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资料来自于资源最齐全的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语文七色光五》教学设计之一
教学目标
1、区分形近字的字形,在理解字义的基础上正确组词。
2、体会景物特点,选择恰当的形容词、用打比方来使语句更加生动形象。
3、积累描写山水的对联,激发学生对大自然、祖国山河的热爱之情。
4、了解山水的由来,培养学生的自学自悟能力。
教学重难点
1、会恰当地运用比喻的手法描写景物。
2、搜集、整理描写景物的对联和诗句,并且理解和运用。
教学时间
一课时
教学流程
一、谈话导入。
同学们,我们的祖国地大物博,美丽景色数不胜数。想一想,我们都学过哪些描写祖国山水的课文?你去过哪些地方,那里的景色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呢?
二、日积月累
刚才大家都说得很好。同学们看到了这些美丽景色都发出了如此的感慨,更别说那些大作家了。古代的文人看到这些美丽景色,兴致大发,由感而作,写出了不少名诗佳作。你们想不想听听他们是怎么说的呢?(出示三副对联及相关图片)
1、读对联,说说自己的理解。
2、说一说自己找到的对联和读对联的感受。
三、学习打比方。
1、蓝天上的白云像什么,又轻又软?
出示:蓝天上的白云像,又轻又软。
有的同学填像小马驹,行不行?为什么?
这里有“又轻又软”,所以你填的是事物必须具备又轻又软这个特点,想想填什么更准确?(棉花)
2、湖边的柳树摆动着细长的枝条,好似。注意观察,它像什么?(学生根据想像来补充)
同学们的想像力了真丰富。
3、小结。
刚才我们用了打比法方的方法,把景物都想像成像什么,这样写你觉得有什么好处呢?(更加生动、形象)
在打比方时应该注意些什么呢?(打比方要贴切,要选择人们熟悉的事物来打比方)
请你试着填空,并根据图片,写两个打比方的句子。
(1、)满山的红叶像。
(2、)雪花漫天飞舞,如同 。
四、练习填描写景物的词语。
除了用打比方的方法使句子更加生动,我们还可以对某个词来进行修饰,使内容更加丰富,表达的意思更加准确。
老师这里有一组词语,需要同学们帮忙修饰一下。比一比,看谁填的多、填的好、填的快。
( )的春风 ( )的秋雨
( )的河流 ( )的山峰
( )的树叶 ( )的狂风
五、知识窗。
我们今天欣赏了这么多的山水美景,你们知道它们是怎么产生的吗?下面我们就一起打开知识窗,来了解一下山水风光的由来。
请同学们自读教科书,然后说一说,你读懂了什么。
六、小结。
《语文七色光五》教学设计之二
目 标
1、区分形近字的字形,在理解字义的基础上正确组词。
2、体会景物特点,选择恰当的形容词,用打比方来使词句更加生动形象。
3、欣赏对联的对偶美。
4、读懂古诗,扩展学生的知识。
重 点 词句训练,积累知识。
难 点 运用比喻手法描写景物
教 具 图片、诗句
课 时 2
第1课时
教学流程:
一、创设情境
谈话导入,引出宗代知学习
二、日积月累
我们来欣赏古代的文人是怎样描写大自然的美景的。
1、出示岳阳楼及对联,读后问:你怎样理解这副对联的?
2、出示桂林山水图片,问:这是哪的景色?有人写下了“桂人无杂木,山水有清音”这样的对联,说说你的理解。
3、出示大明湖联,谈谈自己的理解
4、这样的对联,我们要把它积累起来。
三、练:
1、学习打比方:
1)小组内讨论怎样比喻恰当、生动。
2)汇报选最优秀的作为答案。
2、填恰当的词语师生共同讨论完成
3、区别形近字组词
四、知识窗
请同学们自读教科书,然后说一说你读懂了哪些?
五、小结:山水是大自然赐予的宝物,我们一定要爱护。
六、作业:搜集古诗
第2课时
教学流程:
一、创设情境
大自然介绍了我们分明的四季,今天我们就是从古诗中欣赏四季的美景。
二、探索交流:
1、这节课我们来开个“四季古诗朗诵会”比一比看谁搜集的古诗多,朗诵的好。
2、学生在小组内交流自己搜集的古诗。
3、各小组选代表,按春、夏、秋、冬的顺序朗诵古诗。
4、你喜欢哪个季节?你能不能也好照写诗人那样写一首小诗?
5、你喜欢哪首古诗,把它背下来好吗?
6、展示自己的作品。
三、小结:希望同学们多积累语文知识丰富自己的语文积累。
四、作业:预习下一课
21世纪教育网 -- 中国最大型、最专业的中小学教育资源门户网站。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