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发展学生化学核心素养为本的“手性分子”有机物的结构 教学课件23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以发展学生化学核心素养为本的“手性分子”有机物的结构 教学课件23张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4.9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20-03-11 21:33:4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23张PPT)
有机物的结构
—手性分子的探究
在自然界和生命体以及药物合成中存在许多左右对称的形态,如枫叶、兜兰等植物以及攀缘和缠绕植物的茎蔓旋向、细菌、DNA、糖类等。
互为镜像关系的枫叶
DNA聚合酶及其镜像
互为镜像关系的丙醛糖


镜子里的“自己”和现实中的自己左右相反、完全对称。
“物”与“像”,
互为镜像关系。
导致胎儿畸形
有中枢镇静和抑制作用
一对互为镜像关系的“反应停”分子
海豹畸形儿
尼克·胡哲也是“反应停”受害者


这些互为镜像关系的物质能完全重叠吗?


互为镜像关系,但又不能重叠的现象,称之为“手性现象”。


互为镜像关系的两种物质功能却不一样,什么样的分子互为镜像关系,但又不能重叠呢?
导致胎儿畸形
有中枢镇静和抑制作用
一对互为镜像关系的“反应停”分子
每个小组桌上都放有CH2ClBr、CHFClBr分子模型。
1.请动手制作其镜像分子的模型。
2.思考以下问题:
(1)互为镜像关系的分子是同种分子吗?
(2)什么样的分子具有手性呢?


【小结】
1.互为镜像的分子可以是同一种分子,也可以是两种不同的分子;
2.互为镜像,但不能重叠的两种分子,互称为手性异构体(对映异构体),有手性异构体的分子叫做手性分子;
3.形成手性分子满足的条件(结构特点):
同一个碳原子上连有四个不同的原子或基团,该碳原子称为手性碳原子(不对称碳原子)。


“反应停”分子为什么具有手性?说明判断的依据。
一对互为手性异构的“反应停”分子
?
?


导致胎儿畸形
有中枢镇静和抑制作用
“反应停”的两种镜像分子结构相似,为什么却有截然不同的生理活性?
结构决定性质和功能!


你对同分异构体中关于“结构的不同” 有哪些新的认识?

手性异构
顺反异构
同分异构
?
官能团种类和位置异构
碳链异构
立体异构
(空间排布不同)
?


【科学史话】
1848年,巴斯德在研究酒石酸盐时,用显微镜仔细观察其晶体结构,发现有两种互为手性异构的形式,并用镊子将这两种晶体分离出。这是人类首次发现分子的手性并成功地通过手工拆分出手性异构体。
巴斯德
--法国微生物学家、爱国化学家
一对手性酒石酸盐晶体
当把喇叭花强行左旋缠绕,它会自动恢复右旋
海螺是右撇子世家,出现左旋螺壳概率是百万分之一
在自然界中往往只存在单一的纯手性物质


做游戏:当你闭上眼睛时,如何区分对方同学的左手或者右手呢?
“区分左右手”的游戏对我们有何启示?如何分离手性异构体?

制造手性环境,利用具有手性的试剂和其中一种手性分子相匹配,继而形成新的化合物进行分离,然后再将该化合物拆分,得到其中一种手性异构体。
酶为什么具有专一性呢?
酶的手性是如何产生的呢?
?
?



有没有一种方法能够合成其中某一种手性异构体呢?
该合成方法是手性催化剂只催化或者主要催化一种手性分子的合成,因此可以只得到一种或者主要只得到一种手性分子,这种独特的合成方法称为手性合成(不对称合成)。
在2001年,三位科学家用手性催化剂催化合成了手性药物
一对手性的“反应停”分子


【“反应停”事件】
20世纪50年代镇定剂市场大有赚头,制药公司非常乐意去探索和二氮平等分子结构相似的化合物。1954年德国格兰泰药厂的化学家昆兹合成了中文药名为“反应停”的分子,其分子结构与二氮平相似,但该分子存在手性异构。
二氮平的结构



“反应停”的制造者和贩售者未考虑“反应停”分子的手性异构问题,在没有做严格的生物活性和毒性试验的情况下,就其推进上市,最终导致1.2万余名畸形儿被活活地生下来。
阅读资料,并思考以下问题:
1.请你站在生产商、科学家的角度思考,他们为什么做出上述的行为?
2.如何能够避免“反应停”事件的再次发生?



“反应停”事件涉及全球40多个国家,但美国人逃过了这一全球性灾难,归功于负责审批“反应停”的医生凯尔西。她发现关于“反应停”的临床研究数据不足,极力反对“反应停”在美国上市。
史上最大药害事件女英雄 凯尔西拯救了整个国家新生儿



目前人类专注于对手性的研究,不断合成更多的单一手性药物,以提高其专一性并降低可能的毒副作用,节约资源和降低对环境的污染等。化学的发展在社会发展中起着巨大的作用!
“反应停”事件是不是化学给人类带来的灾难?
科学精神、价值取向、社会责任 决定化学的利与弊
感谢您的聆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