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下册 5.1 相交线 同步训练(解析版)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下册 5.1 相交线 同步训练(解析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45.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20-03-10 22:42:2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下册 5.1 相交线 同步训练
一.选择题(共8小题)
1.平面上4条直线两两相交,交点的个数是(  )
A.1个或4个 B.3个或4个
C.1个、4个或6个 D.1个、3个、4个或6个
2.如图,直线a,b相交于点O,若∠1等于30°,则∠2等于(  )

A.60° B.70° C.150° D.170°
3.下列各图中,∠1=∠2一定成立的是(  )
A. B.
C. D.
4.如图,OA⊥OB,若∠1=55°30′,则∠2的度数是(  )

A.34° B.34°30′ C.35° D.35°30′
5.能解释:“用两个钉子就可以把木条固定在墙上”,这实际问题的数学知识是(  )
A.两点之间线段最短
B.两点确定一条直线
C.垂线段最短
D.在同一平面内,过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已知直线垂直
6.若直线l上一点P和直线l外一点Q的距离为8cm,则点Q到直线l的距离是(  )
A.等于8cm B.小于或等于8cm
C.大于8cm D.以上三种都有可能
7.如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A与∠B是同旁内角 B.∠1与∠2是对顶角
C.∠2与∠A是内错角 D.∠2与∠3是同位角
8.如图,与∠B互为同旁内角的角有(  )个

A.2 B.3 C.4 D.5
二.填空题(共6小题)
9.观察图形,并阅读相关的文字,回答:如有9条直线相交,最多有交点   .

10.如图,直线AB、CD相交于点O,OE平分∠BOD;OF平分∠COE,若∠AOC=82°,则∠BOF=   °.

11.如图,已知直线AB和CD相交于点O,射线OE在∠COB内部,OE⊥OC,OF平分∠AOE,若∠BOD=40°,则∠COF=   度.

12.如图所示,想在河的两岸搭建一座桥,搭建方式最短的是   (用字母表示).

13.如图,AH⊥BC,若AB=3cm、AC=4.5cm、AH=2cm,则点A到直线BC的距离为   .

14.如图,图中,∠B的同旁内角除了∠A还有   .

三.解答题(共4小题)
15.如图,直线AB,CD相交于点O,OA平分∠EOC;
(1)请你数一数,图中有   个小于平角的角;
(2)若∠EOC=80°,求∠BOD的度数.

16.如图,直线AB与CD相交于点O,OE是∠COB的平分线,OE⊥OF.
(1)图中∠BOE的补角是   ;
(2)若∠COF=2∠COE,求∠BOE的度数;
(3)试判断OF是否平分∠AOC,并说明理由;请说明理由.

17.如图,AB、CD、NE相交于点O,OM平分∠BOD,∠MON=90°,∠AOC=50°
(1)线段   的长度表示点M到NE的距离;
(2)比较MN与MO的大小(用“<”号连接):   ,并说明理由:   ;
(3)求∠AON的度数.

18.如图所示,把一根筷子一端放在水里,一端露出水面,筷子变弯了,它真的弯了吗?其实没有,这是光的折射现象,光从空气中射入水中,光的传播方向发生了改变.
(1)请指出与∠1是同旁内角的有哪些角?请指出与∠2是内错角的有哪些角?
(2)若∠1=115°,测得∠BOM=145°,从水面上看斜插入水中的筷子,水下部分向上折弯了多少度?请说明理由.




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下册 5.1 相交线 同步训练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选择题(共8小题)
1.平面上4条直线两两相交,交点的个数是(  )
A.1个或4个 B.3个或4个
C.1个、4个或6个 D.1个、3个、4个或6个
【分析】4条直线相交,有3种位置关系,画出图形,进行解答.
【解答】解:若4条直线相交,其位置关系有3种,如图所示:

则交点的个数有1个,或4个,或6个.
故选:C.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直线相交时交点的情况,关键是画出图形.
2.如图,直线a,b相交于点O,若∠1等于30°,则∠2等于(  )

