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32张PPT)
4.藏戏
雅鲁藏布江
读通课文,积累文中的好词佳句。
学习目标
1
2
理解课文内容,了解藏戏以及藏戏形成的
过程。
3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作者介绍
马晨明,1977年生,女,山东菏泽人,硕士生。作品:《金融时报》《西藏采访笔记》《藏戏》。
多音字
藏
zànɡ:藏戏 宝藏 cánɡ:躲藏 藏龙卧虎
传
chuán:传奇 传宗接代zhuàn:传记 水浒传
词语学习
剧种:戏曲的种类,如京剧、评剧、川剧、越剧、豫剧等;戏剧艺术的种类,如话剧、戏曲、歌剧、舞剧等。
造句:藏戏是非常具有特色的剧种之一。
吞噬:吞食;并吞。
造句:他的衣服立刻被火焰吞噬了。
词语理解
宏愿:伟大的志愿。
造句:能为民造福是他毕生的宏愿。
哄堂大笑:(成语)形容全屋子的人同时大笑。
造句:他的幼稚行为立刻招来哄堂大笑。
布施:把财物等施舍给人,后特指向僧道施舍财物或斋饭。
造句:这个僧人靠着别人的布施才活下来了。
敦厚:忠厚。
造句:他是一个敦厚的人。
身无分文:(成语)形容非常贫困。
造句:身无分文的他只身来到这座城市打拼。
鼻祖:始祖,泛指创始人。
造句:唐东杰布是藏戏的开山鼻祖。
两面三刀:(成语)比喻阴险狡猾,当面一套,背后一套,甚至在暗地里使手段害人。
造句:知道他两面三刀的人都害怕地远离他了。
多义词:
1.演绎
①一种推理方法,由一般原理推出关于特殊情况下的结论。
造句:这三段论就是演绎的一种形式。
②铺陈,发挥。
造句:一首民歌演绎出一段感人的爱情故事。
③展现,表现。
造句:他演绎出了不同的风格。
2.象征
①用具体的事物表现某种特殊意义。
造句:火炬象征光明。
②用来象征某种特别意义的具体事物。
造句:火炬是光明的象征。
3.窟窿
①洞。
造句:我的衣服被烧了个窟窿。
②比喻亏空。
造句:他正在想办法填补公司的窟窿。
近义词
演出—( ) 结束—( )
掀翻—( ) 吞噬—( )
宏愿—( ) 布施—( )
鼻祖—( ) 敦厚—( )
演绎—( ) 象征—( )
哄堂大笑—( )
身无分文—( )
两面三刀—( )
表演
掀起
志愿
始祖
推演
完结
吞食
施舍
忠厚
标志
捧腹大笑
不名一文
阳奉阴违
反义词
结束—( ) 布施—( )
敦厚—( ) 演绎—( )
哄堂大笑—( )
身无分文—( )
两面三刀—( )
开始
化缘
狡诈
归纳
泣不成声
腰缠万贯
表里如一
1.藏戏同其他剧种相比,独具魅力的地方是什么?
戴着面具演出;没有舞台;一部戏演三五天还没有结束。
整体感知
2.文章可以分成几个部分?每部分内容是什么?
第一部分(1~3自然段):开门见山,概括介绍藏戏的主要特点。
第二部分(4~7自然段):写藏戏形成的过程。
第三部分(8~17自然段):详细介绍藏戏的特征。
第四部分(18自然段):介绍藏戏的
传承方式。
阅读第一部分(1~3),思考下列问题:
阅读第1~3自然段,说说你都读出了什么。
课文开篇的表达方式新颖独特,用三个反问句组成排比段,先声夺人,强调藏戏戴着面具演出、没有舞台和演出时间长三方面的特点。同时,也为本文将着力描述的面具的颜色、形状及作用埋下伏笔。
课文解读
阅读第二部分(4~7),思考问题。
思考第5自然段第一句话在语言表达上有什么特点?表达的意图是什么?
作者用精练、准确的语言,生动形象的描写,再现了当时恶劣的自然环境,间接歌颂了唐东杰布的高尚品质,说明他许下宏愿、发誓架桥的缘由,也说明民间艺术源于生活,是根据时代的需要而产生的。
阅读第三部分(8~17),请思考下列问题:
1.默读第8-18自然段,找出与第一部分所写的藏戏特点相对应的具体描写。
第8~14自然段写的是藏戏戴着面具演出的特点;第15~16自然段写的是藏戏演出没有舞台的特点;第17自然段写的是藏戏一部戏要演出三五天的特点。
2.怎样理解第17自然段中“他们别无所求,只要有观众就行”这句话?
唐东杰布组成藏戏班子的目的是“劝人行善积德、出钱出力、共同修桥”,所以对演出舞台、道具等没有过多的要求,只要有观众,能起到宣传效果就行。
3.从文中可以看出唐东杰布是一个怎样的人?
心地善良、为民造福、坚韧不拔。
4.请你说说藏戏的组成部分和各部分的主要内容。
开场:陈说藏戏历史以招徕观众。正戏:表演故事的主要部分。结尾:庆贺演出成功。
5.说一说藏戏里面具的不同颜色分表代表什么?
