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19张PPT。第6课 北宋的政治1.知道北宋的建立方式、建立时间、建立者和都城。
2.掌握宋太祖强化中央集权的措施及其影响。
3.了解宋朝实行重文轻武政策及其影响,了解科举制在宋朝的发展和作用。学习目标一、宋太祖强化中央集权 1.北宋的建立 时间:960年
人物:赵匡胤(宋太祖)
事件:陈桥兵变
定都:开封(东京)北宋的局部统一方针:
先南后北,先易后难
结果:
统一了南方和中原地区987年 一日,(太祖)召赵普问曰:“天下自唐季以来,数十年间,帝王凡易十姓,兵革不息,苍生涂地,其故何也?”普曰:“陛下之言及此,天地人神之福也。唐季以来,战斗不息,国家不安者,其故非他故,方镇太重,君弱臣强而已矣。今所以治之,无他奇巧也,唯稍夺其权,制其钱谷,收其精兵,则天下自安矣。”
赵普认为五代更替频繁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赵普提出了怎样的解决方案?方镇太重稍夺其权,制其钱
谷,收其精兵加强中央集权2.宋太祖强化中央集权的措施①解除禁军将领的兵权,牢牢地控制了军队。
②控制对军队的调动,使禁军将领有握兵之重而无发兵之权。
③经常调换军队将领,定期换防,割断将领与士兵和地方的联系。措施:(1)军事上:加强兵权 (收其精兵)①在中央:宋太祖为防止宰相权力过大,采取分化事权的办法,削弱相权。
A、设相当于副宰相的若干人,与宰相共同议政;B、设立多重机构,分割宰相的军政、财政大权。(2)政治上:加强行政权(稍夺其权)②在地方:派文臣担任各地州县的长官,实施三年一换的制度,频繁调动州县长官;在各州府设置通判(起监察作用),以分知州的权力。①下令取消节度使收税的权力,除各州留一部分用作地方的必要支出外,其余一切税收由中央掌控。
②在地方设置转运使,把地方财赋收归中央。影响:
通过上述措施,宋朝把中央集权强化到前所未有的程度,皇权大大加强。(3)经济上:加强财政权(制其钱谷) 宋朝把中央集权强化到前所未有的程度,使皇权大大加强。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1、解除禁军将领的兵权 2、控制军队调动,统兵权和调兵权分离
3、经常调换军队将领,“兵不识将,将不专兵”加强了对军队的控制
但是削弱了军队的战斗力削弱宰相的权力加强对地方的控制分割宰相的民政、军政和财政大权加强了皇权
但造成了机构臃肿1、派文臣担任各地州县长官
2、设置通判分割知州权力
3、设置转运使,收缴地方财权加强了中央集权
但造成了机构臃肿中央集权强化到前所未有的程度,皇权大大加强。除武将消专权的积弊二、重文轻武的政策1.原因:
2.表现:为防止唐末以来武将专横跋扈的的弊端重现(1)形成文臣统兵的格局:文官担任中央和地方的要职,甚至主持军务,地位和待遇高于武将,武将受到多方面的牵制。这严重束缚了统军的指挥权。
(2)注重发展文教事业,改革和发展了科举制:
注意:
“武”不是武备,不是军队,而是武将。
宋朝对军队是十分重视的,军费开支占财政开支的七八成,军队最多时达到120多万。北宋的科举文举:
宋太祖时进士科最多一次是31人,诸科最多是96人;到太宗时的977年,进士109人,诸科200人,又赐进士180多人,总录500多人。真宗时继续增加,如在1000年录取进士409人,诸科更高达1129人。科举取士的名额大幅度增加。
武举:
每3年一次,每次最多30人。后来逐渐增额,以至于3取1。1110年规定限额,每次考试只能取10人。欧阳修 欧阳修,北宋政治家、文学家,在政治上负有盛名。天圣八年进士。以翰林学士修《新唐书》。
宋英宗时,官至枢密副使、参知政事。兵权文臣掌握军政大权
文臣统兵行政权《励学篇》
——宋真宗
富家不用买良田,书中自有千钟粟。
安居不用架高堂,书中自有黄金屋。
出门莫恨无人随,书中车马多如簇。
娶妻莫恨无良媒,书中自有颜如玉。
男儿欲遂平生志,五经勤向窗前读。《神童诗》
——汪洙
……
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
……
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
将相本无种,男儿当自强。1、营造了浓厚的读书风气,
2、促进了整个社会文化素养的提高,
3、造就了宋代科技发达、文化昌盛、人才辈出的文治局面。科举制的影响:3、宋朝重文轻武的影响/意义:①好处:宋朝的重文轻武,扭转了五代十国时期尚武轻文的风气,杜绝了武将跋扈和兵变政移的情况发生,有利于政权的巩固和社会的安定。②弊端:宋朝重文轻武,导致国家军队战斗力削弱。同时也逐渐形成以士大夫为主体的官僚集团,而政治机构重叠,相互牵制,官吏冗多,既导致办事效率下降,又增加了朝廷的财政支出,给北宋种下了积贫积弱的祸根。鉴古知今
关于宋朝GDP的统计:
一是香港科技大学的刘光临先生,据他的统计与推算,宋朝的人均国民收入位于历代最高峰,为7.5两白银,远远高于晚明2.88两,要到十九世纪的晚清,才追上宋代的水平。
二是英国的经济史学家安格斯?麦迪森,他认为:“在960~1280年间,尽管中国人口增加了80%,但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却由450美元增加到600美元,增加了1/3;以后一直到1820年都保持着此水平。欧洲在960~1280年间,人口增加了70%,人均国内总值则从400美元增至500美元,只增加了1/4。”也就是说,宋代的经济与生活水平,不但在纵向上优于其他时代,而且在横向上遥遥领先于同时代的欧洲。 读材料,说说宋朝经济发展状况如何?宋朝在历史上是一个军事上积贫积弱的朝代,说说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启发:国家在实施大政方针时应该遵循怎样的原则?宋太祖赵匡胤陈桥兵变成君主
限制武功向文治 他开创的朝代
成了文官的天堂读书人的天下他开创了文人治国的先河 960年东京(开封)1.“陈桥兵变”讲的是下列哪一个人的历史故事( )
A.宋太祖 B.宋太宗 C.宋真宗 D.宋神宗
2.宋朝采取重文轻武政策的原因是( )
A.防止武将专政弊端
B.统治者是文臣出身,因此重视文臣
C.文臣才能突出,堪当大任
D.武将无能
3. 下列与科举有关的措施出现在宋朝的是( )
A.创立考试办法选拔官员
B.开创进士科
C.增加科举取士名额,提高进士地位
D.增加科举考试科目AAC达标训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