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单元语文园地,本单元人文主题为: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文天祥。语文要素为:1.关注外貌、神态、言行的描写,体会人物品质。2.查阅相关资料,加深对课文的理解。3.习作时选择适合的方式进行表达。
语文园地四
第二课时导学案
一、词句段运用
(一)、读下面的诗句,联系你读过的古诗,说说有哪些事物在古诗中被赋予了人的品格和志向。
1. 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
这句诗选自《竹石》,竹子被赋予了人的顽强、不随波逐流的高尚品格。
2. 不要人夸好颜色,只留清气满乾坤。
这句诗选自《墨梅》,梅花被赋予了人的不向世俗献媚的高尚品格。
3. 荷尽已无擎雨盖,菊残犹有傲霜枝。
这句诗选自《赠刘景文》,菊花被赋予了人的乐观向上、努力不懈的高尚品格。
(二)、拓展练习
诗句写的是什么事物,被赋予了人的什么品格和志向呢?
1. 粉骨碎身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
这句诗选自《石灰吟》,石灰被赋予了人的不怕牺牲、坚守高洁情操的高尚品格。
2. 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这句诗选自《己亥杂诗》,落花被赋予了人的无私奉献的高尚品格。
观察(一)(二)部分学习的诗句,你会发现,它们都使用了托物言志的手法。古诗因为有了“托物言志”的手法,才显得魅力无穷。
(提示)古诗的写作手法是考试中的一个常考考点,常见的考查形式有:①写出下面的古诗句运用了怎样的写作手法。②理解古诗句运用的写作手法有什么好处。
(三)、联系课文,想一想下面的外貌描写对刻画人物有什么作用?如果删去这些内容,是否会影响文章的表达效果?
1.父亲仍旧穿着他那件灰布旧棉袍,可是没戴眼镜。我看到了他那乱蓬蓬的长头发下面的平静而慈祥的脸。
从这段外貌描写中可见父亲已经受到酷刑,但依然平静慈祥,突出了父亲坚定的革命信念。如果去掉,会影响表达效果。
2. 扁鼻子军官的眼光立刻变得凶恶可怕,他向前弓着身子,伸出两只大手。啊!那双手就像鹰的爪子,扭着雨来的两只耳朵,向两边拉。
这段外貌描写写出了扁鼻子军官的长相凶恶,更能反衬出雨来的勇敢,去掉会影响表达效果。
3.他没有什么模样,使他可爱的是脸上的精神。头不很大,圆眼,肉鼻子,两条眉很短很粗,头上永远剃得发亮;腮上没有多余的肉,脖子可是几乎与头一边儿粗。
这段话赞美了骆驼祥子健壮、朴实的外貌,与后文的骆驼祥子形成鲜明的对比,所以不能删掉。
二、日积月累
(一)、你们能够理解日积月累当中句子的意思吗?我们一起来看。
1. 有意栽花花不发,无心插柳柳成荫。
用心地栽花,施肥、灌溉等都做了很多,但花却总是不开,最后还是枯萎了;而折下来的一只柳条随意插在地里,从来没有照料它,几年过去,却成了郁郁葱葱的柳树。
比喻想做一件事情,花了很大的精力,做了很多努力,但是结果并没能如愿;而不经意的事情,反而很顺利的得到好结果。
2. 良药苦口利于病,忠言逆耳利于行。
药虽然很苦,但是对病人的病有好处;诚恳的劝告、尖锐的批评虽然听起来让人不舒服,但是有利于听的人改正他们的行为。
3. 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
树想静静地呆一会,可是风却让他不停地摇曳。当你想赡养双亲,可能他们已等不及过世了。事情的发展往往不能随着人的愿望。
4.常将有日思无日,莫把无时当有时。
好了要常想想以前贫困的时候,生活困顿时不要像以前富裕时那样铺张浪费。
5.书到用时方恨少,事非经过不知难。
知识总是在运用时才让人感到太不够了,许多事情如果不亲身经历过就不知道它有多难。
(二)、请同学们背熟这些句子,并尝试着把它们默写在练习本上。
三、课堂练习
1. 下面的诗句运用了什么写作手法?选择合适的答案填在括号里。
A.托物言志 B.借景抒情
C.借用典故 D.借古讽今
(1)日暮汉宫传蜡烛,轻烟散入五侯家。 ( D )
(2)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 ( A )
(3)一水护田将绿绕,两山排闼送青来。 ( C )
(4)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 ( B )
2. 填空。
(1) , 。
何当金络脑,快走踏清秋。?
(2)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
, 。?
(3)平时,我们经常听到一些大人们说:“这段时间工作忙,等过段时间再去看看父母。”你打算用哪句话劝劝人们及时去看父母?
我用“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这句话来劝人们。
(4) 小刚平时不喜欢听批评的话,也不愿意接受别人的建议,你打算用哪句警句来劝他?
