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单元 两位数乘两位数
第1课时 口算乘法(1)
教学内容
教材第41页例1。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 探索并掌握两位数、几百几十数乘一位数(进位)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计算。
2. 学会运用不同的方法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
过程与方法
经历算法的探究过程,体验乘法的计算过程和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结合教学过程,培养学生探索的能力,积极参与知识的形成过程,培养学生认真书写的良好习惯。
重点、难点
重点 掌握两位数、几百几十数乘一位数(进位)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计算。
难点 能够正确计算两位数、几百几十数乘一位数(进位)。
教法与学法
教法 创设情境,引导探索。
学法 合作交流,练习提升。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环节
学案
教案
设计意图
自主
学习
一、复习旧知
算一算。
3×3= 6×2=
9×2= 7×2=
20×4= 110×9=
二、探究新知
1. 计算下列各题。
17×4= 18×4=
170×4= 350×2=
2. 一盒铅笔需要26元,3盒这样的铅笔需要多少元?
一、情境导入
教师:同学们,老师今天买了3盒饼干,每盒饼干9元。老师共花了多少元?
学生:9×3=27(元)。
教师:如果每盒饼干19元,你们还会计算吗?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学习一下要进位的乘法。
二、引导自学
1. 引导学生预习新知。
让学生自学教材第41页的相关内容,学完后完成“自主学习”相关习题,并记录疑问。
2. 自我检测。
小组之间互相检查,并交流问题。
3. 引导学生寻疑质疑。
教师巡视,参与学生讨论,并适当进行点拨,收集学生比较集中的问题,然后解答。
通过学生熟悉的购物问题引入新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质疑
探究
知识点:两位数、几百几十数乘一位数(进位)的口算方法
1. 将下题的两位数分解成整十的数和一个一位数,然后再分别与一位数相乘。
12×2=( )×2+( )×2
25×7=( )×7+( )×7
34×4=( )×4+( )×4
23×5=( )×5+( )×5
2. 比一比,算一算。
14×3= 13×5=
140×3= 130×5=
3. 张叔叔家养了一群白兔,有130只,养了这样的4群灰兔,灰兔养了多少只?
三、组织学生合作探究并展示探究成果
1. 教师出示知识点对应的练习,强调独立观察并完成。
2. 同桌之间交流自己的结论。
3. 教师抽查小组发言,并对发言进行评价。
4. 教师强调:(1)两位数乘一位数进位的口算方法:先把两位数分成一个整十数和一个一位数,再分别与一位数相乘,最后把两次乘得的积相加。(2)几百几十数乘一位数进位的口算方法:先用一位数乘几百几十数“0”前面的数,再在所得的积末尾添上1个0,也可以把几百几十数分解成整百数和整十数进行口算。
通过学生独立思考、合作交流的方式,引导学生掌握本节课的重点与难点。
实践
应用
一、随堂练习
1. 找一找、填一填。
42 800 96 600 91 56
48×2=( ) 28×2=( )
160×5=( ) 150×4=( )
13×7=( ) 14×3=( )
2. 一双手套需要14元, 买3双这样的手套共需要多少元?
3. 一辆小客车可以乘坐15人,某单位共有112位员工,租8辆小客车够坐吗?
二、拓展练习
填一填。
四、课堂基础过关训练
独立完成“随堂练习”。
五、课后巩固作业
课后完成“拓展练习”。
参考答案:
19×4=76 13×7=91
通过“随堂练习”和“拓展练习”,巩固所学知识,提高计算能力和灵活运用知识的能力。
自我
总结
通过今天的学习,我学会了:
我的问题是:
六、课后小结
本节课的重点是两位数、几百几十数乘一位数的进位的口算方法,大家都掌握了吗?