A.60° B.70° C.150° D.170°
【分析】因∠1和∠2是邻补角,且∠1=30°,由邻补角的定义可得∠2=180°﹣∠1=180°﹣30°=150°.
【解答】解:∵∠1+∠2=180°,且∠1=30°,
∴∠2=150°.
故选:C.
【点评】此题主要考查了对顶角和邻补角的特征和应用,要熟练掌握,解答此题的关键是要明确:①有一个公共顶点,并且一个角的两边分别是另一个角的两边的反向延长线,具有这种位置关系的两个角,互为对顶角.②邻补角互补,即和为180°.
3.下列各图中,∠1=∠2一定成立的是(  )
A. B.
C. D.
【分析】根据对顶角相等,判断C组中的两个角是对顶角,前提均不是对顶角,而D只有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当两条直线不平行时,这两个不相等.
【解答】解:根据对顶角相等可知,C选项是正确的,
故选:C.
【点评】考查对顶角的意义及性质,正确判断对顶角是判断的关键.
4.如图,OA⊥OB,若∠1=55°30′,则∠2的度数是(  )

A.34° B.34°30′ C.35° D.35°30′
【分析】由图象可知,∠1与∠2互余,根据∠1的度数,可求出∠2得度数,做出选择.
【解答】解:∵OA⊥OB,
∴∠AOB=90°
∵∠1=55°30′,
∴∠2=90°﹣55°30′=34°30′,
故选:B.
【点评】考查互相垂直、互为余角的意义以及角度的计算,掌握互余的意义是前提.
5.能解释:“用两个钉子就可以把木条固定在墙上”,这实际问题的数学知识是(  )
A.两点之间线段最短
B.两点确定一条直线
C.垂线段最短
D.在同一平面内,过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已知直线垂直
【分析】根据直线的性质解答即可.
【解答】解:用两个钉子就可以把木条固定在墙上”,这实际问题的数学知识是两点确定一条直线,
故选:B.
【点评】此题主要考查了直线的性质,关键是掌握两点确定一条直线.
6.若直线l上一点P和直线l外一点Q的距离为8cm,则点Q到直线l的距离是(  )
A.等于8cm B.小于或等于8cm
C.大于8cm D.以上三种都有可能
【分析】根据点到直线的距离的定义与垂线段最短的性质,易得答案.
【解答】解:根据题意,点P到l的距离为P到直线l的垂线段的长度,其垂足是P到直线l上所有点中距离最小的点;
而不能明确PQ与l是否垂直,则点P到l的距离应小于等于PQ的长度,即不大于8cm.
故选:B.
【点评】本题考查了点到直线的距离,关键是根据点到直线的距离的定义及垂线段最短的性质解答.
7.如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A与∠B是同旁内角 B.∠1与∠2是对顶角
C.∠2与∠A是内错角 D.∠2与∠3是同位角
【分析】根据同位角、内错角以及同旁内角的定义进行解答.
【解答】解:A、∠A与∠B是同旁内角,故说法正确;
B、∠2与∠1是邻补角,故说法错误;
C、∠A与∠2是同位角,故说法错误;
D、∠2与∠3是内错角,故说法错误;
故选:A.
【点评】本题考查了同位角、内错角以及同旁内角的定义.同位角的边构成“F“形,内错角的边构成“Z“形,同旁内角的边构成“U”形.
8.如图,与∠B互为同旁内角的角有(  )个

A.2 B.3 C.4 D.5
【分析】根据同旁内角的定义,结合图形进行寻找即可.
【解答】解:与∠B互为同旁内角的角有∠AOB,∠BAO,∠BCD,∠BAD共4个.
故选:C.
【点评】此题考查了同旁内角的定义,属于基础题,关键是掌握互为同旁内角的两个角的位置特点.
二.填空题(共6小题)
9.观察图形,并阅读相关的文字,回答:如有9条直线相交,最多有交点 36 .

