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庆祝奥林匹克运动复兴25周年优秀课件(39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16庆祝奥林匹克运动复兴25周年优秀课件(39张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962.6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0-03-11 20:31:4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39张PPT)
null
顾拜旦
实用课件制作:涡阳八中臧文清
庆祝奥林匹克运动
复兴25周年
奥林匹克运动会发源于两千多年前的古希腊,因举办地在奥林匹亚而得名。古代奥林匹克运动会停办了1500年之后,顾拜旦于19世纪末提出举办现代奥林匹克运动会的倡议。之后于1894年6月成立了奥林匹克委员会,并于1896年在雅典举行了第一届现代奥林匹克运动会。奥运会能够复兴,法国男爵顾拜旦功不可没。
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瑞士的洛桑金色演讲厅,一起听听顾拜旦为奥运会在全世界推广发出的声音。
导入新课
1、了解与作者相关的知识,了解本文的写作背景。

2、理解课文内容,了解奥林匹克精神的内涵与价值。

3、培养学生热爱和平、公平竞争的意识,用奥林匹克精神来激发自己生活、学习的激情。
学习目标
作者简介
顾拜旦(1863—1937),出生于法国巴黎。少年时代酷爱体育,对古希腊文化充满兴趣。1896年创办现代奥运会,开始了体育活动家的生涯。他是国际奥委会第二任主席,任职长达28年之久。他是奥林匹克会徽、会旗的设计者,运动员誓词的起草者。他赋予奥运火炬崭新的时代意义,他主张奥林匹克运动是“自由超越的领域”,并确立了他终生倡导的奥林匹克精神,被誉为“奥林匹克之父”。1928年获诺贝尔和平奖。有著名诗作《体育颂》。
  这篇演讲,是顾拜旦于1919年4月在瑞士洛桑庆祝奥林匹克运动恢复25周年纪念会上发表的,是关于奥林匹克运动的重要文献。顾拜旦用诗歌般的语言阐述了奥林匹克精神的内涵与价值,以饱含喜悦的神情引领听众去联想奥林匹克精神无限美好的前景。这篇演讲词和他的诗歌《体育颂》一起成为世界文化史和体育史上不朽的篇章。
背景链接
角色(jué)    姊妹(zǐ)  
嵌入(qiàn) 襁褓(qiǎngbǎo)
萦绕(yíng) 绚丽(xuàn)
歧途(qí) 枷锁(jiā)
拙劣(zhuō) 麦穗(suì)
奠定(diàn) 塑造(sù)
沉甸甸(diàn) 携手并进(xié)
字音字形
分崩离析:形容集团、国家等分裂瓦解。
指摘:挑出错误,加以批评。
襁褓:包裹婴儿的被子和带子。
行将就木:快要进棺材了。指人临近死亡。木,
指棺材。
针锋相对:针尖对针尖,比喻双方策略、论点等
尖锐地对立。
相辅相成:互相补充,互相配合。
枷锁:枷和锁链,比喻束缚人的观念、制度等。
拙劣:笨拙而低劣。
自圆其说:使自己的论断或谎话没有破绽。
词语释义
这篇演讲阐述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奥林匹克精神的内涵与价值。
整体把握
为了阐明观点,加深印象,顾拜旦先生在第1自然段用了一个怎样的短语来诠释奥林匹克精神?
崭新角色。
整体把握
熟读全文,找出“崭新角色”具体表现在哪些方面。
通过体育竞技来教育青年;大众参与;完整、民主的奥林匹克精神——和平、公平性、教育性。
整体把握
顾拜旦是在什么背景下重建奥林匹克精神的?
  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整个世界分崩离析,人类缺乏自信与勇气,特别是青少年。在这重要的历史关头,青少年开始为呆板而复杂的教育枷锁所套牢,被在愚蠢的放纵和不明智的严厉交互作用下的道德说教以及拙劣肤浅的世界观所束缚,顾拜旦在瑞士洛桑倡导奥林匹克精神。
整体把握
如何将奥林匹克精神变成现实?
