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节 化学与环境保护 课件(25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第四节 化学与环境保护 课件(25张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0.9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鲁教版(五四学制)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20-03-12 09:44:4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25张PPT)
第四节
化学与环境保护
保护生命之源
还人类洁净的空气
内容提要
与自然和谐相处
学习目标
1.知道水、大气污染的主要原因、主要污染物及其危害,了解防治水、大气污染的一般原则和方法;
2.理解酸雨的形成原因,了解我国主要的酸雨分布区以及防治酸雨的主要措施;
3.了解“绿色化学”的核心和目标。
新知学习
祖国大好河山
河流污染
固体废弃物
酸雨破坏森林
工厂废气
新知学习
人类要继续生存和发展,就必须保护和改善我们的自然环境,保护好我们的家园。
新知学习
一、保护生命之源
新知学习
水体污染主要来自工业废水、农业用水和生活污水。
污水排放 被污染河流
水污染的危害
(1)破坏水生态系统;
(2)影响工农业和渔业生产;
(3)威胁人体健康和生命安全。
鱼类死亡 石油泄漏使海洋污染 水华
新知学习
活动探究:化学方法处理污水
(1)取一杯污水,观察颜色,测定pH;
(2)将污水调节至中性;
(3)污水中加入明矾至溶解,静置,观察;
(4)将上述污水倒入如图所示的净化装
置中,过滤后加漂白粉,搅拌,观察;
(5)讨论污水处理的一般步骤。
新知学习
新知学习
请观察污水净化装置,回答下列问题:
问:石子、细沙、布和棉花的作用是什么?活性炭的作用是什么?
答:石子、细砂、布和棉花起过滤作用,活性炭起吸附作用。活性炭的吸附是物理变化过程。
问:加明矾的作用是什么?加漂白粉的作用是什么?
答:明矾起吸附、沉降作用,漂白粉用来杀菌消毒。
二、还人类洁净的空气
新知学习
空气污染:由于人类的生产生活向大气中排放出各种污染物的浓度超出了环境所能允许的极限,从而对生物的生存、人体健康以及正常的工农业生产造成危害和影响的现象。
新知学习
温室效应
臭氧层破坏
酸雨
雾霾
新知学习
空气中的主要污染物
二氧化硫
碳氧化物
氮氧化物
碳氢化物
飘尘
煤尘
重金属等
空气中的主要污染物的来源
化石燃料的燃烧
汽车尾气
工厂废气等
新知学习
与大气中的水发生化学反应
酸雨:pH小于5.6的降水
煤燃烧产生的SO2
汽车尾气中的氮氧化物
随雨水降落形成酸雨
新知学习
我国硫酸型酸雨的形成过程
SO2
燃烧
O2、尘埃
SO3
H2O
H2SO4
H2O
H2SO3
O2
含硫元素的物质
注:写出所有过程的化学方程式
酸雨危害:
1.导致鱼类死亡,影响水生生物的生长和繁殖;
2.使土壤酸化,破坏农作物和森林的生长;
3.使桥梁、艺术品、建筑物、机器等腐蚀损坏;
4.危害人体健康。
新知学习
酸雨的防治
(1)减少或消除煤炭燃烧产生的SO2;


(2)减少汽车尾气的排放,在汽车的排气管上安装“催化转化器”。
CO、NOx
催化转化器
CO2、N2
煤炭
石灰石或生石灰
型煤
+
型煤燃烧后的SO2以硫酸盐的形式留在灰渣中
新知学习
新知学习
大气污染的防治:
(1)消除污染源;
(2)开发利用新的能源,替代化石燃料;
(3)化石燃料除硫后使用;
(4)废气尾气经回收处理后排放 ;
(5)汽车尾气使用净化催化剂处理等。

三、与自然和谐相处
新知学习
环境污染的两个过程
污染源产生污染物
污染物经过各种转化或转移,有害物质进入环境,产生危害
污染防治的三个方面
消除污染源
禁止向环境中排放污染物
污染物进入环境,产生危害后,再治理
哪种方法
更好呢?
新知学习
绿色化学
核心:利用化学原理从源头上减少和消除工业生产对环境的污染。
目标:寻找可以充分利用、无毒害的原材料和能源,且在各个环节都能实现洁净、无污染的反应途径和工艺。
新知学习
建设生态文明是关系人民福祉,关系民族未来的大计,我们既要绿水青山,也要金山银山。
——习近平
课堂小结
课堂小结
化学与环境保护
1.如今人们对空气污染关注的程度不断加强,下列情况中不会造成空气污染的是( ) A.用氢气作燃料 B.露天焚烧垃圾 C.汽车排放尾气 D.节日燃放烟花爆竹
2. 下列现象与环境污染无关的是( )
A.潮汐 B.温室效应
C.酸雨 D.臭氧空洞
知能训练
A
知能训练
A
3.环境污染已成为当今世界关注的热点之一。下列各领域污染中主要由物理变化引起的( ) A.燃放烟花爆竹引起的空气污染 B.城市汽车鸣笛引起的噪音污染 C.大量使用农药、化肥造成的水污染 D.大量使用含氟致冷剂引起臭氧层空洞
B
知能训练
End
Thank
yo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