【分析】根据题意,结合图形可猜想,n条直线相交,最多有1+2+3+…+(n﹣1)=n(n﹣1)个交点.
【解答】解:∵3条直线相交最多有3个交点,4条直线相交最多有6个交点,5条直线相交最多有10个交点,
而3=×2×3,6=×3×4,10=1+2+3+4=×4×5,
∴n条直线相交,最多有1+2+3+…+(n﹣1)=n(n﹣1)个交点,
∴当n=9时, n(n﹣1)=×8×9=36.
故答案为:36.
【点评】此题主要考查了相交线,着重培养学生的观察、实验和猜想、归纳能力,掌握从特殊向一般猜想的方法.
10.如图,直线AB、CD相交于点O,OE平分∠BOD;OF平分∠COE,若∠AOC=82°,则∠BOF= 28.5 °.

【分析】根据对顶角相等求得∠BOD的度数,然后根据角的平分线的定义求得∠EOD的度数,则∠COE即可求得,再根据角平分线的定义求得∠EOF,最后根据∠BOF=∠EOF﹣∠BOF求解.
【解答】解:∵∠BOD=∠AOC=82°,
又∵OE平分∠BOD,
∴∠DOE=∠BOD=×82°=41°.
∴∠COE=180°﹣∠DOE=180°﹣41°=139°,
∵OF平分∠COE,
∴∠EOF=∠COE=×139°=69.5°,
∴∠BOF=∠EOF﹣∠BOF=69.5°﹣41°=28.5°.
故答案是:28.5.
【点评】本题考查了角平分线的定义,以及对顶角的性质,理解角平分线的定义是关键.
11.如图,已知直线AB和CD相交于点O,射线OE在∠COB内部,OE⊥OC,OF平分∠AOE,若∠BOD=40°,则∠COF= 25 度.

【分析】根据对顶角相等的性质可得∠AOC=∠BOD=40°,根据垂直的定义可得∠COE=90°,根据角的和差关系得出∠AOE的度数,再根据角平分线的定义求出∠AOF的度数,再根据角的和差关系计算即可.
【解答】解:∠AOC=∠BOD=40°,
∵OE⊥OC,
∴∠COE=90°,
∴∠AOE=∠AOC+∠COE=130°,
∵OF平分∠AOE,
∴∠AOF=,
∴∠COF=∠AOF﹣∠AOC=65°﹣40°=25°.
故答案为:25
【点评】此题主要考查了对顶角的性质,角平分线的性质以及垂直的定义,正确利用角平分线的性质分析是解题关键.
12.如图所示,想在河的两岸搭建一座桥,搭建方式最短的是 PM (用字母表示).

【分析】根据垂线段最短的性质填写即可.
【解答】解:∵PM⊥MN,
∴由垂线段最短可知PM是最短的,
故答案为:PM.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垂线段的性质,掌握垂线段最短是解题的关键.
13.如图,AH⊥BC,若AB=3cm、AC=4.5cm、AH=2cm,则点A到直线BC的距离为 2cm .

【分析】根据点到直线的距离的定义解答即可.
【解答】解:点A到直线BC的距离是线段AH的长度,AH=2,
∴点A到直线BC的距离为2cm.
故答案为:2cm
【点评】此题考查点到直线的距离,关键是根据点到直线的距离的概念解答.
14.如图,图中,∠B的同旁内角除了∠A还有 ∠ACB,∠ECB .

【分析】直接利用同旁内角的定义化简得出答案.
【解答】解:∠B的同旁内角除了∠A还有:∠ACB,∠ECB.
故答案为:∠ACB,∠ECB.
【点评】此题主要考查了同旁内角的定义,正确掌握定义是解题关键.
三.解答题(共4小题)
15.如图,直线AB,CD相交于点O,OA平分∠EOC;
(1)请你数一数,图中有 8 个小于平角的角;
(2)若∠EOC=80°,求∠BOD的度数.

