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31张PPT。第二单元 辽宋夏金元时期:民族关系发展和社会变化
第12课 宋元时期的都市和文化七年级历史下册(RJ)教学课件目录 从前面的课时中我们可以了解到,宋代的经济得到了很大的发展。那么,经济的发展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怎样的影响呢? 从这幅《清明上河图》中,你能感受到宋代万千气象的社会风貌吗? 张择端
《清明上河图》(局部)1.归纳宋元时期都市生活繁华的表现,识记瓦子、勾栏和杂剧的特点。
2.知道苏轼、李清照、辛弃疾,了解其词风的特点,知道司马光和《资治通鉴》。
3.了解元曲的发展,知道元曲的特点,代表人物与作品。知识点一:繁华的都市生活1.背景(1)宋元时期有很多大城市,在商业、贸易、文化、教育等方面十分发达,社会生活也丰富多彩。(2)著名都市:
北宋开封
南宋临安
元朝大都2.表现大相国寺:开封最为繁华的场所,每月举办多次庙会,寺庙内外进行各种商业交易和表演。随着城市繁荣,市民阶层不断壮大,市民文化生活也丰富起来。勾栏:瓦子中圈出的专供演出的圈子。勾栏内商业表演琳琅满目,各种艺人在这里卖艺谋生。瓦子:娱乐兼营商业的场所,摊位很多,十分热闹。背景表现(1)娱乐生活①北宋开封文化娱乐业更为发达,瓦子种类、数量多②南宋临安宋代说书、木偶戏(2)宋元杂剧①地位:宋元时期戏剧表演的主要形式②特点:包含了说唱、杂技、歌舞、傀儡等技艺在内,在大城市和地方郡邑的集市、繁华市区、勾栏瓦舍等场所进行演出元杂剧演员③发展三个阶段形成时间:宋代开始兴盛:元朝建立后,元杂剧在以 大都为中心的北方地区兴盛起来流行全国:元朝南北统一后,元杂剧在全国流行,演出遍布各地(3)节日风俗宋代已经有了春节、元宵节、中秋节等节日,一些节日的习俗流传至今。你知道以下诗句描述的是哪些节日吗?宋朝时称春节为元旦。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苏轼粽包分两髻,艾束著危冠。
——陆游去年元夜时,花市灯如昼。
——欧阳修中秋节端午节元宵节 两宋时期,社会经济进一步发展,城市商业贸易繁荣,为丰富多彩的市民文化娱乐活动的出现提供了物质基础;
同时,城市发展,市民阶层壮大,社会需要丰富多彩的文化娱乐,以满足市民的文化生活要求,这是市井文化滋长的内在动力。议一议:
宋代的市民文化娱乐活动丰富多彩。这与经济的繁荣和城市的发展有何关系?知识点二:宋词和元曲(1)概况:唐代已经出现,五代到两宋得到发展,宋代成为主要的文学形式之一。(2)特点词的特点内容变化一种新体诗歌,句子长短不一,也称长短句,便于歌唱。依据乐谱的要求,有一定的格式,叫做词牌。从北宋开始,变化较大,风格多样,内容广泛。北宋前,内容大多是描写女性伤离怨别的心境或花前月下的景色。1.宋词苏轼北宋(1)词风豪迈而飘逸,写景、抒情、议论有机结合(2)改进了词的创作,扩大了词的境界,提高了词的格调李清照两宋
之交(1)词风委婉、细腻、清秀(2)反映当时战乱带来的灾难,抒写深沉的忧患情怀,在当时产生了较大的影响辛弃疾南宋(1)继承了苏轼以来的豪放词风和报国情怀,词境雄奇阔大,抒情、写景、叙事、议论,气势磅礴,震撼人心(2)进一步提高了词的社会功能和在文学史上的地位(3)代表豪迈而飘逸委婉、细腻、
清秀词境更为雄大,
气势磅礴《念奴娇·赤壁怀古》
《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一剪梅》
《声声慢》《醉花阴》《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菩萨蛮·书江西造口壁》探究合作:
宋朝,词的内容呈现出风格多样、内容广泛,结合材料,分析名家辈出的原因是什么? 就时代背景考察,两宋经济发达,城市繁荣,市民文娱之勃兴……为词的普及和推广提供了最充分的社会条件。
就美学因素考察,诗这种体裁,由于形式过于整齐,有时难免影响了它的表现力……词正弥补了这种不足。它可以用各种长短句或疏或密、灵活多变地表达深长、细腻、丰富的情感。
——《中国文学史》1.都市经济发达。2.城市繁荣,市民阶层壮大。
3.词灵活多变,利于抒发个人的情愫。4.两宋社会矛盾尖锐,文学家用诗词表达感情。(1)内容:元曲包括散曲、杂剧和南戏等。(2)特点:杂剧把音乐、歌舞、动作、念白融合在一起,成为一种综合性的艺术。2.元曲3.代表关汉卿用浪漫的艺术手法,愤怒鞭挞黑暗的恶势力(1)元代最优秀的杂剧作家是关汉卿,代表作是悲剧《窦娥冤》。关汉卿,号已斋,生活在金末元初。他多才多艺,了解民间疾苦,熟悉民间语言,使得他的杂剧内容具有强烈的现实性和昂扬的斗争精神。(2)马致远、郑光祖、
白朴、王实甫是
与关汉卿齐名的
杂剧家。(3)关汉卿、马致远、
郑光祖、白朴在
明代以后被誉为
“元曲四大家”。知识点三:司马光和《资治通鉴》1.司马光:北宋著名史学家、政治家。2.《资治通鉴》(1)体例:编年体的通史巨著。(2)内容:记述了从战国到五代共1300多年的历史,纵贯中国16个朝代。(3)书名内涵:以历史的得失作为鉴戒来加强统治。司马光(4)地位:司马光的《资治通鉴》与司马迁的《史记》,并列为中国史学的不朽巨著,他们也被后人称为“史学两司马”。宋元时期的都市和文化都市生活文学艺术娱乐:大相国寺和瓦子勾栏
杂剧:形成于宋代,
兴盛于元朝
传统节日:春节等宋词:苏轼、李清照、
辛弃疾
元曲:关汉卿与《窦娥冤》
“元曲四大家”
司马光和《资治通鉴》 1.瓦子在宋代城市的盛行,主要是因为( )
A.士大夫的提倡
B.市民阶层不断壮大
C.农民的需要
D.达官贵人的需要B2.关汉卿的代表作是( )
A.《声声慢》 B.《资治通鉴》
C.《念奴娇》 D.《窦娥冤》D3.宋朝时期,随着城市的繁荣,市民阶层不断壮大,市民文化生活也丰富起来。东京城内出现了许多娱乐兼营商业的场所,称为( )
A.市 B.瓦子 C.勾栏 D.邸店
4.宋元时期戏剧表演的主要形式是杂剧,杂剧不包括( )
A.说唱 B.杂技 C.歌舞 D.蹴鞠BD5.连线题。
关汉卿 《念奴娇·赤壁怀古》
苏 轼 《资治通鉴》
辛弃疾 《破阵子·醉里挑灯看剑》
司马光 《窦娥冤》
李清照 《清明上河图》
张择端 《如梦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