》说:“它不提供集中的权力,这是古希腊‘民主制度’的致命伤。……当它试图用武力输出‘民主’、用‘民主’去征服希腊世界时,它最终摧毁了‘民主’。” 这说明雅典
A.直接民主有制度缺陷 B.民主政治富有强烈的侵略性
C.民主政治具有欺骗性 D.民主制度因战争频繁而覆灭
16.据历史记载,罗马社会后期,随着社会的发展,法律逐渐确认了某些奴隶解放制度,父亲的主宰权力逐渐受到削弱,家庭因经济因素开始了缓慢但不可逆转的解体,子女、妇女的主体身份也日益受到广泛承认。由此可见,古代罗马
A.私有财产受到保护 B.司法过程主观随意
C.法律至上观念普及 D.立法追求公平公正
17.1887年,英国某杂志刊登了一则梨牌肥皂广告。在广告中:一箱肥皂冲上海滩,一名女黑人握着一块肥皂。广告标题是“文明的诞生”;广告底部写着:“肥皂消耗是衡量财富、文明、健康、人之纯洁的标准。”这则广告可以用来说明
A.英国工业品主要销往非洲市场 B.英国确立“世界工厂”的地位
C.欧洲工业文明开始在非洲传播 D.工业文明改变了人们的观念
18.杨奎松在《鬼子来了》一书中说:“欧洲17、18世纪思想启蒙运动是与欧洲工业革命及其民族国家形成过程基本同步的……更是建立在被13世纪以来接连发生的文艺复兴运动、宗教改革运动和科学革命大大改造过的社会、经济、科学和文化基础上的。”作者认为
A.启蒙运动在工业革命背景下产生 B.启蒙运动是民族国家形成的前提
C.文艺复兴运动是启蒙运动的基础 D.宗教改革运动是启蒙运动的延续
19.王希在《原则与妥协》中说:“制宪会议的代表们的目的不是建立一个流芳百世的民主政府体制,他们关心的更多的是如何建立一个有效力的但又受到约束的政府。”能够体现美国新政府“有效力”的是
A.实行三权分立 B.实行联邦制 C.实行邦联制 D.实行责任内阁制
20.“人们由此发现,原来整个错综复杂、扑朔迷离的自然界,不过是一个按某种法则运转的巨大的机械装置,而其中并没有上帝的地盘。”材料主要意在
A.突出了伽利略开创实验科学的价值 B.揭示经典力学体系建立的影响
C.体现爱因斯坦相对论巨大科学价值 D.说明了生物进化论创立的意义
第II卷(非选择题 共60分)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5题,满分60分。其中第21小题12分,第22小题13分,第23小题12分,第24小题11分,第25小题12分。
21.(12分)为了选拔、管理人才,汉朝实行察举制。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武帝)元光元年,帝於是令郡国举孝廉各一人。又制:“郡国口二十万以上岁察一人,四十万以上二人……限以四科:一曰德行高妙,志节清白;二曰学通行修,经中博士;三曰明习法令,足以决疑,能按章覆问,文中御史;四曰刚毅多略,遭事不惑,明足决断,材任三辅县令。”
——《通典卷第十三·选举一》
材料二 元光元年五月,诏贤良曰:“朕之不敏,不能远德,此子大夫之所睹闻也,贤良明于古今王事之体,受策察问,咸以书对,著之于篇,朕亲览焉。”……(元朔元年)十一月,诏曰:“朕深诏执事,兴廉举孝……今或至阖郡而不荐一人,是化不下究,而积行之君子壅于上闻也。”有司奏:“不举孝,不奉诏,当以不敬论;不察廉,不胜任也,当免。”奏可。
——《汉书·武帝纪》
材料三 台阁失选用于上,州郡轻贡举于下。夫选用失于上则牧守非其人矣,贡举轻于下则秀孝不得贤矣。……于时悬爵而卖之,犹列肆也;争津者买之,犹市人也。
——《抱朴子外篇·卷二审举第十五》
完成下列要求:
(1)据材料一,概括察举制的选官标准。(4分)
(2)结合材料一、二,归纳察举制的特点。据材料二回答,汉武帝保证察举制推行的措施。(4分)
(3)据材料三,指出察举制运行过程中存在的问题。综上所述,你认为如何才能保证人才选拔制度的公平公正?(4分)
22.(13分)19世纪中叶,晚清社会兴起了一股激烈地反传统的重商思想,在重商思想的实践中,促进中国社会的近代化。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夫商务未兴之时,各国闭关而治,享其地利而有余。及天下既以此为务,设或此衰彼旺,则此国之利源源而往,彼国之利不能源源而来,无久而不贫之理。所以地球各国,居今日而竞事通商,亦势有不得已也。……是故中国之于商政也,彼此可共获之利,则从而分之;中国所自有之利,则从而扩之;外洋所独擅之利,则从而夺之。三要既得,而中国之富可期。
——薛福成《筹洋刍议·商政》
材料二 今朝廷欲振兴商务,各督抚大臣果能上体宸忠,下体商情,莫若奏请朝廷增设商部,以熟识商务,曾环游地球,兼通中西言语文字之大臣总司其事,并准各直省创设商务总局。
——郑观应《盛世危言·户政》
材料三 中国对外贸易经数十年的发展,进出口贸易已在世界贸易中占居重要的地位。但中国的对外贸易“进口货多为制造品,出口货多为原料品”,“现时入超之数又复有年年增巨之势”,而且尤为重要的是“现时中国对外贸易大权,完全操于外人之手”。
——武堉干《中国国际贸易概论》
完成下列要求:
(1)据材料一、二,分别概括其核心观点。(4分)
(2)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就“重商思想促进中国近代化”写一篇小论文。(9分)(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逻辑严密;表述通畅;280字左右。)
23.(12分)从古至今中国民族精神推动了中华民族屹立于世界之林。阅读材料:
材料一 古代《周易》载“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做人不可不讲正气、气节;认为“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尚书》主张“民为邦本,本固邦宁”。孔子把为真理、为国家、为民族牺牲视为最大的“仁”,即所谓“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同时孔子强调“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北宋范仲淹发出“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感叹,南宋文天祥留下了“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千古名句。经过长期的历史发展,儒家的仁、义、礼、智、信诸原则成为中华民族的文化传统。
——摘编自朱西周《中华民族精神的历史演变与时代价值》
材料二 面对西方列强对中华民族的侵略,三元里人民自发组织奋起抗英;中法战争中冯子材以七十高龄和法军拼杀;甲午战争时,邓世昌血染黄海。为改变中国现状,魏源在《海国图志》中提倡“师夷长技以制夷”。洪仁?凇蹲收?缕?分校?崖执?⒒鸪怠⑹直怼⑼?毒档任餮蠹际蹩闯伞罢??锰弥?肌薄V9塾χ髡拧熬?窆仓鳌钡木?髁⑾堋?涤形?⒈淼摹段镏示裙?邸罚?缍?恕拔镏恃А奔纯蒲У母拍睢K镏猩搅斓夹梁ジ锩?品?壑疲??⒘俗什?准豆埠凸?3露佬恪⒗畲箢纫悦裰骱涂蒲??熘模??挂幌盗型炀让褡逦M龅脑硕??跃戎喂?诵睦砩稀⑺枷肷系募膊 ?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