“大众”参与,即使地位最低下的公民也应该“享受”这种精神。
整体把握
划分结构,概括各部分的大意。
  一(1):总领全文,指出奥林匹克主义在经历战争后即将扮演崭新的角色。
二(2-3):指出平和与自信是奥林匹克精神的有力支撑。
三(4-5):说明奥林匹克主义与一般体育运动的不同之处及恢复奥林匹克运动的原因。
四(6-7):指出如何将奥林匹克精神变成现实——大众参与。
五(8-10):畅想美好前景。
整体把握
“5年前”具体是哪一年?这一年有什么重大的事件发生?
具体指1914年。

这一年爆发了第一次世界大战。
合作探究
第1自然段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有什么表达效果?
反衬。
通过阐述1914年到1919年这五年间“世界分崩离析”的事实,反衬出奥林匹克主义“没有成为这场浩劫的牺牲品”所展现出的无所畏惧、无可指摘的魅力,以及它将呈现出的更开阔的视野和即将扮演的崭新角色的意义。
合作探究
作者对勇气和自信的态度是怎样的?
勇气有利有弊,写尊重先人很重要的一点就是先人拥有勇气这一高尚的品德。弊端就在于“根除恐惧真正的、能持久发挥效用的良药”不是勇气,而是自信、平和。所以作者对勇气的态度是批判的,对自信的态度是褒扬的。
合作探究
第4自然段主要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有什么作用?
  运用了对比的表现手法。作者将奥林匹克运动同一般的体育运动进行了对比,强调了一般的体育运动在某种程度上只涉及运动员自身,而奥林匹克运动则超越了这一点,是把隐藏在运动员内心的深处的体育竞技的乐趣与大自然的乐趣、音乐艺术的乐趣融合在一起。
合作探究
第5自然段体现了顾拜旦什么教育思想?
  顾拜旦是一位教育家,教育思想是他体育思想的核心。在演说中他阐释了“重启奥林匹克时代的原因”:基于改革教育的愿望。他不满“青少年往往为陈旧、复杂的教学方法,愚蠢和严厉相交替的说教以及拙劣肤浅的哲学所束缚而失去平衡的现状,希望通过复兴奥运会来改变传统教育方法与内容,从而促进青少年全面、均衡、协调地发展。
合作探究
顾拜旦以什么样的理念开创了奥林匹克时代?
  把运动功利主义同古希腊留传下来的一呼百应的体育观结合起来。
合作探究
怎样理解“它的建筑师不应受到如此赞美,他不过是听从了一种比个人意志更为强大的内心直觉的召唤”?
  这句话是作者谦虚的说法。作者把现代奥林匹克运动比作大厦,而这个大厦的建筑师指的就是作者自己。他受到了与会者的高度赞美,却认为自己从事这个事业是“内心直觉”在召唤,这就让人从谦虚中体会出顾拜旦热爱奥林匹克事业并为之奉献的精神。
合作探究
第6自然段说:“在那时,有这么多人可能确实是足够的,但今天则不然”。这句话说明顾拜旦提倡的是一种什么精神?
从前后文看,作者认为奥林匹克精神提倡的不仅仅是少数几个人的运动,应该是一种大众性的运动。它必须要面向大众。有什么名义能将大众排除在奥林匹克精神之外呢?这也是今天能够让全世界人民都关注奥运的原因。
合作探究
第6自然段连续运用三个反问句,这在演讲中有何作用?
三个反问连用,层层推进,以不可反驳的气势,论述重振奥运的途径就是大众参与,增强了演讲的气势,强化了演讲内容的表达效果。
合作探究
概括第7自然段的内容。
阐述奥运的精神:和平、公正和教育。
合作探究
“奥林匹克主义的完美实现”具体指什么?
  指面向大众,让社会底层的人们接触到现代工业所塑造的各种锻炼形式,达到强身健体的乐趣。
合作探究
课文最后一段应如何理解?
(1)时势依然严峻。①奥林匹克运动只是贵族的活动,大众被排除在外;②人们渴望进步,但又常常误入歧途;③青少年因落后的教育失去平衡。这些都与奥林匹克精神相违背。
(2)即将破晓的黎明。奥林匹克精神已逐渐被青年所崇尚,它必将以现代化产业发展所赋予的各种形式为地位最低下的公民所享受。
(3)“沉甸甸的金黄麦穗”,比喻沉甸甸的收获,作者相信通过努力一定会有光明的前景。
合作探究
合作探究
主 旨
作者用诗歌般的语言回顾了奥林匹克运动的发展史,阐明了全新的奥林匹克理念和近代奥林匹克精神的真正内涵,表达了对奥林匹克运动美好未来的坚定信念。
这篇课文属于什么结构?首尾两段在全文起到什么作用?