【分析】(1)根据角的定义,平角的定义得到;
(2)根据角平分线定义得到∠AOC=∠EOC=×80°=40°,然后根据对顶角相等得到∠BOD=∠AOC=40°.
【解答】解:(1)小于平角的角有:∠AOC,∠AOE,∠EOD,∠BOD,∠BOC,∠EOC,∠AOD,∠EOB,共有8个,
故答案为:8;
(2)∵OA平分∠EOC,
∴∠AOC=∠EOC=×80°=40°,
∴∠BOD=∠AOC=40°.
【点评】考查了角的计算,角平分线的定义和对顶角的性质.解题的关键是明确角平分线的定义和对顶角的性质,1直角=90°;1平角=180°.
16.如图,直线AB与CD相交于点O,OE是∠COB的平分线,OE⊥OF.
(1)图中∠BOE的补角是 ∠AOE ;
(2)若∠COF=2∠COE,求∠BOE的度数;
(3)试判断OF是否平分∠AOC,并说明理由;请说明理由.

【分析】(1)根据平角的意义,依据图形可直接得出答案;
(2)根据互余和∠COF=2∠COE,可求出∠COF、∠COE,再根据角平分线的意义可求答案;
(3)根据互余,互补、角平分线的意义,证明∠FOA=∠COF即可.
【解答】解:(1)∵∠AOE+∠BOE=∠AOB=180°,
∴∠BOE的补角是∠AOE,
故答案为:∠AOE;
(2)∵OE⊥OF.∠COF=2∠COE,
∴∠COF=×90°=60°,∠COE=×90°=30°,
∵OE是∠COB的平分线,
∴∠BOE=∠COE=30°;
(3)OF平分∠AOC,
∵OE是∠COB的平分线,OE⊥OF.
∴∠BOE=∠COE,∠COE+∠COF=90°,
∵∠BOE+∠EOC+∠COF+∠FOA=180°,
∴∠COE+∠FOA=90°,
∴∠FOA=∠COF,
即,OF平分∠AOC.

【点评】考查互为余角、互为补角、角平分线的意义,通过图形直观,得到各个角之间的关系式解决问题的关键.
17.如图,AB、CD、NE相交于点O,OM平分∠BOD,∠MON=90°,∠AOC=50°
(1)线段 MO 的长度表示点M到NE的距离;
(2)比较MN与MO的大小(用“<”号连接): MO<MN ,并说明理由: 垂线段最短 ;
(3)求∠AON的度数.

【分析】(1)根据点到直线的距离解答即可;
(2)根据垂线段最短解答即可;
(3)根据垂直的定义和角之间的关系解答即可.
【解答】解:(1)线段MO的长度表示点M到NE的距离;
(2)比较MN与MO的大小为:MO<MN,是因为垂线段最短;
(3)∵∠BOD=∠AOC=50°,OM平分∠BOD,
∴∠BOM=25°,
∴∠AON=180°﹣∠BOM﹣∠MON=180°﹣25°﹣90°=65°.
故答案为:MO;MO<MN;垂线段最短.
【点评】本题考查的是点到直线的距离,掌握点到直线的距离是解题的关键
18.如图所示,把一根筷子一端放在水里,一端露出水面,筷子变弯了,它真的弯了吗?其实没有,这是光的折射现象,光从空气中射入水中,光的传播方向发生了改变.
(1)请指出与∠1是同旁内角的有哪些角?请指出与∠2是内错角的有哪些角?
(2)若∠1=115°,测得∠BOM=145°,从水面上看斜插入水中的筷子,水下部分向上折弯了多少度?请说明理由.

【分析】(1)根据同位角、内错角的定义(两条直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处于两条直线的同旁,位于第三条直线的一侧的两个角叫同位角,处于两条直线之间,处于第三条直线两侧的两个角叫内错角)逐个判断即可.
(2)根据平行线的性质解答即可.
【解答】解:(1)与∠1是同旁内角的有∠AOE,∠MOE,∠ADE;
与∠2是内错角的有∠MOE,∠AOE;
(2)∵AB∥CD,
∴∠BOE=∠1=115°,
∵∠BOM=145°,
∴∠MOE=∠BOM﹣∠BOE=145°﹣115°=30°,
∴向上折弯了30°.
【点评】本题考查了对同位角定义,内错角定义的应用,主要考查学生的理解能力,题目是一道比较好的题目,难度适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