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课 辽、西夏与北宋的并立(共14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第7课 辽、西夏与北宋的并立(共14张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4.2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0-03-11 22:00:1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14张PPT)
距离直播开始还有 分钟
5
4
3
2
1
0
打开课本,准备纸笔,调整心态,胜利属于你!

自信 自律
复习提问(6、北宋的政治)
1、北宋是由谁于哪一年建立的?都城在哪里?
2、北宋建立的标志是什么?都城在哪里?
3、宋太祖为防止宰相权力过大,采用什么办法来削弱相权?在地方设置什么机构以分知州的权力?4、宋朝采取了什么国策来稳定政权和保持社会的安定?“文臣统兵”的格局是哪位皇帝在位时形成的?
5、北宋政府在地方上设置什么机构,把地方财赋收归中央?
6、北宋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具有什么影响?
把中央集权强化到前所未有的程度,皇权大大加强。
第7课
辽、西夏与北宋的并立
一、契丹与党项族的兴起
二、辽与北宋的和战
三、西夏与北宋的关系


一、辽与西夏的建立
政权名称 建立 民族 建立 时间 建立者 都城 统治措施

北宋 重文轻武
加强皇权
西夏
契丹

10世纪初
耶律阿保机
上京
临潢府
发展生产
创制文字
汉族
960年
赵匡胤
开封
党项

11世纪前

元昊
兴庆
订立官制、军制、法律;发展农牧业经济;创制文字
A
B
C
政权名称:
①______
②______
③______
都城:
A______________
B_______
C_______
西夏

北宋
上京临潢府
开封
兴庆
1.背景:辽太宗时,占领___________,从此,辽与中原
王朝的冲突加剧。
2.和战:
二、辽与北宋的和战
燕云十六州
宋太祖 北宋与辽保持友好关系,双方互通_____
宋太宗 向辽发动数次战争遭到失败,只好采取
_____措施
宋真宗 战争 辽大举攻宋,宰相寇准力劝皇帝亲征,
宋军打退辽军
议和 辽与宋议和,辽军撤回,宋朝给辽_____
影响 “澶渊之盟”后,辽宋之间保持着_____局面,促进了双方经济文化的交流,有利于我国多民族国家的发展与统一。
使节

防御
岁币
“澶州之战”
和平
【合作探究】
材料一:大宋皇帝谨致誓书于大契丹皇帝阙下:共遵成信,虔奉欢盟,以风土之宜,助军旅之费,每岁以绢二十万匹,银一十万两……差人搬送至雄州交割。 ——《续资治通鉴长编》
(1)材料一中的“大宋皇帝”是谁?“大契丹”是哪位少数民族首领所建立的政权?

(2)材料一反映的是中国历史上的哪一盟约?其中“每岁以绢二十万匹,银一十万两”是宋辽议和中的哪一内容?

(3)结合所学知识,请你谈谈这一盟约的积极影响?

宋真宗。耶律阿保机。
澶渊之盟 。 宋朝给辽岁币。
辽宋之间保持着和平局面,促进了双方经济文化的交流,有利于我国多民族国家的发展与统一。
【合作探究】
材料二:这种为和平付出之代价无疑比战费来得低廉。可是这种看法必须全部放弃当事人的观感……他们无法承认这种妥协为事理之当然。中国历史之中,从无一个统一天下的大帝国卑躬屈节地向一个文化程度低的边区国家进贡。
——黄仁宇《中国大历史》
(4)根据材料二,请你谈谈黄仁宇先生对这一盟约的评价
一方面,他认为用钱物换取和平是值得的、可取的;另一方面,他认为此盟约对北宋来说是屈辱的。
1.战争:_____称帝后,多次攻打北宋。连年战
争使西夏遭受很大损失,人民困苦。
2.和谈:北宋与西夏和谈,订立和约,_____向
____称臣,_____给_____岁币。
3.影响:议和后,双方_________兴旺。

三、西夏与北宋的关系
元昊
元昊
宋 宋 西夏
边境贸易
课堂小结
1.下列对北宋和辽、西夏关系的阐述,不正确的是
A. 他们之间有战有和
B. 北宋和辽、西夏在边界进行贸易
C. 北宋向辽、西夏称臣
D. 北宋给辽、西夏“岁币”
2.为了写论文,刘刚搜集了《契丹的兴起》《西夏王李元昊》《辽、宋、夏的和战》等书籍,据此推测他论文的题目应是
A. 民族政权的并立 B. 国家的统一
C. 藩镇割据的时代 D. 各民族友好往来
3.西夏立国之初,频频举兵攻宋,直至1044年北宋与西夏达成和平协议。下列关于这段历史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 元昊多次进攻北宋 B. 北宋节节败退
C. 议和史称“澶渊之盟” D. 议和后,宋夏边界贸易兴旺
巩固练习



4.下列历史事件按时间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
①耶律阿保机建立政权 ②澶渊之盟 ③辽太宗占领燕云十六州 ④澶州之战
A. ①④②③ B. ①④③②
C. ③②①④ D. ①③④②
5.在某一历史情景剧中,王小华同学扮演的是力劝宋朝皇帝宋真宗御驾亲征的宰相,他扮演的历史人物应是
A. 寇准 B. 包拯 C. 岳飞 D. 韩世忠
6.图中的货币分别为契丹货币和西夏货币,由此我们可以看出,契丹和西夏
A. 都在同一区域建立的政权
B. 都是由同一民族建立的政权
C. 都与中原文化联系密切
D. 都受到少数民族的影响



7.连环画作品《西夏王朝》由宁夏画家马惟军结合传统手工绘制,应用现代电脑处理手法创作而成。其中,建立了西夏政权的是
A. 契丹族 B. 党项族 C. 女真族 D. 蒙古族
8.“统契丹,建政权;都上京,为太祖。”这一三字经所描述的是契丹历史上的哪一位君主
A. 耶律阿保机 B. 耶律大石 C. 耶律楚材 D. 阿骨打
9.下列关于澶渊之盟的叙述,错误的一项是
A. 它是北宋战败后与辽达成的盟约
B. 盟约中有辽宋撤军的内容
C. 结束了双方大规模的战争状态
D. 盟约签订后,宋辽之间维持了长久的和平关系



10.两宋时期是我国古代封建社会大范围的交融时期,政权并立战和交错形成了社会的独特面貌。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规定双方为兄弟国家,送每年向辽纳岁币,绢20万匹、银10万两。
材料二:西夏向宋称臣,宋每岁赐西夏绢13万匹、银5万两、茶2万斤,节日再另行赏赐。
(1)上述二则材料反映的分别是什么事件?


(2)材料二中的“西夏”是由哪个民族的谁建立的?都城在哪里?


(3)如何看待宋与辽、西夏的“战”与“和”?
澶渊之盟 宋夏议和
党项族元昊。兴庆。
宋辽、宋夏之间的战争给人民带来灾难,在一定程度上加重人民负担,“和”则有利于双方人民生活环境相对安定,加强了各民族间的友好关系,促进了民族融合和双方社会经济的发展。“和”是历史的主流,各民族共同创造了中华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