我打算用“良药苦口利于病,忠言逆耳利于行。”来劝他。
3.选择。
小红想选择一条名言警句来警醒自己努力学习。下面列出的名言警句中,符合要求的一项是( D )。
A.良药苦口利于病,忠言逆耳利于行
B.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
C.常将有日思无日,莫把无时当有时
D.书到用时方恨少,事非经过不知难
第四单元语文园地,本单元人文主题为: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文天祥。语文要素为:1.关注外貌、神态、言行的描写,体会人物品质。2.查阅相关资料,加深对课文的理解。3.习作时选择适合的方式进行表达。
语文园地四
第一课时导学案
1、 交流平台
一个好的开头,可以激发读者阅读的兴趣;一个好的结尾,可以增强文章的感染力,令人回味无穷。
请同学们回顾下面的这些开头和结尾,你有什么发现?
1.文章的开头:1927年4月28日,我永远忘不了那一天。那是父亲的被难日,离现在已经十六年了。 ——《十六年前的回忆》
文章的结尾:我又哭了,从地上捡起那张报纸,咬紧牙,又勉强看了一遍。我低声对母亲说:"妈,昨天是4月28。"母亲微微点了一下头。——《十六年前的回忆》
我发现了:《十六年前的回忆》这篇文章的开头和结尾在内容上做到了首尾呼应。这样写加深了读者的印象。
2.文章的开头:世界上还有几个剧种是戴着面具演出的呢?
世界上还有几个剧种在演出时是没有舞台的呢?
世界上还有几个剧种是一部戏可以演出三五天还没有结束的呢?
——《藏戏》
文章的结尾:男孩儿蹲在那个又大又重的洗衣盆旁,依偎在母亲怀里,闭上眼睛不再看太阳,光线正无可挽回地消逝,一派荒凉。
——《那个星期天》
我发现了:《藏戏》的开头以三个反问构成排比,强调了藏戏的特点,给人以深刻的印象。
《那个星期天》随着故事叙述的收束自然结尾,在景物地描述中流露出生活不易,时光易逝的感慨。
3.文章的开头:这次,我看到了草原。那里的天比别处的更可爱,空气是那么清鲜,天空是那么明朗,使我总想高歌一曲,表示我满心的愉快。 ——《草原》
文章的结尾:晚饭桌边,靠着妈妈斜立着的八儿,肚子已成了一面小鼓了。在他身边桌上那两支筷子,很浪漫地摆成一个十字。桌上那大青花碗中的半碗陈腊肉,八儿的爹同妈也都奈何它不来了。
——《腊八粥》
我发现了:《草原》这篇文章的开头运用了寓情于景的写法,把自己的愉快心情融入到自然环境的描写中。
《腊八粥》结尾的细节描写突出了八儿对腊八粥的垂涎欲滴。
4.文章的开头:燕子去了,有再来的时候;杨柳枯了,有再青的时候;桃花谢了,有再开的时候。但是,聪明的,你告诉我,我们的日子为什么一去不复返呢?…… ——《匆匆》
文章的结尾: 你聪明的,告诉我,我们的日子为什么一去不复返呢?
——《匆匆》
我发现了:《匆匆》这篇文章的开头运用了排比手法列出可以复返的一些自然现象,而后提出问题:我们的日子为什么一去不复返呢?和前面形成对比,突出时间的宝贵,引发读者的思考。结尾再次提出这一问题,引人深思,首尾呼应。
5.我们分析了几组文章的开头和结尾,并且了解了他们的特点。请同学们打开书,自己再找出一些文章的开头和结尾,试加分析。
6. 下面属于作文结尾的好处是( C )
A.首尾呼应、激趣导入、点明题旨、意犹未尽
B.首尾呼应、总结全文、开门见山、意犹未尽
C.首尾呼应、总结全文、点明题旨、意犹未尽
D.首尾呼应、总结全文、开头点题、意犹未尽
7.小练笔
根据开头,试着写一写结尾。
中国有句谚语:习惯成自然。同时,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 (?https:?/??/?www.baidu.com?/?s?wd=%E4%BA%9A%E9%87%8C%E5%A3%AB%E5%A4%9A%E5%BE%B7&tn=SE_PcZhidaonwhc_ngpagmjz&rsv_dl=gh_pc_zhidao" \t "https:?/??/?zhidao.baidu.com?/?question?/?_blank?)曾经说过:“习惯是一种优秀。”我想:我的习惯也是一种优秀吧!”
(示例)我一直认为,一个人的品格、能力多半来自习惯,是习惯使身体自动地做,是习惯在打造人的第二天性。俗话说的好:一个好习惯可以成就一个人,一个坏习惯可以毁灭一个人没有习惯,就不能走向成功之巅。
老师想提醒同学们,写虽有章法,但并无定法。所以只有同学们开动脑筋多积累、多学习,你们才会写出更好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