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13张PPT)
教学课件
科学 七年级下册 ZJ
第2章 对环境的察觉
第3节 耳和听觉
第1课时
1
2
3
4
5
6
7
8
9
10
1.认识耳朵的结构
外耳包括:
中耳包括:
内耳包括:
耳廓、外耳道
鼓膜、鼓室、听小骨
半规管、前庭、耳蜗
收集声波
外界声波传入中耳通道
1
2
3
4
5
6
7
8
声波作用下,能产生振动
运动将振动传到内耳
调节鼓室内气压
旋转感觉
位置、速度感觉
有听觉感受器
2.耳朵各部分的功能
外耳道
3.听觉的形成
声波
鼓膜
振动
听小骨
放大
耳蜗
神经冲动
听神经
大脑皮层的听觉中枢
声波
外耳道
耳膜振动
听小骨放大振动
内耳耳蜗
听神经接受刺激,
产生并传导兴奋
大脑听觉中枢,
形成听觉。
听觉感受器
1.提出问题:
2.建立假设:可能……
可能……
3.设计实验方案:(1)……(2)……
4.实验检验:
5.作出解释、交流和评价
两只耳朵对我们的生活有什么意义呢?
探究:为什么要用两只耳朵听
病人:我的耳朵听声音听不清楚了……
医生:可能 1.
2.
3.
病人:我的孩子耳朵里有虫子等东西进去了……
病人:我游泳的时候,经常耳朵进水……
病人问你如何保护耳朵和听觉,你会告诉他生活中要注意些什么呢?
如果你是五官科医生……
1.洗头及游泳时,避免污水进入耳内,引起耳朵发炎。
2.不要大力“醒”鼻子。
3.异物进入耳道时,切勿自行掏挖,以免弄伤耳膜,应尽快求医。
4.避免长时间收听耳筒收音机或录音机,音量亦应调较至中度或以下。
用耳卫生常识
5.在噪音环境中,要用手掩着耳朵或戴上护耳用具。
6.在医生指导下,才可服用药物,因为过量服用某些药物可能会导致耳鸣或失听。
7.当发觉耳部不适时,例如痛楚或流脓,应尽快找医生诊治。
1.耳的结果中,能接受声波并转化为振动的是( )
A.耳廓 B.鼓膜
C.听小骨 D.耳道
2.人的听觉产生于( )
A.听觉感受器 B.耳蜗
C.听觉中枢 D.鼓膜
B
C
课堂练习
3.下列关于耳的各个部分功能的说法错误的是( )
A.耳廓的功能是收集空气中的声波
B.鼓膜的振动是为了产生声波,使声波撞击鼓室内 的听小骨振动
C.听小骨的振动把声音放大后再传入耳蜗
D.声波传入内耳,使耳蜗内的液体也产生振动,感 觉细胞把这种信息沿神经传到脑部
B
(共15张PPT)
教学课件
科学 七年级下册 ZJ
第2章 对环境的察觉
第3节 耳和听觉
第2课时
声音的三要素:音调 响度 音色
活动1.拿一把塑料尺,让它从木梳的齿上划过,一次快些,一次慢些,你能辨别它们发出的声音差别吗?
活动2.将一把直尺压紧桌面上,用手拨动其伸出桌外的一端。改变直尺伸出桌面的长度,重复上述实验。仔细观察,你能发现什么?直尺伸出不同的长度,发出的声音有什么不同?
结论:乐音调子的高低,叫音调
物体振动越快,即频率越大,音调越高
音调跟发声体振动的频率有关,频率越大,音调越高,频率越小,音调越低。
儿童说话的音调一般比成年人高,女人的音调一般比男人高。
不同人的音调比较
人和一些动物能够听到的声音的频率范围
超声波:把高于20000赫的声音
次声波:把低于20赫的声音
思考:为什么蝴蝶飞过你身后时,你听不见,而蜜蜂从你耳边飞过你能听到?
1.定义:响度是人们主观上感觉到的声音强弱
声音的三要素:音调 响度 音色
2.单位:分贝,符号:dB
3.影响响度的因素:
声源的振动幅度越大,声音的响度越大;
距离声源越远,声音越分散,声音的响度就越小。
比较不同声音的分贝值
音色:发声体的性质、形状、发声的方法等都能影响音色
噪声污染
令人感到烦躁不安的声音,叫噪声。
噪声妨碍人们的生活,工作和学习,有害健康,被列为国际公害。
认一认,这是什么图标
控制噪声污染的有效措施有哪些?从哪些方面考虑?
讨论:
防止噪声产生
阻断它的传播
防止它进进入耳朵
课堂小结
乐音三要素:音调、响度、音色。
1.会场里的扩音设备是用来( )
A.增大声音的响度 B.提高声音的音调
C.改变声音的音色 D.加快声音的速度
课堂练习
2.下列不是保护听觉的方法是( )
A.不到分贝很高的舞厅去
B.使用耳机时调低音量
C.经常用硬物探入外耳道清理耳垢
D.在非常嘈杂的环境中工作时佩戴防护耳罩
A
C
3.闭着眼睛听到熟人说话也可辨别对方是谁,
其原因是( )
A.不同的人,声音的音调不同
B. 不同的人,声音的频率不同
C.不同的人,声音的音色不同
D. 不同的人,声音的响度不同
C
4.下列与声音有关的语句中,
所表达的物理含义是:
(1)“震耳欲聋”说明声音的 大。
(2)“脆如银铃”表明声音的 高。
(3)“悦耳动听”说明声音的 好。
响度
音调
音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