课文是“总—分—总”结构。正文开篇回顾过去,中间部分分析现在,结尾畅想未来。结构上,首尾照应;内容上,首段既回顾历史又指出奥林匹克运动对将来有崭新的意义,两段都表达了对奥林匹克精神的无限期望。
合作探究
在他们的想象中,勇气之花在我们当代人的手中早已残败凋零了。
  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把勇气比作“花”,形象生动地写出了勇气的魅力,表达作者对当代人类勇气的缺失惋惜之情。
语言赏析
请想象一下,当这种愉悦向外喷涌,并与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和对艺术的奔放激情融为—体;当它为灿烂阳光所萦绕,为音乐所振奋,或被嵌入圆柱式大厅时,会是怎样的情景。
  运用比喻,将“愉悦”比作泉水般“喷涌”,将“奥林匹克精神”比作“阳光”“音乐”和“珠宝”,营造美好的境界,形象生动写出奥林匹克精神给人们带来喜悦感、美感、荣誉感。
语言赏析
这25年来我们成功兴建的事业大厦,便是这副模样。
比喻,将“奥林匹克运动复兴事业”想象地比作“大厦”,表现了作者对奥林匹克运动复兴的欣慰与自豪之情。
语言赏析
然而今天,我的印象反而是我正目睹它再次含苞欲放。
借喻的修辞手法,形象生动地写出了恢复奥林匹克的理想将成为现实。
语言赏析
(1)观点鲜明,语气坚定。
本文围绕奥林匹克精神展开,阐释奥林匹克精神的价值和内涵,语气坚定、有力。
(2)语言生动形象。
第4段描述奥林匹克主义带给参与者的快乐,“请想象一下,当这种愉悦向外喷涌……会是怎样的情景”;最后一段,畅想奥林匹克运动的美好未来:“待到中午时分,湛蓝的天空必将万里无云;收获者的双臂,捧满沉甸甸的金黄麦穗。”
写作特色
这篇演讲词是顾拜旦在国际奥委会全体委员大会上的发言。作者用诗歌般的语言阐述了奥林匹克精神的内涵与价值,以饱含喜悦的心情引领听众去联想奥林匹克精神无限美好的前景,极富感召力。这篇演讲词站位高,格局大,带有历史性文献特点,注定和他的诗歌《体育颂》一起成为世界文化史和体育史上不朽的篇章。
课堂小结
回顾历史,把握现在
恢复奥运的原因
重振奥运的途径
阐述奥运的精神
畅想未来

主旨:阐明奥运精神,畅想光辉前景
板书设计
庆祝奥林匹克运动复兴25周年
学习本文后,你觉得应如何把握“当今时代”的奥林匹克精神?
要把握好奥林匹克精神,应该致力于改革教育的弊端,唤醒大众共同参与,坚持和平性、公正性、教育性的奥运精神,让体育事业更阳光,让人们的参与意识和发展意识得到真正的加强。
拓展延伸
积累有关“体育运动”的诗文名句
(1)生命就是运动,人的生命就是运动。
(列夫.托尔斯泰)
(2)静止便是死亡,只有运动才能敲开永生的大门。 (泰戈尔)
(3)身体虚弱,它将永远不全培养有活力的灵魂和智慧。 (德国诗人卢梭)
(4)发展体育运动,增强人民体质。
(毛泽东)
(5)人怕不动,脑怕不用。(谚语)
拓展延伸
1、下面对“奥林匹克精神”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奥林匹克精神与纯竞技精神既有区别又有联系。
B.奥林匹克精神能够让人体验到自然美、艺术美和荣誉感,这正是顾拜旦心中崇尚的精神。
C.奥林匹克精神是人类吸收古代传统构筑未来的力量之一。
D.奥林匹克精神作为现代产业的发展形式,让地位最低下的公民得到享受。
D
课堂检测
2、最后一段,“狂风骤雨”指什么?作者为什么说“目前的形势,依然严峻”?
“狂风骤雨”指残酷的第一次世界大战。到目前为止,一战虽然结束了,但战争的阴云并没有完全消散,仍然笼罩在世界上空,所以作者说“目前的形势,依然严峻”。
课堂检测
再 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