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八年级下册历史1.3 土地改革 同步作业
一、选择题
1.毛泽东曾兴奋地说:“我为新中国数万万农民获得翻身的机会和国家获得工业化的基本条件而表示高兴,表示庆贺。”据此可知,让毛泽东高兴的是( )
A.新中国成立 B.抗美援朝的胜利
C.土地改革的完成 D.“一五”计划完成
2.一位农民在给毛主席的一封信中说:“我们祖祖辈辈做梦都想着有一天自己能有三亩、五亩的地,能在自己的土地上耕种,那有多高兴啊……现在这个梦想实现了。”信中的“这个梦想实现了”是因为( )
A.土地改革 B.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C.人民公社化运动 D.农业生产合作社
3.对下列两幅图片反映内容表述正确的是( )
A.都解放了我国农业生产力 B.都为我国工业化建设准备了条件
C.都使我国改变了工业落后的面貌 D.都提高了我国的国际地位
4.1951年1月,山东某农民领取了“土地房产所有证”,其法律依据是( )
A.《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 B.《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C.《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 D.《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
5.我国存在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土地制度被彻底摧毁的时间是( )
A.1950年 B.1951年 C.1952年 D.1956年
6.下列关于我国历史上重大事件的意义表述不正确的是( )
A.鸦片战争标志着中国近代史的开始
B.会宁会师标志着红军长征的胜利结束
C.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标志着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初步形成
D.土地改革的完成标志着我国进入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7.党中央国务院一直重视农村工作,其中包括农村土地制度改革。下列关于我国1950~1952年土地改革运动有关内容的表述中,不正确的是( )
A.土地改革主要目的是将土地收归国有
B.土地改革的完成,废除了我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土地制度
C.土地改革为国家的工业化建设准备了条件
D.它解放了农村生产力,促进了农业生产的恢复和发展
8.新中国成立后,1950年—1952年轰轰烈烈的土地改革运动在新解放区的广大农村有步骤、分阶段的展开,成为巩固新生人民政权的基本条件之一。这是因为这场运动( )
A.摧毁了在我国存在两千多年的封建土地剥削制度
B.推动了农村经济的恢复和发展,为新中国的经济发展与社会进步奠定了基础
C.为我国“一五计划”的实施创造了条件
D.使新政权得到了广大人民群众的支持
9.到1952年底,除部分少数民族地区外,全国大陆土地改革基本完成,约3亿无地少地的农民分到了大约7亿亩土地和一定的生产资料。这次土地改革的完成对经济的影响是( )
A.彻底废除了中国2000多年的封建专制制度 B.建立了土地公有制
C.消灭了地主阶级,农民在政治上翻了身 D.农业生产得到迅速发展
10.新中国实行土地改革的根本原因是( )
A.封建土地制度严重阻碍了农村生产力的发展 B.农民缺乏生产工具、资金
C.引导农民走共同富裕的社会主义道路 D.结束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二、判断题
11.土地改革的完成,是新中国政权得到巩固的基本条件之一。( )
12.新中国的成立开辟了中国历史的新纪元,结束了中国人民一百多年来被侵略被奴役的屈辱历史,标志着农民真正获得了解放,成为土地的主人。( )
三、综合题
13.阅读材料,探究问题。
材料一:1952年同1949年相比,粮食总产量由11218万吨增加到16392万吨,增长46.1%;棉花由44.4万吨提高到130.4万吨,增长193.6%;全国农业总产值由326亿元增加到484亿元,增长48.47%.这是纵的比较,再看横的比较。据国家统计局统计:1949年至1953年,我国人口增加4629万,而我国按人口平均的粮食产量仍由1949年的418斤上升到574斤,增加37.3%.与同期的日本、英国、印度、巴西等国家相比,这个增长幅度也是最高的。
——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央档案馆编《1949—1952中华人民共和国经济档案资料选编》
材料二:(据1952年国家统计局的统计数据显示)中国农民平均每人货币收入的变化情况是:1949年为14.9元,1950年为18.7元,1951年为23.6元,1952年为26.8元。
——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中国共产党历史》第2卷(上)
(1)材料一、二所示的各项数据变化均与哪一重大历史事件直接相关?概括该事件发生的主要历史背景。
(2)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上述历史事件还有哪些重要影响?
14.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解放前中国土地情况调查表;
阶级成分
占人口%
占土地%
地主、富农
10
70—80
贫农、中农、雇农
90
20—30
材料二“废除地主阶级封建剥削的土地所有制,实行农民土地所有制,借以解放农村生产力,发展农业生产,为新中国的工业化开辟道路。”
(1)材料一反映了怎样的状况?这种状况对我国有何影响?针对这一状况我党采取了什么措施?
(2)材料二出自何文件?它的实施有什么意义?
15.图史链接:
(1)此图反映了建国初期什么运动?
(2)进行这一运动最根本的原因是什么?目的是什么?
(3)农民拔除地界碑的依据是什么?
(4)这一运动使生产资料所有制发生了什么变化?
答案
1.C 2.A 3.B 4.C 5.C 6.D 7.A 8.D 9.D 10.A
11.正确 12.错误
13.(1)土地改革运动。背景:新中国成立;新民主主义革命取得胜利;土地改革运动在解放区取得成功;新解放区还未进行土地改革;新生的人民政权面临多种困难等。
(2)废除了封建剥削土地制度;使农民成为土地的主人(或国家的主人);为工业化发展提供了条件;巩固了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政权;促进了国民经济的恢复等。
14.(1)解放前旧中国是封建土地制度,地主富农占有绝大多数土地,农民没有或拥有少数土地。这种状况严重阻碍了农村经济和社会发展。进行了土地改革。
(2)《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意义:摧毁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土地制度,地主阶级也被消灭。农民翻身做了主人,大大解决了农村生产力,为国家工业化建设准备了条件。
15.(1)土地改革
(2)封建土地制度严重阻碍了农村经济和中国社会的发展。解放农村生产力,发展农业生产,为新中国的工业化开辟道路。
(3)《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
(4)地主阶级封建剥削的土地所有制转变为农民的土地所有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