教学反思
这节课是学生在以前学过的乘法的基础上的再练习。教学以学生为主体开展活动,让学生亲自参与、主动探索,以合作的方式总结出两位数、几百几十数乘一位数的口算方法,学生的兴致很高。教学中教师利用教材所提供的教学资源,让学生根据画面内容提出数学问题,一开始便以一种愉快的、乐于接受的方式使学生进入学习情境,为主动探索新知打下基础。
当学生根据提出的问题列出算式后,教师又组织学生先独立思考,然后小组交流,最后在班内交流。通过自主探索、合作交流,使学生经历算法的形成过程,这样不但体现了算法的多样化的理念,而且拓展了学生的思维,同时将学生置于现实的问题情境之中来学习,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进一步了解数学,提高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应用数学的能力。
第2课时 口算乘法(2)
教学内容
教材第42页例2。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 探索并掌握一位数或两位数乘整十、整百数(不进位)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计算。
2. 运用不同的方法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
过程与方法
经历算法探究的过程,体验算法的多样性。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使学生在学习中获得成功的体验,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培养学生合作的精神。
重点、难点
重点 掌握一位数或两位数乘整十、整百数(不进位)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计算。
难点 运用不同的方法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
教法与学法
教法 创设情境,探索发现。
学法 小组交流,归纳应用。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环节
学案
教案
设计意图
自主
学习
一、复习旧知
李红买20个6角的练习本和30支8角的铅笔,一共要付多少钱?
二、探究新知
1.口算。
12×40= 12×400=
22×30= 22×300=
31×30= 310×300=
2. 动物园养白兔 13只,养的黑兔是白兔的 30倍,养黑兔多少只?
一、谈话导入
教师:上节课我们学习了两位数、几百几十数乘一位数(进位)的计算方法,今天我们来学一位数或两位数乘整十、整百数的计算方法,而且是不进位的。接下来我们就一起来探究。
二、引导自学
1. 引导学生预习新知。
让学生自学教材第42页的相关内容,学完后完成“自主学习”相关习题,并记录疑问。
2. 自我检测。
小组之间互相检查,并交流问题。
3. 引导学生寻疑质疑。
教师巡视,参与学生讨论,并适当进行点拨,收集学生比较集中的问题,然后解答。
通过简单的练习,唤起学生对旧知识的回忆,为新知的学习做好铺垫。
质疑
探究
知识点:一位数或两位数乘整十、整百数(不进位)的口算方法
1. 连一连。
11×50 9600
32×300 600
21×20 550
30×20 420
2. 一盒彩笔需要21元,学校要买30盒,一共需要多少元?
三、组织学生合作探究并展示探究成果
1. 教师出示知识点对应的练习,强调学生独立观察并完成。
2. 同桌之间交流自己的结论。
3. 教师抽查小组发言,并对发言进行评价。
4. 教师强调:口算一位数或两位数乘整十、整百数时,可以先忽略整十、整百数后面的0,用整十、整百数前面的数乘一位数或两位数,再在积的末尾加上与整十、整百数末尾相同个数的0。
通过学生的自主探索、合作交流,使学生经历方法的形成过程,开拓学生的思维。
实践
应用
一、随堂练习
1. 口算。
11×50= 55×10=
84×10= 42×20=
22×400= 220×40=
2. 列式计算。
(1)40的50倍是多少?
(2)20的14倍是多少?
3. 小红一天写230个字,30天写多少个字?
二、拓展练习
( )×( )=800,你能想到几种不同的答案?
四、课堂基础过关训练
独立完成“随堂练习”。
五、课后巩固作业
课后完成“拓展练习”。
参考答案:因为2×4=8,所以20×40=800,2×400=800,200×4=800。因为1×8=8,所以10×80=800,1×800=800,100×8=800。
通过“随堂练习”和“拓展练习”巩固课堂所学的知识,培养学生迁移类推的能力及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自我
总结
通过今天的学习,我学会了:
我的问题是:
六、课后小结
本节课我们学习了一位数或两位数乘整十、整百数(不进位)的计算方法,同学们都掌握了吗?
教学反思
本节课的教学重点是让学生学会一位数或两位数乘整十、整百数(不进位)的口算方法,进一步掌握乘法的意义。经过本节课的教学,我认为学生要学习好本节课的内容,关键有几点:1.要求学生熟练掌握乘法口诀,这是学好本节课的关键。在教学时,应让学生多多进行这方面的训练,使学生的计算能力得到提高。2.引导学生做好预习,这是学习好本节课的必要手段。预习给学生提供了自主性学习的机会,使学生在教师讲课前了解所要学习的内容。但是,全班只有少数的同学会在课前预习,这就需要教师在课后多多提醒学生。3.合理安排教学过程,这是完成本节课教学任务的保障。在教学时,要给学生充足的时间探索和交流,这样才能内化提升学生所学的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