白色代表善者;红色代表威严;绿色代表柔顺;半黑半白象征两面三刀的性格;青面獠牙以示压抑和恐怖;面具用白布或黄布缝制,
表示人物的朴实敦厚。
1.世界上还有几个剧种是带着面具演出的呢?
世界上还有几个剧种在演出时是没有舞台的呢?
世界上还有几个剧种一部戏可以演出三五天还没有结束的呢?(反问、排比)
2.数不清的牛皮船,被掀翻在野马脱缰般的激流中……(比喻)
佳句积累
反问排比句
反问是借助疑问句来传递确定信息,以加强肯定或否定语气的一种修辞方式。反问是无疑而问,把要表达的确定意思包含在问句里,因此,反问句不同于一般问句。反问的语气要比直陈句强劲有力,有利于表达鲜明的爱憎态度,是政论体中常用的辞格。运用时一定要切合情境,分清场合和对象。
写法借鉴
排比的修辞手法是利用意义相关或相近,结构相同或相似和语气相同的词组(主、谓、动、宾)或句子并排(三句或三句以上),段落并排(两段即可),达到一种加强语势的效果。用排比来说理,可收到条理分明的效果;用排比来抒情,节奏和谐,显得感情洋溢;用排比来叙事写景,能使层次清楚、描写细腻、形象生动……(这句话也是排比句)总之,排比的行文有节奏感,琅琅上口,有极强的说服力,能增强文章的表达效果和气势,深化中心。
反问排比的组合可以使传递的信息更加强烈的表达出来,语言的气势增强,情感加重,道理阐述得更为严密、透彻抒情效果更好,琅琅上口,令读者印象深刻。
运用示例:
燕子去了,难道不会有再来的时候?
杨柳枯了,难道不会有再青的时候?
桃花谢了,难道不会有再开的时候?
三个反问排比句将“燕子去会再来,杨柳枯会再青,桃花谢会再开”表达的情感更为鲜明地传达出来,行文节奏感十足,有极强的说服力。
1.你还知道哪些藏文化?
藏族民歌,是西藏民间文学中瑰丽的花,具有深刻的思想性和较高的艺术性,属于传统音乐,代表作品有《北京的金山上》《拉萨河水》等。藏族民歌感情充沛,题材广泛,内容丰富,形式多样。有各具地域特色的民歌、弹唱、花儿、拉伊(山歌)等。按其结构和表达形式分,西藏民歌可分为“鲁”(亦称古如)和“谐”两大类。
拓展延伸
2.形容贫穷的词语。
身无分文 贫病交加 家徒四壁 饥寒交迫
3.形容性格的词语。
两面三刀 表里如一 刁钻古怪 大智若愚
小心谨慎 助人为乐 斤斤计较 刚正不阿
光明磊落 心口如一 和蔼可亲 自以为是
有着千年悠久历史的藏戏艺术,在经历了一次又一次的风雨洗礼之后,时至今日,犹如一朵盛开在西藏高原上的雪莲花,深深地扎根在西藏人民的心灵深处。藏族人民通过它歌颂生活的真、善、美,鞭笞现实中的假、恶、丑。可以说,她是藏族群众衡量生活的一把量尺,是高原儿女创造的一个艺术奇珍。
课堂小结
结构图示
反问开篇,概括出特点:戴面具演出 没有舞台
演出时间可长达三五天
形成过程:为架桥唐东杰布创戏班播下藏戏种子
面具(人物不同面具不同)
背景(简单)
独特魅力 剧情(固定程式)
唱腔、动作(丰富多彩,不一而足)
一出戏演三五天
总结:师传身授,代代相传
藏戏
凸显特点
传承文化
1.藏戏具有鲜明的特点。藏戏的演员必须戴____演出,表示戏中的人物身份;演出时以__ __ 作背景,以________作背景;藏戏有固定的演出程式,开场 ,正戏 ,结尾__ _ _
_ ;
当堂测试
陈说藏戏历史以招徕观众
江河
草原大地
面具
具有庆贺演出成
表演故事主要部分
功之意
雪山
藏戏的唱腔、动作_ _______;藏戏的演出时间____ ____。
2.学习了课文,你想对唐东杰布说些什么呢?请把你想说的话写下来。
唐东杰布,您真了不起,您是我们心中永远的大英雄,不论过了多少年,岁月都无法淹没你的功绩,藏戏的传承将世世代代永不间断,这是我们对您最大的敬意!
丰富多彩,不一而足
可以演三五天毫不稀奇
1.将下列的反问句改为陈述句。
世界上还有几个剧种是带着面具演出的呢?
世界上还有几个剧种在演出时没有舞台的呢?
世界上还有几个剧种一部戏可以演出三五天还没有结束的呢?
课后习题
世界上没有几个剧种是带着面具演出的。
世界上没有几个剧种在演出时是没有舞台的。
世界上没有几个剧种一部戏可以演出三五天还没有结束的。
2.试着仿写第1题的例句。
替别人做事却没有尽心难道不会觉得愧疚吗?与人交往却没有诚信难道不会觉得可耻吗?
老师传授的知识没有按时复习难道不会觉得悔恨吗?
谢谢观看