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位数乘两位数(进位)
教学内容
教材第49页例2。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理解两位数乘两位数(进位)的相关乘法运算算理,并能正确地处理计算过程中的进位问题。
过程与方法
让学生经历两位数乘两位数(进位)的笔算过程,加深对笔算方法的理解。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学生认真细心、书写规范的好习惯。
重点、难点
重点 引导学生理解和掌握两位数乘两位数需进位的计算方法。
难点 理解为什么要进位和怎样进位。
教法与学法
教法 引导教学法。学法 自主探索和交流讨论。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环节
学案
教案
设计意图
自主
学习
一、复习旧知
算一算。
40×21= 22×30=
22×12= 63×2=
32×11= 23×10=
二、探究新知
1. 计算。
81×96= 17×62=
61×47= 37×97=
38×26= 59×93=
2. 一只羊重23千克,一头牛的质量是一只羊的14倍,那么这头牛重多少千克?
3. 2月份植树小分队绿化荒山,每天植树29棵,一个月一共能植树多少棵?(2月份按28天计算)
一、情境导入
提问:张亮要给他的房间贴36平方米的壁纸,每平方米壁纸26元,一共要用多少钱?
教师:请同学们列出算式进行计算,并说说与之前课时有什么不同。
提问:张亮一共需要花多少钱,你算出来了吗?
教师:如果我改一个数字,比如每平方米壁纸28元,大家也能很快计算出来,是吗?
学生回答。
教师:让我们带着对壁纸一共花多少钱的疑问来进行今天的进位乘法的探索。
二、引导自学
1. 引导学生预习新知。
让学生自学教材第49页的相关内容,学完后完成“自主学习”相关习题,并记录疑问。
2. 自我检测。
组织同桌间互相检查,并交流问题。
3. 引导学生寻疑质疑。
教师巡视,参与学生讨论,并适当对学生进行点拨,收集学生提出的比较有代表性的问题,然后解答。
通过侧面铺垫,开展从不进位到进位乘法的探索,引导学生循序渐进思考,从自身的计算中寻找需要特别注意的点,加深理解。
质疑
探究
知识点:掌握两位数乘两位数(进位)的笔算方法
1. 列式计算。
59×22= 27×44=
17×38= 52×18=
2. 三(2)班42名同学去参观动物园,每张门票15元,应该准备多少元买门票?
三、组织学生合作探究并展示探究成果
1. 教师出示知识点对应的练习,强调独立观察并完成。
2. 学生在小组内交流自己的结论。
3. 教师抽查2~3个小组的学生发言,并对发言进行评价。
4. 教师强调两位数乘两位数(进位)的笔算方法:用第二个因数每一位上的数分别去乘第一个因数,用哪一位上的数去乘,积的末位就和那一位对齐,再把两次相乘的积相加。哪一位乘得的积满几十,就向前一位进几。
探究点的设立着眼于本课的重点和难点,循序渐进地引导学生积极思考。
实践
应用
一、随堂练习
1. 用竖式计算。
28×17= 32×25=
44×29= 25×13=
2. 小明收集了16张邮票,小红收集的邮票数量是小明的12倍。小红收集了多少张邮票?
3. 师徒两人一起做零件,师傅每小时做26个,徒弟每小时做18个,他们两人16小时一共做多少个零件?
二、拓展练习
超市牛奶专柜开展“买5罐送1罐”的活动,妈妈想买14罐,每罐26元,妈妈只需要付多少元钱就可以了?
四、课堂基础过关训练
独立完成“随堂练习”。
五、课后巩固作业
课后完成“拓展练习”。
提示:买5罐则实际得到6罐,买10罐则实际得到12罐,再买2罐即可,因此只要买12罐加上送的便可。需要付:26×12=312(元)。
参考答案:312元
巩固课堂所学的知识,“拓展练习”有一定的难度,注重训练学生综合运算的能力以及对进位乘法的掌握。
自我
总结
通过今天的学习,我学会了:
我的问题是:
六、课后小结
本节课我们学习了两位数乘两位数(进位)的笔算乘法,在计算时,大家要正确地处理好进位问题,培养认真细心的学习习惯。
教学反思
本节课的学习内容是在上节课学习了两位数乘两位数不进位乘法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学生已经学会了两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法则,对于算理以及乘的顺序都已经运用娴熟了。本节课的教学重点是让学生掌握两位数乘两位数进位乘法的计算方法。
在笔算前先让学生估一估是培养学生估算意识的重要手段,估算能帮助学生检查笔算的结果是否合理。我在学生笔算之前,总要让学生先估一估,学生的乘法估算能力提高的同时,也巩固了乘法口算。进位乘法的算理和不进位乘法的相同,学生通过知识迁移,能够独立探究完成。在计算时,学生应注意对进位的处理,尤其在第2步计算时,总有需要进位的,有的学生口算有困难,那么他就可能在进位写法上还存在不足,有的学生在写竖式时找不到合适的位置,所以我就引导学生将进位方法记录在竖式旁边。即使这样,在检查计算结果时我发现错误率还是很高,其原因除了有些学生对算理理解不透彻外很多学生都是在口算时出现了失误。教材在练习十一中安排了充分的练习,那么就让学生在练习中提高吧!我建议在起步阶段的笔算过程中,要求学生轻声说出每一步计算过程,每个数字都是怎么得来的。在说的过程中改正书写和计算中因为马虎而出现的错误,培养良好的计算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