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 八年级下册历史 第4课 新中国工业化的起步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确立 同步作业
一、选择题
1.毛泽东的诗词文情并茂,气势磅礴,记载着中国的苦难与辉煌。下列诗句以“一五”计划为创作背景的是( )
A.秋收时节暮云愁,霹雳一声暴动 B.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
C.钟山风雨起苍黄,百万雄师过大江 D.一桥飞架南北,天堑变通途
2.1953~1957年我国工业产值平均增长的速度达到18%,农业产值平均每年增长4.5%开始改变了工业落后的面貌,向社会主义工业化迈进,这些成就的取得主要得益于( )
A.土地改革的全面完成
B.“大跃进”运动的开展
C.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实施
D.人民公社化运动的开展
3.“一五”计划期间,我国以苏联帮助兴建的156个项目为中心,先后施工1万多个工业项目。这些项目的实施意义重大,主要表现在( )
A.促进了国民经济有恢复
B.保障了土改革的完成
C.奠定了工业化的初步基础
D.标志着三大改造的结束
4.下图是“一五”计划期间,我国实施的150项重点工程项目比例分布示意图。这表明当时我国( )
A.工业项目的均衡发展 B.大力发展重工业
C.建立了完整工业体系 D.完成向工业化的转变
5.我国有史以来真正反映人民利益的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宪法颁布的时间及机构分别是( )
A.1912年,民国议会 B.1949年,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
C.1950年,中央人民政府 D.1954年,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6.纪念中国共产党诞生95周年的大型纪录片《光辉历程》正在热播,其中有一段回顾了建国初期,我国民主法制建设取得的重大成就。下列对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宪法的描述正确的是( )
A.它是1956年制定的
B.它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一切权力属于政府
C.它由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制定
D.它规定人民行使权力的机关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
7.下列哪一项成就是在第一个五年计划中取得的( )
A.南京长江大桥 B.大庆油田的建成投产
C.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建成投产 D.上海宝山钢铁公司
8.促使如图中我国工业主要产品产量变化的因素有( )
①“一五”计划的顺利实施 ②工业生产“以钢为纲”
③人民建设新中国的热情 ④苏联对工业项目的援建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②③④
9.据1952年的统计,我国沿海各省的工业产值占全国工业总产值的70%以上,为此,第一个五年计划编制中,确定五年内开始建设的694个工业建设单位,分布在内地的将有472个,分布在沿海各地的将有222个。这样编制的目的是( )
A.迅速提高工业生产水平 B.改变不合理的工业布局
C.密切内地与边疆的联系 D.尽快完成社会主义改造
10.新中国建立初期(1949-1956年),百废待兴,国家贫困、技术落后,全国仅有两个化肥厂,几乎没有任何农业机械设备,缺乏驱动水泵的电力或小型发动机,这些现状意味着需要期望农业和农民来推动工业现代化的实现。这说明( )
A.土改无法提高农业生产力 B.三大改造任务已经全面完成
C.农业支持工业有其必然性 D.农村经济体制改革迫在眉睫
11.近代以来,中国工业化建设走过了曲折发展的道路。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洋务运动中出现了中国近代第一批工业企业
B.张謇创办的大生纱厂成为中国民族工业曲折发展的缩影
C.一五计划的特点是一大二公
D.国有企业改革的先进典型是邯郸钢铁总厂
二、判断题
12.1954年我国颁布了《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这是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 )
13.“一五”计划集中力量加强华东地区轻工业的建设,为我国建立独立的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奠定了初步基础。( )
三、综合题
14.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国家……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利属于人民。
请回答:
(1)以上条文出自何处?是哪一年什么会议制定的?
(2)这部宪法的性质是什么?
(3)该宪法规定的国家性质是什么?
(4)这部宪法颁布从而取代了哪一部重要文件?
15.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初是一个落后的农业国,既不能制造汽车、飞机,也没有冶金设备、矿山设备和大型发电设备等制造业。
(1)材料一反映了我国怎样的经济状况?
材料二:这个计划规定……任务是集中主要力量发展重工业,建立国家工业化和国防现代化的初步基础;有步骤地促进农业、手工业的合作化;继续进行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改造;保证国民经济中社会主义成分的比重稳步增长。
(2)材料二中的“计划”指什么?该“计划”哪一项任务源于材料一的经济状况?
材料三:下面是1952年和1957年我国工业主要产品产量示意图。
(3)材料三中我国工业产品产量变化的主要原因是什么?请你写出这期间我国在汽车工业和飞机制造工业方面的成就。
16.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1953- 1957年工业生产情况简表。
工业生产发展情况
中国
英国
美国
工业生产年平均增长速度
18%
4.1%
2.8%
增产400万吨钢所用时间
5年
24年
15年
材料二:它于1953年7月动工兴建,1956年7月15日生产出中国第一辆解放牌汽车,从此结束了中国不能生产汽车的历史。
(1)材料一中表格体现了哪国的工业生产年平均增长速度最快?此现象的出现得益于哪一经济发展计划的实施?该计划集中主要力量发展的是什么?
(2)材料二涉及的是哪一工厂?请再写出与它同一时期东北的工业成就两例
(3)通过两则材料,谈谈你的感受。
答案
1.D 2.C 3.C 4.B 5.D 6.D 7.C 8.B 9.B 10.C 11.C
12.错误: 13.错误:
14.(1)《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是1954年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定的.
(2)是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
(3)国家性质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国家.
(4)取代了《共同纲领》.
15.(1)落后的农业国,工业水平低,工业基础薄弱。
(2)第一个五年计划。集中主要力量发展重工业。
(3)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实施。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生产出第一辆汽车;中国第一个飞
机制造厂试制成功第一架喷气式飞机。
16.(1)中国。第一个五年计划。重工业。
(2)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鞍山钢铁公司无缝钢管厂等三大工程建成投产、沈阳第一机床厂和飞机制造厂等建成投产。
(3)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制定造当的经济政策来促进经济发展等。(符合题意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